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公共藝術、行動音樂廳 整座校園都是美術館

新莊高級中學

蘇晨瑜
user

蘇晨瑜

2014-06-26

瀏覽數 15,900+

公共藝術、行動音樂廳 整座校園都是美術館
 

本文出自找到你的特色高中職

2014年,國光劇團來到新北市立新莊高級中學(以下簡稱新莊高中),舉辦校園推廣講座。一如往年,舞台上武生、花旦、丑角秀出四大行當,翻滾、下腰、飛天十三響、甩水袖、踩蹻、鐵門檻,逗得周遭同學尖叫連連。這場由藝術與生活專任教師林金環老師促成的表演藝術饗宴,每年舉辦兩到三場,場場規模盛大,觀賞人數超過一千人次,受邀團體包括雲門舞集、優人神鼓、國光劇團等名團,深受全校師生喜愛。

金環老師藝術風氣推手

開啟新莊高中藝術風氣的推手,正是人稱「金環姊姊」的林金環老師。金環老師原先對傳統藝術一竅不通,只懂古箏,兼課教音樂。「我第一次看崑曲,被崑曲的美深深吸引。我們老祖宗有這麼美的文化,我怎麼從來都不認識?」金環老師深受震撼,下定決心,要把如此優美的藝術文化介紹給學生。

從此,金環老師的藝術課,成為校內最受歡迎的藝文饗宴。老師在課堂上不斷灌輸藝術文化的價值,積極舉辦校園藝文團體講座,讓孩子們與這些偉大的藝術工作者近距離接觸,在高中孩子青澀的歲月中,留下了美學素養的印記。

這樣的藝術講座往往陣仗很大。以國光劇團的講座來說,十幾位工作人員不但要架設舞台、燈光,在舞台上介紹劇團怎麼訓練基本功,如何上妝,武生示範怎麼穿二十幾公斤重的靠裝,幕後人員怎麼幫他穿衣服等等,彷彿天團校園巡迴,孩子的視覺、聽覺都受到極大的震撼。

舉辦校園講座,目的是把傳統藝術文化向下扎根,「如果你不跟學生介紹這些內涵,或讓京劇演員示範給你看,同學不會知道背後的辛苦。藉此,學生才會深刻體驗到『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對這些藝術工作者就會肅然起敬。」金環老師說。

雲門舞集開先河 播下藝術種子

藝文團體走入新莊高中校園,一切的緣起是雲門舞集。一次因緣際會,金環老師促成雲門舞集赴校園講座的美事。

「我們學校有個特點全國少見,你會看到全場有多嗨!」金環老師滔滔不絕,描述雲門舞集到訪的盛況。每當有藝文團體來到學校表演,金環老師事前一定鉅細靡遺,讓同學清楚了解來訪團體的背景、地位,在文化上的重要意涵。「我要讓同學們理解今天到訪的不是No Body,而是我們的國寶!」老師雙眼炯炯,激昂地說:「我燃燒學生所有的熱情,當學生的熱情把氣氛炒到最嗨,所有團體,誰不被你燃燒,所以每個藝文團體都愛死新莊高中。」

鼓勵孩子走進劇場 拍手吹口哨炒熱氣氛

金環老師有種魅力,她對藝術的熱情似乎渲染了每一個人。不只是學校老師被她揪去劇場看戲,金環老師還帶著同學走進劇場,一起去看各種表演,在藝文界中創下許多空前絕後的記錄。

有一年,《金鎖記》在國家戲劇院二度公演,光是新莊高中就狂訂了480張票。「你別看這個數字沒什麼,國家戲劇院也不過1400個位子。我們包了三分之一的場次,等別人想訂,都被新莊高中包走了。」金環老師拿出一長串新莊高中同學花錢買票的記錄,台灣豫劇團的《劉姥姥》,新莊高中有100多人觀賞,國光劇團2014年的《紅樓夢》有318人,「以傳統藝術表演的標準來看,這些數字是非常驚人的。」金環老師面露微笑地說。

開拓心靈視野 與美好的藝術結緣

金環老師的用心推廣,讓新莊高中的孩子產生蛻變。同學周詩雅向老師傾訴:「我覺得京劇是老榮民才會看的戲,甚至帶著冷眼的態度,自恃從小接受西方音樂與文化薰陶,就自大地以為擁有著如西方文人般的藝術氣質,對於傳統文化嗤之以鼻,甚而不聞不問。」周詩雅直到上過金環老師的課,聽了國光劇校李小平導演的精采講座後,徹底改變對傳統藝術的價值觀。

2014年念碩一的何逸美,在高中受到金環老師的啟發,原本抱著姑且看看的心態走入劇場,沒想到看完後整個人生大轉變,驚豔於京劇之美。「我因為看《金鎖記》,才開始去看張愛玲的作品。」走入劇場,讓何逸美開始接觸文學,直到現在仍保持進劇場看戲的習慣。

金環老師對藝術傳承有強烈的使命感,「全世界的傳統藝術傳承,現在都發生問題,因為全球化,文化的詮釋權,只落到少部分國家手上。」老師燃燒自己,推著孩子親近藝術,感受藝術文化的美,要讓這些高中孩子不只增長藝文涵養,也藉由欣賞藝術,進而看見自己的價值。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行動音樂廳 校園音符悠揚

