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與全球五星級企業共享穩定獲利

抗衡不景氣投資首選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2013-11-08

瀏覽數 12,500+

與全球五星級企業共享穩定獲利
 

本文出自投資特刊

進入21世紀不過第13個年頭,可是,全球的景氣起落幅度與經濟發展趨勢,無論發生頻率與帶來的衝擊力道,都遠比過去一個世紀還要劇烈。2000年4月,美國爆發網路產業的泡沫化現象,大批網路股應聲倒地,連帶波及全球經濟。

2001年9月,發生911恐怖攻擊事件,不但改變了美國的一切,也震撼全世界。2003年3月,亞洲爆發SARS疫情,再次拖累全球經濟復甦的腳步。2008年9月,華爾街引爆史上最大的「金融海嘯」,後續災情至今仍未退去。2011年9月,歐債危機造成全球股災,體質脆弱的國家接連爆發財政危機,為下一波經濟復甦投下震撼彈。2013年起,美國聯準會(FED)多次釋放貨幣寬鬆(QE)政策即將退場的消息,造成新興市場股市重挫,引發投資人恐慌。

除了人為造成的經濟禍端,尚有2004年南亞海嘯、2005年美國卡崔娜颶風、2008年中國汶川大地震、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及泰國淹大水等不可抗拒的天然災害,一再衝擊脆弱的全球經濟與投資信心。身為全球化經濟市場一份子,台灣無法置身事外,更何況我們自己也有政權輪替、與大陸簽訂ECFA、政府宣布油電雙漲、一度有意課徵證所稅等事件,都對產業經濟與民生消費造成影響。

不確定年代 更需「穩健」投資心法

回顧過去十餘年,投資人幾乎每隔兩、三年,就得面臨動盪局勢與景氣低潮,「如何戰勝不景氣?」成了所有人的共同疑問。21世紀是充滿「不確定」與「多變」的年代,不管個人、企業、甚至國家,都要有居高思危的意識。確定了「變動年代」成為既定事實後,下一步大家關心的即是:誰是晦暗景氣中的投資夜明珠?哪些才是能幫股東穩健獲利的優質企業?

在台灣,投資人多半關注短期回報的獲利能力,最在乎的指標多半為「股東權益報酬率」(ROE ,Return on Equity),作為評估審視標的、或觀察企業獲利能力的優先指標。因此時常哄抬出許多規模不大、靠利多訊息吹捧、或靠著特定產品一夕爆紅的「一代拳王」,甚至「股王」。

殊不知,諸如企業的負債比例、財務體質、競爭地位、經濟規模等其他面向,也應該列為觀察指標。花旗銀行前任台灣區首席經濟學家、現任金融研訓院院長鄭貞茂強調,在全球信用緊縮之際,「大家都在去槓桿化(de-leverage),就是要穩健,少負債、少消費、少投資,」以確保企業擁有健康的財務體質。這種現象說明了,現在企業光會賺錢,還不足以讓投資人放心,各界更開始注意企業的現金部位,作為觀察其對抗景氣循環的重要能力。

「光看現金存量還不夠!」大展證券總經理陳政元更發現,有些企業現金存量雖高,可是舉債也高,扣抵後的「淨現金」部位還可能是負的。建議投資人可以用「淨現金」的多寡來審視投資標的,現金多的企業不但可從容地投入研發創新,也能為下波景氣興起預做準備。

5大經營心法,造就「五星級」企業

既然如此,何處可以尋得經營績效既好、又有充足財務能力因應不景氣的優質企業名單呢?《遠見》整理多年企業採訪精華與產業觀察心得,歸納出以下5個經營特色,讓投資人透過這5道關卡,篩選最適合投資的「五星級」企業。

1. 龍頭股最穩健 抗震能力強

如果把時間拉長來看,投資績效最穩定、長年保證獲利的企業面孔,如台灣最大通路商統一超、電信三雄(中華電、台灣大、遠傳)、水泥雙雄(台泥、亞泥),台塑四寶(台塑、南亞、台化、台塑化)、還有半導體大廠台積電等,幾乎都是該市場領域的龍頭業者,多數更名列「台灣50成分股」。

