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二○一○亞洲大趨勢

任孝琦
user

任孝琦

1990-10-15

瀏覽數 17,100+

二○一○亞洲大趨勢
 

本文出自 1990 / 11月號雜誌 王永慶縱橫金三角

從戰後的廢墟,到與美國、歐洲成鼎足之勢,亞洲始終在經濟繁榮和人口成長的雙軌中發展。儘管在亞洲,近年來經濟發展的光芒蓋過了後者,然而從長遠來看,人口結構的改變,勢必改寫整體經濟環境和消費市場的面貌。

例如,幼年人口減少,婦女生兒育女的負擔減輕,得以外出工作,因而增加收入與消費;又如青壯年增加,組成更多的新家庭,對住宅、家電的需求大增;這些趨勢都意味著人口結構對消費行為的影響。

過去四十年,亞洲人口快速成長--從一九五0年的十四億人增加到一九八八年的三十億人,成長率超過百分之百。根據聯合國的估計,未來三十五年亞洲人口大約會再增加五0%,到二0二五年,增加到四十五億人。

然而被聯合國人口統計組織稱為「新人口指標國」(New Demographic Leaders,NDL)的亞洲六個經濟較富庶的國家--中(台灣)、韓、星、馬、泰、印尼,近年來生育率都在不斷降低,其二十年後的人口大約會比目前增加一五~三0%,二0一0年時總人口達到三十三億左右。(見表一)

出生率降低、死亡率降低的直接反應,就是人口結構大幅改變新生兒減少、青壯年和老年人增加;這種現象在上述各國非常明顯(見表二)。

一九六0年,這些國家中零到四歲以下的嬰幼兒約占人口的一八%左右,到二0一0年會減至八%左右;新加坡和台灣更會低到六%以下。相反的,六十四歲以上的人口會從二~三%,增加到八~一0%。此外,三十年前二十五至六十四歲之間的青壯年,占各國人口的比例大約都在三五%左右;今天已占四0%以上,到二0二0年更將占五0~六0%。

老人市場不容忽視

對於生產嬰幼兒用品和從事婦幼醫療保健服務的企業而言,這是值得注意的警訊。美國寶鹼公司前幾年才打下這些國家的嬰兒紙尿片市場,這一、兩年已開始開發老年人的成人紙尿片市場。雀巢公司四年前進攻馬來西亞的早餐速食市場時,是以兒童喜歡的甜玉米片為主打產品,今年已轉打以青少年和年輕人為目標的淡玉米片產品。

老年人的需求當然也不只是紙尿片。亞洲老人素有儲蓄的美德,他們的消費能力將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市場。

以台灣為例,解嚴後,台灣自大陸進口的最大宗商品 中藥藥材,正是因迎合老年人的需求而迅速成長的市場。迪化街一位中藥房老闆樂不可支地說:「雖然近兩年購買婦人、小孩藥品的顧客愈來愈少,可是來買滋補養顏、防止衰老藥的老人愈來愈多,他們還會介紹朋友來買。」

社會上感到孤寂的老人也愈來愈多。這些不想照顧孫輩、在兒女家中待得無聊的老人,寧可住到養老院。目前台灣已有養老院供不應求的現象。

台北市營的松柏廬老人之家新建大樓的二百三十個名額,有一千人登記等候。一家私人公司將北投一家旅館改裝成養老院,每人每月收費三萬元;類似的養老院在大台北地區有將近一百家。味全公司更計畫在埔心牧場興建一所鄉村俱樂部形式的養老院。

「以前大家認為只有窮人才住養老院,現在社會觀念改變了,老人認為「只要有錢,我也可以獨立生活。」」經建會人力規畫處專門委員張美陽說。

台灣高登市調公司的研究人員也指出,在多變的台灣社會生活了幾十年的老人,已不同於上一代的老人,他們捨得花錢、會去旅遊、上學,甚至使用信用卡。

家庭多,家人少

青壯人口增加,則意味著家庭的數目會增加。未來十五年內,這些國家一共會增加約三千多萬個家庭,成長率從台灣的三0%到馬來西亞的五0%不等。這些家庭有兩個共同特色--每戶人口減少和家庭主要成員(夫婦)的年齡趨於成熟。

八0年代每戶平均人口為四.五~五.五人,二0二五年時,每戶至少減少一人;台灣和南韓的每戶平均人口甚至會減少到三人以下。

雖然家庭成員減少,人們對住宅空間和生活品質的要求卻日益提高;且由於生兒育女的負擔減輕,可自由支配的金錢增加,因而需求更多--住房、家具、電器,甚至馬桶和馬桶清潔劑,都會有更大的市場。

