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技職校長經驗談,大學收穫最多的一堂課(一)

好險 當年我有修這門課!

李雅筑
user

李雅筑

2015-02-25

瀏覽數 15,250+

技職校長經驗談,大學收穫最多的一堂課(一)
 

本文出自2015大學入學指南

像是台北商業大學校長張瑞雄曾修「遊戲程式設計課」,讓他體認到讚美他人的重要性;元培醫事科技大學校長林志城因為上了「未來學」,培養對未來預測與規劃能力。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校長林品章,在大學時常熬夜趕工設計產品,他認為,在多變時代,創新和設計是人人都需具備的能力。

而商學背景出生,德明財經科技大學校長徐守德相當重視數字管理,對他來說,任何計畫和決策都能用數字表現,也會以此訂定目標、追蹤成效。樹德科技大學校長朱元祥,45歲重拾書本赴美攻讀博士,兩堂「方法學」,讓他收穫良多。他也勉勵學生,在學生時期就先做好準備,及早規劃人生藍圖。

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校長 張瑞雄

大聲說出讚美,打造人脈存摺

我出生在台南白河鎮,是鄉下小孩,從小家裡經濟不寬裕,但我發憤圖強考上建中和台大電機系。進入大學後,對當時有點土包子的我來說,同學們個個優秀、臥虎藏龍,大學四年讓我眼界大開。

遊戲程式受肯定 成就感大增

當時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課程是大一的計算機概論,這是一堂基礎學科課程,許清琦老師要求我們自己學寫程式,主題是電腦的賭博遊戲,像是21點或德州撲克等。

這份有趣的作業讓我深深著迷,費了好大功夫寫程式,更在其中頓悟了些人生道理。

有句話說「久賭必輸」,設計遊戲時完全驗證了這句話,因為即使是隨機的遊戲,但因為人性貪婪,只要賺錢,就會想要再賭,最後一定會輸。

我曾在課堂上分享感想,我的想法被老師稱許,他說我不僅程式寫得好,也延伸了自我的體悟,讓我相當開心,也很有成就感。

由於老師的正面回應,我更加喜歡這堂課,也將電腦領域視為人生未來的事業。那時感受到被讚美的強大喜悅,因此之後我開始學會稱讚別人,也發現這是讓彼此都很開心的事。

當上老師或校長後,我時時提醒自己要看到他人的好。我認為,老師要有稱讚學生的能力,多注意學生的表現,讓學生知道老師的關心,以此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先前擔任東華大學副校長,我負責與花蓮教育大學的合併工作,過程遇到很多阻礙。但當時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結合兩校的優點,因此我把目光放在兩校的特色與長處,盡力促成雙方的共識與信任,經過十幾年,終於成功合併。

現在社會上幾乎都是批評的聲浪,加上網路世代的論述方式比較直接,有時一不小心就打壞了情誼。每個世代有特殊的文化,但是傳統價值不會變,每個人都渴望被讚美,所以培養讚美別人的能力,是一種random act of kindness(隨機的善舉),讓彼此能感受幸福。

大家都說要「存好心、做好人、說好話」。前兩個是內心層面,比較無法判別,但是說好話是外顯的,大家都能聽得到。說好話並不是奉承,而是看到別人的優點時,要自然說出來。

我有個「三心二意」的構想,想跟學生勉勵,三心是指同理心、同情心和同樂心,兩意是誠意和善意。其中同樂心就是為別人的成功感到高興,真心祝福,而沒有嫉妒心。21世紀是團隊合作的時代,懂得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打造人脈存摺,大家都能受惠。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校長 徐守德

善用數字管理,做決策更果斷

我大學念的是逢甲企管系,當時生活相當多采多姿,不僅參加系學會,舉辦各種活動,也到處到校外打工,累積職場經驗,像是到海鮮餐廳和書店工作,還曾經到市場叫賣鞋子,將成本概念和價格定價策略等企管系所學一次用上。

大二有一堂「管理數學」,教導我們如何用數字分析當作管理工具,像是決策理論、競賽理論等,老師的上課風格很吸引人,也影響我未來的教學方式。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這名老師是身障人士,從台南到台中兼課,上課時聲音宏亮,教學態度也很認真嚴謹,準時上下課,一分不差。

