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科技/網羅大陸人才機不可失

李太楓
user

李太楓

1991-03-15

瀏覽數 15,600+

科技/網羅大陸人才機不可失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91 / 4月號雜誌 第058期遠見雜誌

假如一個國家能從全世界所有人口中挑出資質最佳的一批學子,給予最好的教育,再取其中最頂尖者來用,那麼這個國家在國際舞台上的競爭力必定所向無敵,因為它掌握了最寶貴的資源--人才。

我國現在就有這樣一個機會,大陸留外學者可說是從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裡選出來,資質得天獨厚的一群。其中許多在天安門慘劇後,滯留在先進國家,前途未卜。如果能吸引其中優秀的人才來台發揮所長,對我國的未來,將有極大的助益。

機會稍縱即逝

政府中的有心人士,近來開始注意這個機會。國科會夏漢民主委在元月舉行的全國科技會議中,即提出吸收大陸人才的議題。在閉幕詞中,行政院郝柏村院長也作此主張。二月的執政黨中常會上,夏主委更建議修改法令,以延攬大陸優秀科技人才。

其實,學術界早就計畫利用這個良機,延攬人才。清華、成功等大學,非常積極,已經對數位大陸留美學者發出了教授聘書。

例如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一直難以聘到地球物理專才,最近透過幾位在美華裔學者的推薦,聘請到一位在史丹福大學獲得地球物理博士學位的大陸學者。可惜的是,迄今他仍無法獲得長期入境工作的許可,因而無法來台就任。可見行政與法令的配合,還是未能趕上政策的需求。

吸引大陸留外學人的機會可能是稍縱即逝的,因為一方面其中的優秀分子會逐漸被地主國所吸收;另一方面中共也在極力撫平天安門的傷口。而中共對人才外流的控制更會日益增強。

所以,政府必須儘速訂出一套辦法讓大陸留外學人有機會來台長期工作。政府並不需要對他們特別優待,只要讓他們能在平等的地位上,與其他國內外的人才一起公平公開的競爭;由這個擴大了的人才庫中脫穎而出的,應該會是更優秀的、對我們這個社會能貢獻更多的人才。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首先需要做的是簡化大陸留外學者來台短期訪問的手續,並鼓勵各機構在延攬他們長期來台工作前。先邀他們來做短期訪問。這樣可以讓雙方實地瞭解狀況,做面對面的溝通與評估,使得雙方在做長期的打算時,能有更正確的選擇。

長遠說來,則應該以開明的作風,一方面使這些人士同化於台灣的社會,以其獨特的學術及思想角度,增加我們國家的多樣性。

另一方面自然要考慮到這些學者與大陸的關係,如果我們對其來往兩岸的需求減少限制,讓他們將台灣的真面貌,帶給大陸的同胞,則這些親身經歷兩岸生活、又有思考能力的人士,不但會增加我國的競爭力,對兩岸的關係,終究也會有正面貢獻。

(李太楓為中研院地球所研究員)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