這些業者是個別產業的「巨人」,抵擋景氣波動的能力相對較強,更具備「抗震」體質。多數投信投顧專家均認同,「龍頭股」的表現普遍比中小型股好。就算不是股本超大的權值股,包括汽車銷售的龍頭和泰車、汽車零組件的東陽、工業電腦的研華、鋼筋類的豐興、散裝船運的裕民跟新興、輪胎業的建大、食品業的大成等中大型股,也都具備該市場前兩名的領先地位。

一旦具備優勢的競爭地位,不但會比同業更有把握對抗不景氣,等景氣回春,也會是率先反彈、提前成長的領頭羊。

2. 不放過任何商機 創造高毛利

除了一般人最關注、使用者最多、銷售範圍最廣、產值也最高的熱門市場,只要有利可圖,這些優質企業對於競爭門檻高、投入時間較長的特定應用市場,也不會放過,更容易創造「獨占」或「寡占」的市場占有率。

如中鋼集團旗下關係企業「中碳」,即為是全台唯一的煤化學製品生產廠商,從一開始幫忙中鋼處理高爐煉鋼後的廢棄物,如今搖身一變為母集團的小金雞。中碳資本額不過23.7億元,2012年產值卻超過80億元,每位員工的人均產值高達數千萬元。不但把原本要丟棄的副產品,變成了黃金,而且還是台灣唯一有能力處理鋼鐵提煉產生廢棄物的業者,毫無競爭對手,難怪能創造高獲利。

而同樣位於筆記型電腦的殺戮戰場,為何有的企業出局,有的企業卻能繼續生存?差別就在於是否能夠不斷轉型、找出新的成長利基與藍海市場。以台灣最早的NB廠商「茂訊電腦」為例,多年前董事長沈頤同毅然決定,捨棄不斷擴廠的一般NB市場,轉攻更高等級的「強固型」NB商品,不僅免去在低價紅海市場廝殺、甚至敗亡的命運,如今還拿下歐洲強固型NB第一品牌的榮耀,經營毛利遠比國內NB同業來得高。

3. 經營層穩定 始終專注本業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對企業來說,經營層扮演最重要的火車頭角色,人事震盪或成員不睦的公司,多半很容易發生拆夥或易主的變故,唯有穩定又專業的經營層,才能讓企業永續發展,這也是登上五星級企業的必要門檻。

如台灣程控(Process Control)產業龍頭「巨路國際」,6位發起人合夥創業的時間將近40年,不但各個出身專業背景,而且擁有大學同窗的堅固情誼,能夠帶領巨路屢創高峰、穩健發展,並不令人意外。公司也在2009年獲得《富比士》(Forbes)雜誌頒發的「亞太最佳中小企業」殊榮。

不管關注的市場有多大、競爭多麼激烈,優質企業始終可以保有專注力。位於中部鄉間、創辦45年的「伸興工業」,將近半世紀來就靠著縫紉機這項產品,賣出一片天。在全球每年出貨量不到千萬台的特定市場裡,讓公司營收持續增長,從中高階的觸控電子驅動縫紉機,到中低價位的基本機種,應有盡有,最終坐上世界最大的龍頭寶座。

另一家優質企業「研華電子」,董事長劉克振30多年來的最愛,始終就是工業電腦。「世界上哪家成功企業不是專

注本業?可口可樂一輩子只賣一種主要產品,就能成為長青企業!」他始終堅信,只要能專注本業、處處為客戶設想,就能幫公司賺到錢。

一位知名分析師觀察,多數投資人常誤以為,缺乏「高科技」光環的傳統產業或冷門股票,就鐵定是「夕陽產業」。其實,各種跟民生必需品和基本設施相關的產業,雖然不似新興熱門產業,會有短期內立刻爆發的飆漲幅度,但長期來說卻相對穩健,因為他們從事的是消費者每日所需與基本服務。投資這些公司,不但能避免景氣循環的起伏,更不會大起大落,不用每天心驚膽跳。

