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政治就是騙術?

張作錦
user

張作錦

1990-07-15

瀏覽數 23,150+

政治就是騙術?
 

本文出自 1990 / 8月號雜誌 第050期遠見雜誌

五月間,「民主中國陣線」主席嚴家其自法國赴台灣訪問,曾與立法委員朱高正對談民主問題。朱高正言詞鋒利、咄咄逼人,認為嚴家其根本不懂政治。他教訓嚴家其說:「政治就是高明的騙術!」

嚴家其雖然生長在共產黨社會,但骨子裡仍是一位儒生,講究仁義道德,服膺修齊治平的知識分子行為準則。對朱高正「政治就是騙術」的看法,不僅嚇得半死,而且深惡痛絕,他幾乎垂泣以道:在一個日益民主化的社會裡,騙人是不可能成功的,是不可能長久獲得人民信任的。

不僅「蛋頭」的嚴家其不能接受這句話,大多數自認「讀聖賢書所學何事」的中國人,恐怕都不能接受。近來台灣頗為流行「政治就是騙術」的「朱子語錄」,多半帶有嘲諷的意味。

但是,最近美國政壇上發生一件大事,可能證明朱高正的話是對的,嚴家其的想法是錯了。

布希增稅風波

美國政府收支不能平衡的情形愈來愈嚴重。白宮與國會就降低新年度預算赤字進行的談判,也陷入僵局。六月二十六日,布希總統發表聲明,認為到這步田地,增稅已不可避免。

這則聲明彷彿在美國社會投下一枚重型炸彈,一時硝煙四起,朝野大譁。一方面增稅使人人都加重了負擔,另一方面大家也沒想到布希敢於違反自己信誓旦旦的諾言。

一九八八年總統選舉,布希以不加稅作為主要政見。那年八月十八日,他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發表接受提名演說時強調:「國會將促使我加稅,我說:「不行!」國會又促我加稅,我又說:「不行!」國會再促我這麼做,我告訴他們:「看我嘴唇的動作:不加稅!」

「看我嘴唇的動作;不加稅!」(Read my lips:no new taxes.)成了布希競選運動的口號。也許就是這句口號,把他送進了白宮。現在過河拆橋,卻食言以自肥了。

二十六日當天,全國大小電視台,一再重播布希當年的演說錄影帶,讓觀眾看清他「嘴唇的動作」--當年是怎麼向老百姓保證的。第二天的大小報紙,也多在顯著的地位把他當初「不加稅」的名言和現在「要加稅」的聲明,並列刊出,以資對照,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影響今秋競選

使外人想不到的是,反對最強烈、抱怨聲最大的卻是布希所屬的共和黨。有些國會議員認為,布希無異在背後捅他們一刀,今秋他們競選連任,將為增稅一事揹個大黑鍋。相對的。民主黨則喜出望外。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布朗說:「我希望明天就選舉。」

毫無疑問的,布希未能遵守競選諾言,將付出政治代價。但是,如果認為布希是美國唯一騙人的總統,或少數騙人的總統之一,那就錯了。因為美國騙人的總統有一長串,甚至有人認為說話不算話已經成為美國的政治傳統。

小羅斯福總統一九三二年在匹茲堡發表競選演說,保證要平衡預算,但後來做不到。白宮策士商量如何向社會解釋,一位助理建議總統:「乾脆否認你曾經去過匹茲堡。」

詹森總統六四年在競選時,聲言絕不把美國青年送到九千英里或一萬英里以外的地方去打仗。結果在他手裡擴大了越戰,越戰也使他未能競選連任。

尼克森總統以秘密外交結束越戰,卡特總統承諾解除瓦斯價格上限,雷根總統保證不以談判拯救人質,誰的話又兌現了呢?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卡特總統當選後,叫幕僚把他競選期間開的支票分門別類整理出來,準備將來實踐諾言。結果整理出來的是一本「書」,共一一二頁。

想不欺騙選民的人不是沒有。八四年總統大選,民主黨以孟岱爾對抗雷根。孟氏在接受提名的演說中,肯定的告訴選民,他如當選,一定加稅。他說:「讓我們講實話,稅是一定要加的。雷根先生要加稅,我也要加稅。他不告訴你們,我告訴了你們。」

誠實的代價

孟岱爾誠實的代價是一次土崩瓦解的大敗--他只贏了一個州,雷根贏了四十九個州。雷根的確未加稅,但聯邦政府靠借債度日。

孟岱爾受挫,從此自政壇退隱,但是他倒頗有風度。布希總統六月二十六日聲明加稅,各方的壓力風雲翻滾而來,孟氏七月三日在紐約時報發表文章,對布希的勇氣大表讚揚,認為他的加稅之議應受肯定,這總比虛偽掩飾,讓政府的財政崩潰以維護自己的政治利益來得好。

對布希的加稅案,美國社會雖有反對與不滿,實際上並未出眾人的意外。不久前紐約時報和哥倫比亞廣播網所作的民意調查發現,七0%的人理解到布希很難堅守不加稅的競選諾言。一九八0年聯邦政府負債九千一百四十億美元,現在已達三兆美元以上,不加稅誰也不能解決。

朱高正判若兩人

民眾明知非加稅不可,但不加稅的「承諾」仍舊受到歡迎,這就應和了大衛.魏斯(David Wise)的「理論」。此君在水門醜聞高潮時期寫了一本書--「說謊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Lying),有讜論云:「選民希望聽到「畫餅充飢」(pie-in-the-sky)式的諾言,而政客也知道要以諾言來換取選票,所以這是一種「互欺的遊戲」(mutual congame),雖然雙方都不承認。」

既為「互欺」,那就誰也不能怪誰了。

魏斯雖然說得太露骨,使人聽了不舒服,但仔細想想,果然「天下沒有不騙人的政治」。以朱高正為例,他不僅有此認識,而且也曾身體力行。想當年他初進立法院,吵架、罵人、拍桌子、摔麥克風、和同僚及主席「肢體接觸」,都有他的分,贏得了「民進黨第一戰艦」的稱號。但現在的朱高正彬彬有禮,與從前判若兩人,是從前有那樣的需要現在已無需要了嗎?非也,恐怕是朱先生已「功成名就」,用不看再作秀給選民看,所以就順水推舟讓位給陳水扁了。當「阿扁」他日也成為「戰艦」的時候,自然就會謙謙君子了。

再看尤清,當年以在野之身參加競選,責難行政當局不夠中立,一旦自己當了台北縣長,不也是坐上民進黨候選人的宣傳車遊行嗎?

無黨籍的張博雅,能說沒有批評過執政黨的官僚腐化?但自己一到衛生署上班,也要用專用電梯了。

剛閉幕的國是會議,有多少代表沒有私心成見,其是為老百姓講了實話?結論是已預先寫好,讓不同意見的人大聲疾呼的各說各話一番,再拿出結論宣讀一遍。

數十年來,國民黨太重視自己的政權,所以放不開心胸,做了不少錯事,很多人盼望另一個政治勢力的興起,但經過幾年的觀察,也不免失望。如果政治是必要的罪惡,那麼寄生於政治的欺騙,也就成為必要的了。

不過也有人說過:必要的罪惡永遠不是必要的,但常常是罪惡的。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