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剛竄起的歐客佬咖啡農場連鎖店,初期以全國最低價策略成功搶占市場。不到5年,全台已有19家門市,而它所標榜的「全台唯一咖啡農產直營」的所在地,正是國人相對陌生的寮國。多數消費者都不知道寮國可產出優質咖啡豆,OKLAO(歐客佬)咖啡公司就是從咖啡豆貿易商,轉型為產銷一體的咖啡業者,2009年在寮國投資50.8公頃的咖啡農場。
伐木黃金期已過 改種沉香期待大豐收
不只歐客佬咖啡,還有許多台商在寮國從事木材、橡膠、養殖等生意,寮國台商會總會長兼僑務委員林忠義是最早的拓荒者之一。1990年代,以林班起家的宜蘭林氏家族囿於台灣禁伐政策,四處尋找機會,在大哥林金超建議下,他在1991年踏上陌生又遙遠的國度。林忠義在山上考察四天三夜後,回台灣與家族討論,最後林金超以384萬美元(當時約台幣1億多元)標下寮國最高(2820公尺)的普比亞山15年木材開發權。
長期駐紮在沒水沒電的荒蕪山區,林忠義得忍受簡陋與艱辛的環境,還好寮國政府很重視台灣首宗的大型投資案,派軍方保護,才度過篳路藍縷的草創歲月。全盛時期,林忠義供應台灣五至六成的檜木需求量,但普比亞山在12年後被砍伐殆盡,只好與商業部長洽談香杉開發案,同樣出口至台灣。
之後寮國也開始重視森林保育,幾年前禁止伐木,只開放木材半成品出口時,60多歲的林忠義趕緊轉型種植高經濟價值作物,租了300甲地種沉香。「我占了優勢,現在1公頃租金約80美元,是10年前的五倍,」他早期一口氣就承租30年。由於沉香屬高經濟作物,價格昂貴,一小塊極品售價約台幣60~90萬元,可是栽種期卻長達10~20年。至今仍南北奔波尋找投資機會的林忠義開玩笑說,沉香大豐收可能要等到下一代了。
除木業外,不少台商也看好寮國的農業發展,紛紛轉換跑道種植橡膠、咖啡。例如台商楊耀文初期就從事漁業,是寮國20幾家養殖業中唯一的台商。2007年他來到南娥河的支流養殖台灣鯛(俗稱吳郭魚),由於終年有活水,且無汙染,台灣養一年才重達一公斤,這裡只需半年時間。
他原先透過台商管道,銷售給越南餐廳做魚排,未料朋友空口說白話,遲遲不拿貨,還建議他別做了!對楊耀文來說,簡直晴天霹靂,只好轉賣寮國境內,卻不符合當地食用600公克小魚的習慣。
養殖環境好免施藥 可創造龐大商機
但是100噸重的台灣鯛不能放著不養,龐大的飼料費像燒錢般讓楊耀文積欠了台幣300萬債務。還好2007年時,全球經濟發展處於高峰期,那年寮國潑水節過後,接連舉行許多慶典,對大魚需求增加,他花半年時間,終於出清上百噸台灣鯛。當記者來到楊耀文郊外的養殖場時,立即感受到天然純淨的原始風貌,連當地計程車司機都頻頻說,養殖場的地理條件實在太好了。
位於河裡的57個網箱,每個「長6米寬4米」可施放5000尾魚苗,四個月就能養成2.5噸重的台灣鯛,楊耀文以每公斤兩塊美元賣給魚販,毛利達20%以上。可惜的是,寮國養殖環境好,無需施藥,卻沒有財團看到此龐大商機。而楊耀文則受限財力,無法擴大養殖業外銷出口,而且幾乎全年無休,每月有15天必須凌晨1點賣魚到6點,白天則忙著餵魚與雜事。去年看到日益增強的咖啡消費人口,開始轉型種咖啡。
6年前,楊耀文誤打誤撞到寮國開啟人生第二春,妻女也在2009年到此定居。60歲的他希望藉由咖啡成就一番事業,譜出楊家人美麗的寮國樂章。而這些台商所看上的,正是沒有颱風、地震及未受汙染的自然環境,這也讓寮國成為高經濟作物、有機農業的投資新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