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隨時隨地不知不覺的在領導別人,領導基本上是發揮影響力,希望別人配合我們的意志。我們經常會以為職務給我們權力指揮部屬,因此部屬必須要配合,但是不斷的在領導的過程中非常沮喪,無法得到該有的配合。實務上,大部分的情況是同儕,而非上司不下間的領導,要指揮同儕就更難了,如果不能有效影響別人,就不可能遂行自己的意志。
發揮影響力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以報酬來激勵別人,稱為「交易式領導」,達到績效就能得到獎勵。交易式領導的基礎是獎勵性質的誘因,重點在誘發行為的改變,而非改變組織文化,有時甚至會造成不好的組織文化,大家只為了自己的私利努力。
另一種方式是藉由贏得尊敬來影響部屬,稱為「轉型式領導」,主管如果道德感高,行為成為別人的典範、有能力解決部屬的問題、幫助部下成就自己、變成部屬的導師(mentor),就可能引領大家往共同的目標努力。
實務上,交易式與轉型式領導是混搭的,領導人必須視狀況融合兩者。領導人本身的特質也會決定影響力,許多主管喜歡強調自己的「能力」(strength),希望藉此壓制別人,但部屬心生敬畏並不就表示會全心全意配合主管,如果部屬覺得長官不值得信任、無法溝通、不公平,不僅會消極不配合,甚至可能扯後腿,造成組織績效不彰。
領導人本來就應該具備「能力」,但是也應該強調親和力(warmth),讓人覺得和善、可以親近、分享、信任。心理學的發現指出,新官上任時,同事先以親和力判斷主管這個「人」,如果給人親和力不足的印象,主管的能力就會比較難以發揮,而且第一印象經常像烙印一樣,要很長的時間及努力才會消除。
所以要發揮影響力不能輕忽親和力,親和力不是討好別人,目的在與同事能心連心(connect),再以自己的能力與大家一起達成組織目標。如果你即將變成組織單位的領導人,先別急著「新官上任三把火」,多練習真誠的微笑、注意肢體語言,避免別人認為你不易溝通。坐的時候稍微前傾,切忌雙手環抱胸前,站的時候腰桿打直,保持微笑、直視別人。放輕鬆,別人比較會感覺我們自信。當親和力強的時候,能力就有用武之地了。(以下,請見《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7月號精彩的文章摘錄)
心理篇》信賴感優於權威感
親和領導力
許多領導人認為,必須強調自己強大的工作能力,以及豐富的職場經歷。但本文作者認為,這麼做不僅無法發揮領導效能,甚至會與同事或部屬形成隔閡,產生許多負面效應。總之,想要發揮影響力,必須先平衡能力和親切感。
討人喜歡或讓人懼怕,哪一個比較好?
艾美.卡迪 Amy J.C. Cuddy
馬休.柯哈特 Matthew Kohut
約翰.奈分格 John Neffinger
討人喜歡或讓人懼怕,哪一個比較好?
早在五百年前,尼可羅.馬基維利(Niccolò Machiavelli)便就此沉思過,並做出以下的注解:「最好是能讓人又懼又愛,但由於一個人難以兼具兩者,讓人懼怕還是比討人喜歡更安全。」
現在,經由行為科學的審慎研究後發現,馬基維利可能說對了一部分:當我們評斷他人,特別是我們的領導人時,會先看兩項特徵:他們有多討人喜歡,包括他們的親切感、人際關係,或是可信賴感;以及他們有多讓人畏懼,包括他們的長處、權力,或是稱職度。
被評為有能力,但欠缺親切感的人,通常會造成他人的嫉妒,這種情感同時涉及尊重和憎惡兩種相互矛盾的複雜心情。當我們尊重那個人時,希望能和他合作或產生聯繫,但如果憎惡那個人的話,會讓那個人容易遭受嚴厲的報復;另一方面,被人評價為親切但無能的人,容易引發別人的同情,這同樣摻雜多種情感:憐憫驅使我們幫助自己同情的人,但若缺乏對他們的尊重,終將讓我們忽視他們;想想那些即將退休,或是技能無法跟上產業快速進展腳步的員工,往往會被邊緣化。
