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感受新東方花藝大師 - 凌宗湧的生活美學

賽局思惟,培養「務實」的生存智慧

趨勢論壇1〉借鏡新加坡的生存經驗

彭漣漪
user

彭漣漪

2014-12-12

瀏覽數 12,000+

賽局思惟,培養「務實」的生存智慧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預見2015未來大趨勢

主持/新加坡報業控股華文報業務總編輯 蔡深江

與談/前行政院院長 郝柏村、行政院陸委會特任副主委 林祖嘉、雲朗觀光集團總經理 盛治仁

〉蔡深江

新加坡人務實,不鼓勵人人念大學

新加坡生存的智慧,就是兩個字「務實」。

新加坡早年向英國爭取獨立,後來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分家,歷經種族紛爭。當中國和新加坡要正式建交前,李光耀總理要求中國必須先跟印尼建交,因為新加坡被穆斯林國家所包圍。

2014年李顯龍總理在國慶日發表演講,就告訴家長,孩子不一定要讀大學,因為如果每個人都去念大學,很多工作會沒有人做,只能找外勞,這也是一種務實。

台灣的食安風暴,如果發生在新加坡,會如何面對?

新加坡會聚焦在解決問題,例如集中力量研發新生水,新加坡因為沒有足夠的水源,和馬來西亞簽訂供水合約,價格低,但是10年、20年後會到期,新加坡不能依賴馬來西亞,因此已經設法將汙水、廢水淨化成新生水,務實看待技術研發,希望能發展成產業,而不是一直謾罵。

新加坡如何能在大國間生存?新加坡和美國會談時,會對美國人說美國人不想聽的話,強調中國的影響力;跟中國見面也會說中國不想聽的話,強調美國的影響力。這就是制衡。

但新加坡也有自己的問題。未來新加坡可能會「沒有官員」,因為新生兒太少了;現在必須依賴外勞,這政策並不討好,但不處理對新加坡的生存將是挑戰。

新加坡的生育率應達2.1,才能補充足夠的勞動力,但努力這麼多年,生育率只有1.2。

現在在新加坡生一個小孩會得到新台幣約5、60萬的補助,但無論給多少獎勵,新生兒都不夠,只能等待龍年。

新加坡是採取大家長制、大有為的政府,就如同「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一樣,有很大的主權基金淡馬錫,政府會強迫人民存下薪水的31%。

新加坡所得分配不好,但每人居得其所,82%民眾住在合宜住宅。台灣的合宜住宅才5%,現在要追有點困難。

至於政治體制,李光耀認為,在兩黨政治下會走向平庸,到底是兩黨政治重要,還是李光耀所說的,國家需要可以操盤的領導團隊?但在台灣政治氣氛下要選出有能力的領導團隊很難。

淡馬錫負責人是新加坡的總統夫人,如果台灣的主權基金由總統夫人周美青負責,台灣能否接受?很值得思考。

〉郝柏村

新加坡讓族群融合 也厲行法治

我今年96歲了,但我活到老、學到老。今天的題目是「小國的生存智慧」,小國的定義為何?幾百年來,國際政治是強權政治,如果不能有自我主張,其實就是小國。

小國有廣義、狹義的定義,從土地面積來看,新加坡很袖珍,只有台灣兩個鄉鎮大,於1965年獨立。

1970年,我到新加坡訪問,認識前總理李光耀,後來見了很多次面,建立了私人的情誼。李光耀是華人有史以來最傑出的領袖,長期執政30年,對全球的觀察沒有人可以跟他比。

免費報名 | 9/27(六) 東方花藝大師凌宗湧 帶你感受每日美日的生活美學

李光耀受西方教育,但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他融和了英國法治思想、儒家思想,成為個人基本的哲學基礎。

新加坡華人占絕大多數,但華人又有閩南人、客家人,還有馬來人、印度人,李光耀如何處理族群認同?

