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有總額限制還做DRG,實在是無聊!

醫院院長怎麼說1〉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 林芳郁

林思宇
user

林思宇

2014-09-30

瀏覽數 194,900+

有總額限制還做DRG,實在是無聊!
 

本文出自 2014 / 10月號雜誌 你所不知道的新五大醫療危機

年輕人不曾看過沒有健保時代的慘狀。我在台大醫院擔任住院醫師時,看過病人為了治病,把家中的田和女兒都賣掉,用的是「剩藥」,我覺得那時是miserable(悲慘)世界。現在沒有悲慘世界,大家要珍惜健保。

健保原則是保險,簡單說是出錢幫沒錢的人醫病,這是全世界通則。但民眾用久了,竟然覺得它是理所當然的,不曉得有一天它可能瓦解。當健保變成「all you can eat(吃到飽)」,民眾覺得交1000元健保費,就要用到1000元、甚至2000元才「賺到」,因此就濫用、浪費,看病如逛街。

我認為,解決浪費最好的方法是提高部分負擔,「要共同負擔才有感」。臨近的日本、韓國部分負擔都20%以上,台灣也應如此。決策權者不能因民眾反對、害怕得罪人或擔心失去選票就不做。對的、好的事情都不做,就等著收拾殘局。

無奈政府還以各種方法來減少支出。以DRG(Diagnosis Related Groups,住院診斷關聯群)為例,連目的都沒弄清楚就要實行,令人費解。DRG當初在美國實行,就說得很清楚要cost down(減少支出),但健保署不說明白,還說要提高品質,根本是「騙人的」。

健保cost down 只讓醫院更血汗

而若純粹為了cost down,真的是多做了,因為已有總額限制。如同給100元,又規定只能用20元買褲子,難道用100元買褲子不行嗎?這反而使醫療人員浪費時間在非醫療的事情上。讓他們多花時間照顧病人,不是更好?

台灣目前最重要的目的是重新分配,不是讓急重症科別給付變少,否則大家都不要去從事急重症科別,等於處罰專治重症的醫師。

台灣所有東西都用cost down來吸引消費者,但醫療絕不能如此,健保cost down只會讓醫院更血汗,醫療停滯不前。減少浪費、不懲罰重症科,一定要讓健保持續存在,才不會再陷入「因貧而病、因病而窮」的狀況。

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