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重整?瓦解?

蕭富元
user

蕭富元

1991-04-15

瀏覽數 14,400+

重整?瓦解?
 

本文出自 1991 / 5月號雜誌 林洋港:再有政爭,大家都該下台

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裡寫道:「假如無窮的去而復返是最沈重的負擔,那麼我們的生命便能以燦爛的輕在一旁與之抗衡。」

對於政爭中落敗的非主流派若干大將而言,這一年的落寞寂寥,便是政治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

很多人認為從來就沒有過非主流派。被列入非主流的立委李勝峰就反駁說:「那只是一種權力競爭的排列組合。」經過一年的融和調整,主流、非主流幾乎不再旗幟鮮明地畫分,一位資深記者笑著形容,「現在只有一大塊,全都是主流派。」

大內高手過招

政治沒有永久的敵與友,才在一年間,權力重新分配後,主流、非主流三種層次的競爭,已物換星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面貌。

曾有人戲稱最高層的政爭,像是「大內高手過招」,實力高深,不著痕跡。就在林洋港宣布退出總統選舉,並和李登輝握手言和的那一刻,勝負已判,這一層的競爭於是煙消雲散。

聯合報政治組組長寇維勇分析,政爭最大輸家是李煥,不但拱手交出權力職位,更賠掉東山再起的機會。李登輝身邊一位親信餘怒猶存地指責李煥,一手造成政爭;主流派立委林鈺祥歸結李煥最嚴重的錯誤,是他覬覦黨主席寶座.結果連行政院長也不保。

政治生命曾幾經起伏,李煥都能從谷底攀升;然而這一次「他已經out了,」一位跟隨李登輝多年的學者揮手比著說。

這一年,他飽嚐「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的辛酸,過去舊部僚屬,如今各投效新主;他在中常會發言,也不再有影響力。跑政治新聞的記者總是在各種開幕酒會上,看到他冷落地坐在貴賓席間。那個雙手高舉、自信飛揚的李煥,收在只屬於回憶的照片裡。

主流非主流合流

相形之下,林洋港的境遇得意許多,他受到李登輝倚重,主持艱鉅的憲改工作,台籍大老陳重光比喻林洋港光芒四射、實力外放、深具地方緣,政爭後的林洋港雖然沈潛收斂,但仍不忘廣植人脈,在他的日程表裡,幾乎天天都有應酬,從黨政要員到失意外交官,都在他的交際之列,

對於那場使得他民間聲望折損不少的政爭,林洋港流露出「頗悔少作」的心情,並避免自己再捲入派系之爭,民進黨籍立委林正杰因此推論,不再涉入派別的林洋港是五年後最有希望的總統人選。

隨著李煥、蔣緯國撤離權力核心,再加上林洋港刻意收斂鋒芒,領導中樞的鬥爭至此化為烏有。最近李元簇、郝柏村、林洋港三位高層首長一起去爬山踏青,更被視為主流、非主流高層政爭已消於無形。 第二種層次的主流、非主流之爭,主戰場是立法院內集思會與新國民黨連線的衝突。這條戰線,在郝柏村組閣後,「主流非主流就合流了,」集思會林鉅祥肯定,不論什麼派系,聯合支持郝柏村,立法院國民黨派別的爭端由是弭平。

集思會因「郝柏村和李總統處得很好」,不去挑戰郝柏村的施政;而從前在議場猛烈批評李登輝、引發集思會反彈的新國民黨連線,也不再有反李的聲音。雙方相安無事,「現在是政治最安定的時候」集思會一員大將欣喜地說。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最近兩派人士頻頻聚會,把酒言歡,前嫌盡棄。不過,這種關係並不穩定,新國民黨連線成員郁慕明以「合不見得合,分不見得分」解釋目前的和諧。林鈺祥則進一步剖析,由於缺乏議題可攻防,李郝之間又意見一致,才維繫了立法院派系的安定。高層政爭解凍,立法院的火藥味也融進和睦的春風裡。

檯面下暗潮洶湧

仍持續競賽的是第三層次的政爭--關宋之爭,也是政爭最難化解的一個死結。宋楚瑜免去關中組工會主任一職,調他去中廣董事長的冷座,還撤換他所有得力幹部,如組工會副主任詹春柏等人,完全剪除關中在黨內的羽翼。關中創組民主基金會,不無與宋楚瑜別苗頭的意味。雖然在基金會開幕時,宋楚瑜以「瑜亮同心,合拒奸曹」營造和解跡象,但關宋的瑜亮情結並沒有就此解除。

關系人馬始終懷疑宋楚瑜沒有誠意言和。關系大將郁慕明嚴厲抨擊宋楚瑜要更換「亞洲與世界社」的董事長,是有心和代理董事長關中過意不去。最近爆發的華隆股票弊案,從非主流派角度看,更是「整肅異己」的鐵證。

「說華隆案沒有整肅味道是不能服人的,」積極參與民主基金會的李勝峰不以為然地說。

對華隆案,關中的反應顯得冷淡平靜,他只以「拖累朋友很不好意思」做為答覆。一位政治觀察者指出,關中目前不會公開反擊主流派,因為「他投靠郝柏村」,而郝柏村對民主基金會的邀請也從不拒絕。關中的任何舉動都勢必影響李郝之間的均衡。

關宋之間的私下較勁,維持了國民黨已整合的表象,掩蓋住洶湧的暗潮。第三層的主流、非主流政爭,懸浮在緊密的張力之上。

非主流派會不會再重新結盟?所有人似乎都在等待時機與答案。一名接近李登輝的法律學者否認非主流派已瓦解,但他評估非主流派只會有零星炮火,不可能再有像去年政爭那樣浩大的聲勢。「非主流邦缺少本省籍領袖人物,」這位學者深信不疑地說,沒有本省菁英,就得不到大多數民意支持,成不了氣候。

不能承受的輕

資深記者寇維勇接著提出補充,非主流派的大頭在理念上不盡相同,甚至互相排斥,要鼓動政爭風潮並不容易。

李郝體制將是影響國民黨內和解均衡的變數。李郝若「肝膽相照」,黨內鬥爭沒有理由產生;李郝若生嫌隙,將會帶動三個層次衝突的升高。

或許正如林鈺祥所說,國民黨內的鬥爭組合完全是由事件主導,不是起於派別紛爭;不同的事件,可以畫出完全相異的組合。今天的主流,可能是明天的非主流,沒有人能保證永遠站在「勝者為王」的這一邊。

唯一不變的是,在政壇愈久、權位愈高,就愈不能承受失去權柄後的「輕」。一次又一次的權力爭奪戰,就從這「不能承受的輕」重重引爆出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