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歐股中長期看俏,股優於債宜多元布局

投資篇〉希臘危機暫解套 投資重返基本面

林讓均
user

林讓均

2015-07-30

瀏覽數 11,800+

歐股中長期看俏,股優於債宜多元布局
 

本文出自 2015 / 8月號雜誌 0.1的改變

近月來,全球投資界最關注的「黑天鵝」事件,除了中國股災,就屬歐洲的希臘危機。中國股市算是趨穩,但希臘還是一隻黑天鵝嗎?

希臘總理齊普拉斯在與歐元區領袖閉門協議後,7月16日希臘國會通過多項緊縮財政方案,歐元區財長決定暫時撥款約71.6億歐元緊急紓困希臘。之後,歐洲央行也答應提高對希臘的緊急流動性援助(ELA)額度。歹戲拖棚的希臘第三輪紓困案至此算是告一段落,有驚無險。

希臘危機的利空鈍化,原本巨幅震盪的全球股市上演慶祝行情,當週美國那斯達克指數創歷史新高;原本在第二季都以重挫收場的歐洲各國股市,更全面走揚,道瓊歐洲600指數七日累積漲幅一度超過10%。

希臘危機已暫時解套,但後續影響還會多大?

「希臘危機就算往最糟的情勢發展,整個事件對股市的衝擊,也不過就是5~10%的漲跌幅!」施羅德投信投資長陳朝燈解析,大家不用太擔心希臘危機的三個理由。

三大官方債主頂著 衝擊有限

首先,希臘危機可上溯至2011年「歐豬五國」事件,至今,全球對希臘還不出債已充分準備、陸續建立防火牆;再者,現今希臘的債務結構已經不同,七成以上的債務是由國際貨幣基金(IMF)、歐洲央行(ECB)與歐盟(EU)這三大債主持有。

信評機構「晨星」的經濟分析董事羅伯.傑森(Robert Johnson)解釋,與前次希臘危機最大的不同是,這次有這三大官方債主頂著,就算希臘還不出錢,一般民間金融機構承受的壓力也相當有限,不至於造成全面性的系統性風險。

第三個令人放心的理由是,希臘只占整個歐元區經濟體約1.5%,占比極小。也就是,歐元區只要持續維持一年約1.5%的經濟成長率,就能補足希臘經濟崩壞的缺口。

「雖然希臘危機影響有限,但平和落幕還是令人鬆一口氣,歐洲經濟總算可以回到復甦的常軌!」國泰投信「歐洲精選基金」經理人胡耿銘指出歐洲經濟有三大強心針:第一,歐洲版QE(量化寬鬆)將進行至明年9月,資金行情還在;第二,歐洲景氣開始回溫中;第三,歐元維持低檔,貶值有利歐洲經濟。

他說,以歷史經驗來看,美國與日本實施QE後,股市漲幅都超過40%,而歐洲自從今年初實施QE以來,也不過漲了15%左右,中長期行情看多。

「除了QE挹注,美國聯準會即將升息,都有助於歐元走貶,目前歐元已是12年來的新低點!」胡耿銘表示,目前歐元兌美元是走在1.05~1.15美元區間的下緣。隨著升息步調逼近,預料歐元兌美元會進一步狹幅整理,將徘徊在1.06~1.1美元之間。

歐元走貶 帶動觀光消費

歐元走貶,為歐元區經濟體帶來的好處可多了。根據歐洲央行預估,歐元每貶值10%,就可以帶動歐元區GDP成長0.4%、拉升0.6%的通膨率。

就如日圓貶值後引發全球旅日潮,旅行成本趨於便宜的歐洲,也正在拉動全球的旅遊消費。

才去過歐洲考察的胡耿銘翻出歐盟的統計資料,指出以最受歡迎的法國來說,機場人次由2013年的1.38億人次成長至目前的1.42億人次;世界第三大觀光國西班牙在2014年的觀光人次也達6500萬人,創該國歷年新高。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另一方面,屬出口導向的歐元區,高達58%的企業營收來自非歐元區,因此歐元貶值也有利於出口外銷,衝刺企業獲利。研究機構Thomson預估,今年歐元區企業整體獲利成長可望挑戰20%。

內銷與出口皆穩定增溫,歐洲央行樂觀預期未來三年歐元區的GDP成長,分別會達到1.5%、1.9%與2.1%。就連之前名列「歐豬五國」的義大利、葡萄牙與西班牙等國都有顯著成長,尤其西班牙第一季加速成長,讓相關機構必須上調其2015年GDP估值至2.8%。

製造業、服務業 行情增溫

「希臘危機告一段落,投資人可以把投資焦點轉回到基本面,未來還會是『股優於債』的格局!」摩根投信協理陳若梅指出,歐股的本益比目前約16~17倍,「不算非常便宜」。

但她觀察,歐洲QE釋出的錢總要找地方去,相對於債市,資金將會優先投入股市。再看基本面,歐洲各種經濟數據好轉,例如6月歐洲PMI綜合指數就達到54.1,創了2011年5月以來的新高,代表歐洲製造業與服務業都在燒旺爐火中。

陳若梅分析,儘管歐股沒有非常便宜,但比較各國股市本益比,歐股仍較美股、日股與陸股來得低,估值低則較有上檔空間。此外,歐股的平均股息率介於3~3.5%,高息股更有4.5~5%的水準,屬全球最高。

看來歐股物美價廉,將有落後補漲行情,但仍要慎選標的。

「像是金融、消費一類的景氣循環股,因為與景氣高度連動,獲利最直接!」胡耿銘點名,像是精品、旅遊與飯店等「非必要消費」一向是歐洲的擅場,未來還會受惠於因歐元貶值而帶動的旅歐風潮;而資金寬鬆刺激信貸成長與股市動能,也會帶旺銀行、證交所與券商等金融個股。

而工業則可以留意「運輸」與「綠能」類股,前者同樣受惠於景氣復甦,綠能則因為歐洲風力發電很強,相關設備與供應鏈都完整,全球前三大風力發電國家都在歐洲,正是德國、丹麥與西班牙。

生技醫療則因是全球趨勢,且進入生技旺季,而歐洲又多有製藥大廠,可在其中尋找有具體獲利的好個股。

「歐洲正處於弱復甦,歐股行情不會一路大漲,而是蹣跚盤整向上,短期震盪仍難避免!」胡耿銘提醒,第二季財報在近期陸續發布,投資人可藉此檢視企業獲利狀況。

歐債利率低檔 布局多重資產

下半年美國將開啟升息循環,全球債市嚴陣以待,歐債因QE而獲得價格支撐,相對地,歐債殖利率預料繼續徘徊低檔。

以歐洲各國的10年期公債殖利率來看,德國、法國不到1%,西班牙與義大利也不到2%。

「若要投資歐債,歐洲高收債因尚有利差收斂空間,獲利會比較好!」但陳若梅也建議,既然要買高收債,美國高收債的吸引力還是大於歐高收,因為企業獲利與流動性都更好。

面對升息,投資存續期間選擇短天期債券、避免長天期的曝險。並且結舊債、投新債以賺取更高票面利息,也是債券投資的通則。

儘管希臘引爆的歐債危機告一段落,但升息前後勢必引動全球震盪,若擔心單壓一種商品、一個市場會使風險加劇,專家建議可以「多市場、多資產」作為配置原則。

你可能也喜歡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