新莊高中的校園,還因兩位美麗的音樂老師,變得饒富藝文氣息。翁筱茵與莫啟慧老師都學古典音樂出身,常在華麗的國家音樂廳演奏。來高中任教後,莫啟慧老師開始思考,怎樣才能豐富孩子們的展演機會,才誕生「行動音樂廳」的想法。兩位老師鼓勵孩子移動身體,在校園任何角落,學生時常出現的平台,發表任何藝術內容,例如歌唱展演、創意校歌比賽,利用短短十分鐘,展現自己的藝術才華。

「通常學生聯想到的演出場所是文化中心、國家音樂廳,但其實也包含學校內的環境。」莫啟慧老師2014年為了改善可能觀眾不足的窘境,用分數誘惑,把「參加校園的音樂展演」也納入學生音樂成績,果真衝高演出者的人氣。

翁筱茵老師3年前把烏克麗麗引進學校,因為烏克麗麗本身是小巧好攜帶的樂器,翁筱茵老師要求同學到校園以外的地方演奏,拍下錄影畫面。有些同學「遠征」到新北市政府廣場,在聖誕節當天錄下影片,為自己的高中生涯畫下美麗的逗號。

「行動音樂是世界性的表演趨勢,台灣跟歐美都有音樂快閃活動。」翁筱茵老師推動行動音樂,用意是讓同學了解,不要覺得音樂表演距離自己很遙遠,「任何人都有能力表演,就算在表演中只是搖沙鈴,也是舉足輕重啊!」老師說。

調音兩萬次 玻璃音磚挑戰降E大調

另一項驚人的行動音樂創舉,是莫啟慧老師發起的玻璃音磚計畫。老師要求學生帶來家裡的杯子,在杯內裝入不同高度的水,再敲擊玻璃杯發音,藉此調出降E大調。「當我講出這個計畫時,立刻徹底後悔了。」莫啟慧老師對自己怎麼想出這種破天荒的計畫,一陣苦笑。當時全班分五組,一組七、八位學生,每一組有九個杯子,「我算過,那次總共調了兩萬多次的音!」

擔任學校特色推廣大使團之一的烏克麗麗服務隊隊長蕭瑜君對玻璃音磚計畫印象非常深刻:「我們這組七個人,帶了30個杯子,但能用的不到十個,很多聲音還很怪!調音真的很困難,過程中還有同學敲破很重要的杯子!」學校這場活動在2013年碰上創校20週年,在學校活動中心舉辦,對老師和同學來說,留下難以忘懷的回憶。

新物種點綴校園 整座校園都是美術館

新莊高中的孩子,還有著迸發不息的藝術天賦與創意。走在校園裡,你會看到有好幾隻腦袋圓圓大大,有著四隻腳的「校園新物種」,彷彿探頭探腦在草叢中看你。許多樓梯間、教室長廊等角落,也有著美麗的創意彩繪圖案。入夜後,大樓彩色玻璃光雕絢爛著幸福,在新莊高中的每個轉角,都能遇見ART。

美術老師曾己議解釋,校園建築大多呆板,學校美術老師希望能美化校園,為學校營造美好的空間,所以推動「發現新物種」、「文彩藝術窗」、「轉角遇見ART── 光雕藝術牆」等校園公共藝術,希望培養學生對藝術賞析的品格。

一開始推出「新物種」時,設定它是一隻來自外太空的生物,「剛開始是純白的,頭大大的物體,經過同學的設計彩繪,等於賦予它新的生命。」這項活動獲得全校三百多件投稿,挑出六件風格迥異的作品,包括有著水汪汪大眼睛的「凡爾賽甜甜」、全身長滿眼睛的「窺世界」、有著法老Style的「Fa-llow」等作品。

六隻作品彩繪完成後,被放置在校門口穿堂,進行全校大公投,最後由埃及風的「Fa-llow」奪得人氣王。特教組長洪千涵笑說,新物種已經變成學校的吉祥物,之後還發行過限量午安枕,大受同學歡迎。

學校的高一美術班2013年展出「名畫改造」主題展,同學也把自己對名畫家的印象畫入畫作,例如梵谷名畫地上掉了很多隻耳朵,因為梵谷曾把自己的耳朵割下來。

洪千涵老師指出,推廣校園公共藝術,是希望培養學生對美感的感受能力,「讓學生有參與感是最重要的。在國外,每個人都能累積藝術美感,透過參與,你就能改變周遭的環境。」

新莊高中校長陳怡君也表示,新莊高中非常重視學科,但希望透過科學、藝術與人文的培養,來打造全人的教育環境。「藝術領域非常多元,高中生面對升學,如何在學科的苦悶當中找到調劑,是我們相當重視的。我們更加重視孩子的品格發展,希望藝術能發揮潛移默化的功能,為孩子打造出有品質、有品味,具備鑑賞藝術之美的能力,這是我們對新莊高中孩子的期許。」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