他讓新加坡的印度人生活得比在印度的印度人好,取得新加坡印度人的認同;他也讓新加坡馬來人的生活過得比馬來西亞人好,也取得認同。完成了卓越的族群融合。

在地理環境上,新加坡鄰近一些還不是很先進的國家,如果治理不好、管理不好,洗錢、販毒、走私可能盛行。新加坡堅持國家的法治威信,讓想違法的人不敢越雷池,可說是東南亞與世界上最安定、安全的地方之一。新加坡有「看不見的法治長城」,因此能努力維持一個淨土。

新加坡受儒家思想影響,一面厲行法治,一面強調人際關係。

我第一次到新加坡去拜訪李光耀時,他的談話中沒有外交辭令,很爽直。中國前國家主席鄧小平曾到新加坡訪問,李光耀談到他到上海的觀察,一直搖頭,他看見人民坐在街上,無所事事,經濟呈現停滯狀態,這番話對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影響很大。

第一次辜汪會談時,我拜託李光耀讓會談在新加坡舉行,兩岸的交流,李光耀的貢獻很大,他知道兩岸和平,台灣會有很大進步,見解精闢。

〉林祖嘉

選擇國際化,就是新加坡的智慧

新加坡的面積是台北的兩倍大,人口540萬。新加坡的就業人口中有127萬名外勞,占就業人數的37%,人均所得達5.3萬美元,但收入最高的20%是最低20%的12倍;台灣是四倍。

新加坡所得分配差距比台灣大,但人民抱怨沒有台灣大,因為多數人都住在政府提供的組屋,個人住宅擁有率達82%,解決了人民住的問題。

新加坡製造業占GDP 28%,服務業70%,台灣服務業占比為68%,兩者相近。新加坡的「對外貿易依存度」達416%,全世界最高,香港為360%,台灣是140%。

新加坡的生存智慧是成為開放、國際化的社會,目前FTA覆蓋率,新加坡與32國簽了21個雙邊貿易,現在76%的出口產品免稅,未來新的FTA簽完,免稅產品將占80%。台灣已簽了8個FTA,目前10%貨品免稅,即使加上服貿、貨貿,簽完也只有26%的貨品免稅。

新加坡有很多藍領外勞及白領外勞,他們歡迎有生產力的外勞,外勞占工作人口37%。台灣的外勞政策是否能像他們那麼有彈性?

此外,新加坡的薪資制度很有彈性,有人開玩笑說,台灣的財政部長和新加坡的財政部長,薪水都是200萬,但一個幣值是台幣,一個是新幣,1元新幣可兌24元台幣。台灣官員中薪水最高的是證交所董事長,年薪500萬台幣,但美國芝加哥的證交所董事長可高達1000萬美元,台灣薪資如此低,如何吸引國外人才?

台灣很強調價格穩定,鬍鬚張魯肉飯之前漲價,引來媒體批評,我如果是老闆,會說漲價是為了要調薪水。台灣在洛桑管理學院(IMD)評比中,名次最高曾達第8,平均約在11、12名,但其中有個指標,是人民消費複雜度,台灣排名只在50、60名。在台灣消費,價格是唯一因素,品牌、社會責任不重要,結果廠商只好降低成本。

美國星巴克則是保證會給中南美洲的咖啡豆農民合理的收購價。如果台灣民眾能對企業品質、社會責任多給予肯定,大家應該願意多付一點錢,台灣才會走向正向循環。

〉盛治仁

要從不同角度看世界 不卑不亢思考台灣定位

我看完《李光耀觀天下》這本書的結論是:「如何了解別人、認識自己」。

網路上流傳一幅台灣人世界觀的地圖,很KUSO,但表達某種台灣人的集體意識。內容是,北歐就是人民不斷喝下午茶的地方,中東就是戰爭不斷,南美是踢足球,台灣是世界的中心,大小甚至占大陸一半,這雖是笑話,但很能對照出台灣思考的盲點。

新加坡很有彈性,在內政、外交上儘量尋求平衡,也就是蔡深江所說的「務實」。李光耀受訪時不斷說到,身為一個小國,在大的環境下,如何找到平衡?他強調新加坡一定要去分享中國崛起的好處,但不要斷掉跟其他國家的來往。

中國也曾質疑,新加坡為何願意讓美國軍艦長期派駐,李光耀就說:「歡迎中國軍艦」。

我曾和台北市長郝龍斌去拜訪新加坡,同一天見了李顯龍和李光耀,在一旁做紀錄的是20多歲年輕人。他們願意栽培年輕人,雖然只是紀錄,但對視野有很大幫助。

李光耀不鼓勵年輕人到美國留學,而是去英國,因為英國社會比較封閉,年輕人回新加坡工作的機會較大,新加坡也大量提供到英國留學的獎學金。

台灣要有賽局思惟,往外面看看世界,全球化的腳步不會因為台灣要不要加入而有變化。我們把自己關起來,以為是世界中心,過卑或過亢都不好,應看清自己的優缺點、別人的優缺點,不亢不卑。台灣應該從大陸的角度思考賽局理論,試著從不同角度看世界,學習新加坡在大國之間找到生存的智慧。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