目前中、韓、星、馬、泰、印尼都同樣面臨房荒。韓國盧泰愚總統承諾,一九九三年前在全國各地興建兩百萬戶住宅,並擬議以六十億美元,在漢城附近興建兩座包含七十萬戶住宅的衛星城。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泰國在末來十五年,每年至少需要新蓋五、六十萬戶住宅,才能應付所需。這些住宅建設費每年將花掉泰國四%的國民生產總額;僅曼谷一地,一九九二年將完成的一個大型公寓計畫就需耗資十五億美元。

公共設施告急

除了住宅之外,不斷擁聚到都市的人口,也使得漢城、台北、曼谷、雅加達等大城市的公共設施紛紛告急。

目前中(台灣)、韓兩國人口的七0%都生活在都市裡,而且每年仍以二%的速度繼續增加;連曼谷到二0一0年時,都會吸收一六%的泰國人口。

這些不斷膨脹的大都市,需要興建大量的道路、地鐵、港口、機場、下水道等公共設施,而這些動輒幾十億美元的長程建設,將使營建業和建材製造業成為未來二十年最熱門的行業。馬來西亞過去一年的建築熱,已造成水泥、鋼材和木材缺貨;而眼明手快的韓國商人也搶著製造預鑄建材。

青壯年家庭的另一個特色是處於事業和收入的顛峰,因而消費能力特別強。在中、韓、泰,夫婦在五十歲以下的家庭,消費額占了市場的七五%。麥肯塞公司以每戶年收入一萬美元做為小康家庭的標準,估計這些國家在一九八八年時有七千兩百萬小康家庭,到了二000年時會有一億一千萬戶。

這些家庭的主要支出,將由生活必需品轉移到住宅、娛樂、文教、交通、保險、健康等項目,並且由量的需求轉為質的追求。

給兒童最好的

這些消費習慣的轉變將對消費市場造成結構性的影響。想在這個未來市場中爭得一席之地的企業,不但要製造更精緻的產品,並且必須用更巧妙的行銷手段,來吸引顧客。

以韓國的汽車為例。「韓國人過去喜歡大車子,即使車子性能不佳,只要看起來有氣派就好。」一位現代汽車的執行經理卻說:「現在不同了。顧客開始要求性能,像容易操作、加速快等等。」

現代公司新出的「卓越」跑車,生意出奇的好,一個月可以賣出三千輛,大部分買主都是二十多、三十歲出頭的年輕人。現代公司準備設計一些色彩更艷麗、更流線型、多用途的車型,以迎合潮流。該公司也積極開發老人和農民的市場。

除了汽車,耐用性家電和電視、音響、電腦等也都會是搶手的商品。

雖然五至十四歲的兒童,未來在這些國家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會由今天的一九~二三%,逐漸降低為二0一0年的一二~一七%,但兒童的消費市場有精緻化、擴大化的趨向。

美國最大的玩具連鎖店TOYRUS US(台灣叫做「玩具反斗城」)前任國際部總裁喬.貝茲寇說:「職業婦女增加、晚婚、每對夫婦生的孩子少了,可是家庭數目增加了;祖父母愈來愈長壽、人們的休閒時間增加了,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提高了,願意花錢改善生活……這些全都是利多的趨勢。就連負面的趨勢對我們都有好處,譬如離婚率升高,不跟孩子住在一起的父母,會多買些玩具給孩子。」該公司看準這個趨勢,準備在未來十年中,全力開發亞洲的市場。

亞洲父母給兒女的教育也是追求最貴、最好的。中英教育服務中心每年安排許多台灣學生到英格蘭南部進修,六個月的學雜費是一萬六千多美元。

代理海尼根啤酒、百事可樂和桂格牌麥片的太平洋公司創辦人麥可.莫里斯認為,這些新富家庭的消費行為有時候並不是很理性的。他分析說:「當你從一天在田裡工作十七小時的生活,驟然換到城裡的工廠做工,一切對你都是全新的,你的價值觀、行為動機都會隨之改變。」

反應不及會被淘汰.

生活方式改變,確實是決定消費行為的主要因素。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的許多年輕夫婦,近年流行利用農曆年的長假出外旅行;婦女出外工作,不但促成速食業和超市蓬勃發展,而且改變了住宅結構的需求。聯合報記者廖和敏發現:「許多新蓋的公寓沒有單獨隔間的廚房,反正上班媽媽沒空煮飯,」廚房局促在客廳的一角也就很合理了。

亞洲人口結構的改變,已改寫了整個社會的面貌,變化的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給,反應不及的企業注定要被淘汰。全友公司總經理王渤渤說的好:「想在九0年代成功,你的公司不必很大,但一定要有遠見而且動作要快。」

(取材自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Fortune)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