4. 憂患意識高 現金在手最實在

走訪不少優質企業,我們意外地發現,許多老闆都有很深切的危機感,幾乎是抱著「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情在經營事業。位於汐止的「欣技資訊」董事長廖宜彥,就將「居安思危」轉換成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很多企業甚至都未曾向銀行借貸,堅持保留現金,隨時替公司存好過冬儲糧及長期抗戰的本錢,全國最大人力銀行業者「104資訊科技集團」楊基寬便透露,即便104突然營收大減,他們都還有兩至三年的存糧可吃,而且有餘力繼續做創新、投資研發,等待下次景氣回春的翻身時機。

其餘像是「台灣港建」、「立錡科技」、「訊連科技」等台股優質企業,也堅持不向銀行借錢。近來股價一度破千的手機鏡頭龍頭「大立光」,當初會上市也是為了吸引人才投靠,否則根本不需要對外募資或發公司債,董事長林耀英直說,「企業要長久經營,自有資金很重要,有現金比較安心。」

人是英雄、錢是膽。在充滿不確定因素的動亂時代,體質再好的企業都可能面臨營運斷炊、借貸無門的挑戰,或許只因為一時的週轉不靈,就把大片江山拱手讓人。因此絕大多數的五星級企業不時興高槓桿的財務操作,經營態度也比同業更為謹慎、保守,確保身邊保有充裕的銀彈,以備不時之需。

5. 不斷投資研發 醞釀未來成長動力

五星級企業不會滿足於現況,他們一方面絞盡腦汁,渴望找出下一片的市場新大陸。二來,他們更捨得投資未來研發,讓企業持續保有成長動能。

比方說,2001年網路泡沫化時,幾乎各產業都處於停滯狀態,不敢大手筆投資。如IC設計業的「松翰科技」,年年都能保有超過四成的高毛利率,也跟經營層快速的應變力有關。早期松翰以玩具、禮品的消費電子IC設計產品為主,當競爭者陸續加入後,他們便轉而開發電腦周邊與教育商品,後來又跨入網路攝影鏡頭(Webcam)領域,不斷找出新的獲利引擎。

生技業也有不少案例,如「精華光學」率先於全球推出彩妝變色放大片,甚至推出沒有度數也能使用的產品。另一家「五鼎生技」,不僅研發出全球第一台手持式的尿酸檢測機,還推出多項台灣第一的產品,如國台客語都能發音的血糖測試儀器。

這些企業能創新產品,取得好成績,都是仰賴背後堅強的研發團隊。不僅如此,五星級企業還可以透過行銷、商業模式、流程管理、制度上的創新作法,不斷創造差異化,拉開自己與競爭對手的距離。

國內最大房仲業品牌「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最能感受到創新的重要性。創業多年來,信義在台灣房仲業締造

過無數個第一,如1989年首創「不動產說明書」、1993年推出「購屋全面保障制度」、1996年實施「成屋履約保證制度」、2007年首推「購屋四大保障服務」等。周俊吉始終認為,「信義只有『同業』,沒有『同行』,因為沒有人與我們同行,我們是『先行者』,是制度的領先者!」

站上五星級企業肩膀,長期穩健獲利

層層歸納下來,大家不難發現,要成為一家歷久彌新、經得起景氣考驗、而且能持續保有獲利的五星級企業,絕非一夜致富,更非一朝一夕的偶然之功。他們之間共通的特性,並非什麼獨創的武林祕笈或不傳絕學,而是管理學教科書上耳熟能詳的成功關鍵與基本條件。儘管近來全球景氣似乎步上緩慢復甦期,但是,經過十餘年來屢見不鮮的經濟震盪與危機事件,大多投資人都已無法明確掌握值得關注的投資標的與熱門商品。

現在,大家不妨把眼光轉到績效突出與體質穩健的「五星級企業」。這些企業不但擁有領先的市場地位,財務狀況良好,而且經營特色兼具穩定性與成長性,相關配合的投資商品也多具備穩定配息、定期回饋的特色。比起時下各種劇烈起伏、陰晴不定的投資商品,更具備長期持有的價值。

當現今各產業都面臨嚴峻挑戰,唯有市場地位穩固、手上現金充足、經營體質強健的全球五星級企業,更值得其他企業的借鏡,及投資大眾的高度關注。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