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年,台灣的股票市場儼然已經成為台灣經濟與社會的中心。在九0年上半年股市極盛時,據統計,有案可稽的所謂「投資人」為數達四百餘萬,儘管其中有許多重複開戶或一家數戶的情況,但在全台灣僅僅五、六百萬戶居民之中,投入股市者所占比重之高,也是令人咋舌。至於那些透過地上或地下投資管道而間接涉入者,還未計算在內。
由於狂飆的股票市場大大擾亂了台灣的經濟秩序與社會環境,也激起一股虛浮、貪婪、投機僥倖之風,甚至使台灣在國際上博得「賭場王國」、「貪婪之島」的極端可恥的名聲。許多國人,不分在朝在野,都對股票市場抱持著厭惡鄙視的態度,冷眼等待它一朝樓塌了。
因此這半年來股票指數一路下滑,一度從一萬兩千多點跌回三年前兩千多點的低水準,固然那幾百萬暴得後暴失的投資人惶惶然如喪家之犬,但也不乏拊掌稱快,慶幸台灣經濟與社會重獲一線生機者。
然而股票市場在一個市場經濟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即使像中共這樣的共產經濟也在努力建立起股票市場。尤其在我們這一個金融體系僵化落後、無以擔負其應有功能的環境裡,讓民間充沛的資金透過股票市場而流入創業維艱的企業家之手,就更加顯得重要了。即使在金錢遊戲狂熱的時期,在其百害之中,也有一利,為許多真正創業或增資的投資者,提供了低廉而方便的資金。
挽救股市此其時
現在台灣的製造業面臨數十年未有之困境,一方面由於台幣大幅升值及勞動、土地等生產要素成本倍數上升,已經到了不儘速投資於技術、品質及產銷能力之提高無以生存的地步,另一方面又有極多業者過去荒疏了本業,妄圖以金錢遊戲中淌來的暴利作為挹注,如今兩頭落空,陷入嚴重的財務危機之中。
可是我們也看到資金外流的捐況近來已大獲改善,外貿順差迅速擴大,同時大量熱錢正隨台幣升值的預期再度流入,民間的游資也蠢蠢欲動,三年前金錢遊戲前夕的種種景象彷彿又要重演。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迅速引導這些資金透過股市投入亟需資金的製造業投資者手中,乃是紓解製造業困境、推動製造業升級的最有效方案。但如何導正股市運作,避免重蹈金錢遊戲覆轍,也是對主管部門的最大考驗。
過去主管部門始則賈其暴虎馮河之勇,行險冒進;繼而迫於投資人的淫威而聞股價下跌則色變的作為,斷不足取。
今天倘若政府放開事事要管的心態,嚴懲內線交易,開放合法融資管道,抑制不實財務報表,完全撤除漲跌幅限制,讓基本的遊戲規則得以有效落實。然後儘可能放寬上市條件,讓更多的製造業者可以在股市中良性競爭,同時適時釋出各公營事業的股票以籌措國家建設財源。若如此,要導正股票市場運作,挽救股市功能絕非難事,只看主其事者的魄力與勇氣如何了。
(馬凱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