多與老師互動 增進學習品質

課堂上,他舉許多案例來解釋數學公式,活潑生動的教學,讓死板的數字有了生命,身為工廠品管顧問的他,也分享許多業界經驗。

此外,老師用心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每次考完試,檢討考卷時一點都不馬虎,詳細說明每一題的解法,老師的認真教學很讓人感動。

為了讓學習更深入,下課我都會問老師問題,這是我的習慣。我喜歡和老師討論,總是能得到許多寶貴知識。老師當時說,很感謝我問問題,讓他知道哪裡說得不夠清楚,下次上課就能快點補充。

所謂教學相長,學生若是能給予回饋,就能幫助老師調整授課內容,提升師生間的學習品質。

這堂課訓練我推理和邏輯能力,對數字具有敏感度。當上校長後,每天我都要處理許多數字,分析、做決策。例如不同的入學管道,包含推甄申請和指考分發等,就能運用數據來觀察學生的未來表現是否會因為入學管道不同而有差異。

又如,大一學生一入學,必須先進行英文測驗,依照不同程度分班,學習結束後,還會有另一次測驗,觀察學生的學習成效。也就是說,運用前測和後測,分析學生這一整年的學習情況。

數字管理很重要,與老師和同仁們討論學校願景時,有量化的數據佐證,就能更清楚。學校每年都訂有目標,像是各系所的學生招生、報到率以及畢業後的就業率等,這些都需要量化數字來追蹤和管理。

總而言之,無論是教學或是知識面的收穫,大二的這堂課帶給我許多思考,對教學現場也有不同的體悟。現在師生間的距離似乎愈來愈遠,上課時若沒有互動,課堂學習也會失去原有意義。

我認為,不管學生和老師都要重新思考,老師要花多點力氣理解學生需求,學生也要把握機會向老師請益,教與學才能成長。

明新科技大學校長 袁保新

哲學讓心靈攀升,拉大思考格局

走上哲學之路,都是誤打誤撞,沒想到哲學帶來的思考訓練,讓我受用終身。高中聯考後分發到哲學系,雖然沒有太滿意,但也勉強可接受,畢竟在那個年代,能考上大學就是件不容易的事。

我的大學生活並沒有很多采多姿,但這是心智發展很重要的階段,就像是突然開竅一樣,高中時,對學科知識還是懵懵懂懂的,進到大學,接觸多元想法,發現自己開始想要探索知識,就主動念書、找尋答案,感受心理的蛻變和成長。

當時「知識論」這堂課,啟發了我對哲學的認識。這是一堂探索知識本質、起源和範圍的課程,任課老師是德國人,名為材熙,教學和給分都很嚴謹,一班60人,他曾經給20人不及格,讓大家絲毫不敢懈怠。

記得每次考試,老師都會考解釋名詞,很多人以為這是送分題,不過仔細一看,老師要求答題字數,限制在50字內,就要清楚說明該名詞的意思。也就是說,若是對知識一知半解,想要打迷糊仗,是完全行不通的,必須精準理解學術名詞,才能拿高分。

掌握核心知識 才是根本之道

對我來說,這是很重要的訓練,面對每個專業領域都要抱持戰戰兢兢的態度,並且掌握核心知識,才是做學問最根本的方法。因此,現在工作上也力求甚解,將每個環節徹底理解,做最好判斷。

還有一堂課,則深刻影響我的人生觀。「中國哲學的精神及其發展」這門課,是著名哲學家方東美授課,光是親灸大師風範,就讓人萬分感動。第一次上課時,他清楚說明何謂哲學,他說,研究哲學就像是坐著直昇機一樣俯瞰世界,具有宏觀意義。

他認為,我們每天生活在都市叢林裡,在大街小巷穿梭,對身邊發生的改變看似熟悉,卻又疏離,因為我們往往目光太短淺,受限於自己的視野,無法有所突破。唯有把自己的心靈層次提升,用更高的角度看世界,才能看見萬物最深刻的價值。

一席話,讓我受益良多,自己後來的人生經驗,也一再印證大師的想法。身為行政主管,有時不免碰到同仁們為了學校事務持不同意見,雙方僵持不下之際,我總會想起「直昇機」的概念,當想法一換,從全局思考,就能找出最適切的解決之道。

我期盼大學生也能擁有這樣的思惟,試著將格局放大、視野拉高。大學是人生最寶貴的階段,年輕人要對自己有較高的自我期許,許多重大事情值得思考,例如人類的未來前途或是文明傳承等,懷抱如此關懷,就為自己的人生創造不一樣的可能。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