是討人喜歡,還是作風強勢比較好?今日大多數的領導人會強調自己的工作強項、勝任能力和資歷,這種做法完全是錯的。領導人如果在建立信賴感之前,就先強調自己的優點,可能導致部屬恐懼,進而衍生許多負面的行為。恐懼可能損害認知潛能、創造力,以及問題解決能力,造成員工表現停滯,甚至離開。
愈來愈多研究指出,影響和領導應從親切感出發。親切感是輸送影響力的管道:它促進信任與溝通,以及想法的吸收。即使是細微的舉動,點頭、微笑、攤開雙手,都可以告訴其他人,你很高興能和他們同在這家公司,並留心他們的需求。把親切視為首要任務,會助你立刻與周遭人建立關係,展現你願意傾聽他們、了解他們,他們可以信任你。
如果先強調能力…
大多數人會努力工作,以展現自己的能力。我們希望自己看來很強大,也希望他人同樣這麼看待我們。但將工作能力擺在第一位,會削弱領導力:欠缺信賴基礎下,組織成員很可能會對主管的期待陽奉陰違,也就不會真誠、長久地奉行組織的價值觀、文化和任務。缺乏信任的工作場所,常會有一種「自私自利」的文化,人人都警戒地保護自身利益。
如果先強調親切…
雖然大多數人努力展現自己的能力,但親切感才是左右他人對我們評價的關鍵,而且早在評價工作能力之前,就開始評斷我們是否親切。行為經濟學家則從他們的角度指出,人們對信賴所做出的評判,通常會影響到巨大的經濟利益。
在管理方面,信賴增加資訊共享、公開、流動及合作。如果信任同事會做對的事情,並信守承諾,那麼計畫、協調和執行,都會更加容易。
快樂戰士
獲得影響力最好的方式,就是融合親切和能力,但就像馬基維利說的,這相當困難。這兩個特徵其實可以相互強化:感覺到自己的力量,讓我們在緊繃的情況下,變得更加開放、不受威脅、也較不具威脅性。當我們覺得有信心、平靜,便會展現真誠和親切。
如何表達親切
刻意控制肢體語言,努力表達親切和信賴感,可能會招致反效果: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僵硬和不真誠的表情。以下提供避免落入這類陷阱的方法。
方法1:適度表達
當人們想要表達親切時,有時會增加聲音的熱情、加強音量和音量變化的幅度,以傳遞喜悅。在適當的場合下,這種做法可能有效,但如果周遭對你的動作沒有特別反應,他們要不覺得你是假裝親切,要不就是覺得你不加選擇地討好每個人。
方法2:認同感
如果向部屬展現你和他們抱持相同看法,你在他們眼中展現的,不僅是同理心,更是共同意識,也就是讓人傾聽的最終條件。
方法3:真誠微笑
當我們真誠微笑,親切感會自我強化:感覺快樂讓我們微笑,微笑讓我們快樂。當然,親切不易偽裝,一個禮貌的微笑騙不了任何人。要表達親切感,你必須真誠地感受到它。
如何表現長處
長處或能力,可經由你的職務、名聲,以及你的實際表現而建立。但你的風度和行為同樣也很重要。
祕訣1:控制權
親切感可能很難模仿,自信則更難靠自我說服而得。感覺自己像個騙子的狀況,可能很常見,例如人們可能常覺得不屬於現在的位置,而且很可能會「被發現」。
但自我懷疑完全只會削減你展現自信、熱情的能力,這些特質構成你的風度。其實,如果你把自己視為騙子,其他人也會這麼覺得。
若要感受控制權和自信,重點在於連結自我。當我們連結自我時,自然就更容易與他人連結。
祕訣2:腰桿挺直
好的姿勢實在太重要,尤其在表現權威,以及你想要別人認真看待你的想法時,更是如此。
就像馬雅.安傑盧(Maya Angelou)寫的一樣:「腰桿挺直,認清自己,俯視四周。」盡量伸展,利用肌肉拉直脊椎,不要彎腰駝背。
聽起來很普通,但無論你有多高,當你盡可能將身體占據的空間擴張到極致時,聽眾對你的回應,會產生重大的差異。
祕訣3:掌握自己
當你移動時,要謹慎且精準地前往特定的位置,而不是散漫地走過去。當你完成移動時,請靜止。不要亂動、坐立不安,或是做出其他讓人解讀為你不受控制的行為。
靜止呈現冷靜。以靜止搭配好的姿勢,你呈現一種沉著的態度,傳遞一種平衡和穩定的訊息,這是展現可信賴領導人風度的重要一環。
人們教導自己的小孩站直和微笑,其實這個姿勢是有道理的:這個簡單的結合,或許就是同時展現力量和親切的最好方法。(劉純佑譯,摘自《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