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用虛擬通路傳遞更細緻的在地真感情

他們挺在地1〉網購平台 吉甲地

林珮萱
user

林珮萱

2013-06-28

瀏覽數 20,350+

用虛擬通路傳遞更細緻的在地真感情
 

本文出自 2013 / 7月號雜誌 愈在地愈值錢

吉甲地,取名自聖經中重新得力復興之地「吉甲」,再加上「地」一字,凸顯了土地連結與在地情感。

是由一批熱愛台灣這片土地的人所開設的購物平台,主要販售本土好物,從農作、食材、到生活用品,串聯起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橋樑,讓大眾透過消費,參與台灣的美好。2012年10月,他們重新為網站打上「台灣。好市集」的定位,期許能成為販賣在地好設計、好東西的網路購物市集。

雖說三年前創業之初,是由幾位基督徒出資設立的,但現在的吉甲地已專業化,員工並非局限於教友,目前營運長羅明忠就不是基督徒。

2010年9月,吉甲地市集購物網正式營運,至今已累積2萬多名會員,2012年還創下年營業額4000萬的新高紀錄。接任營運長一年多的羅明忠,不願證實營業額。但據了解,業績較前一年度倍數成長,儼然是這波「在地正夯」的代表。

為店家寫故事 傳遞動人力量

吉甲地網站目前共110家業者、販售的品項超過2400種。如天和鮮物、有心肉舖子、超香老麵饅頭、馬修嚴選優格、阿麟師無毒水產、木酢達人等,皆為長銷型商家。

吉甲地本身鮮少登上媒體版面,卻捧紅不少在地業者。許多默默無聞的商家,受惠於吉甲地而廣為人知,少說已有七、八家曾上過大眾媒體。這些店家商品,個個都經過嚴選,才能上架。以食材為例,挑選的標準是以自然農法、不施化學肥的作物。其餘用品類,生產製程也必須對環境友善。

只要一被吉甲地認同,吉甲地的團隊就會化身為化妝師,替這些只懂得生產製造,卻沒有商品行銷能力的農民或商家,動手寫品牌故事,屢屢能用店家打拚的故事感動顧客。

例如站內暱稱為25孝的「荔園雞」就是一例。原來這是一位在北部打拚多年的董事長,為了讓罹癌的媽媽吃到好食材調養身體,回到屏東鄉下,養起了在有機荔枝園快樂長大的無毒健康土雞。

有別於一般購物網站大多打價格戰,來到吉甲地網站的視覺風格,很多人以為是來到賣文創設計商品的網站。原因在於,他們想和顧客進行更細緻的溝通,談的不只是食材、料理、也談生活風格。因此網路上不只有購物功能,還另闢部落格,書寫節令、生產者日誌、記錄農家的「庶民在地觀點」,甚至當地人的在地食譜等。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建立集貨管理 小農免物流負擔

此外,吉甲地也建立倉庫集貨管理,讓小農們免去物流管銷的苦惱。唯有保鮮期較短、不利於統一出貨的生鮮蔬果類,才由店家直接配送給消費者。

有一次,吉甲地跟新竹尖石鄉部落合作販售當地蔬果,卻因天候和上山路況不佳,延遲好多天無法出貨。有趣的是,多數顧客都能認同和體會在地商家的辛苦,願意為好商品而等待。

為了提高營業毛利,近來吉甲地陸續推出自營商品。包括加入宜蘭有機三星蔥、桃園復興鄉高山高麗菜與韭菜、花蓮網室豬後腿肉等所製成的「忘年餃」;生長於南投,台灣原生植物萃取的染料,與台中40年老鞋廠合作做成的「天染手作鞋」。

同樣是善用當地好物材與原料製成,銷量亦不俗,光五、六項自有商品的業績,已占營收一成。

同時吉甲地開始發展和企業合作,推客製化商品。去年就有電信業者訂了20多萬組,以吉甲地精選的麵條與拌醬禮盒,作為VIP客戶的生日禮。

羅明忠之前服務於中華電信,問他,怎麼捨得放棄薪資福利好的工作?他語氣平淡地說:「人生嘛,除了賺更多錢,還會有其他想做的事。」匯聚這麼多懷抱理念的人、情、地、物,正是吉甲地吸引人的地方。

吉甲地如何挺在地?

●搭建購物網路平台,讓在地小商家更容易能被看到

●主動挖掘在地小農,書寫他們的故事,協助行銷、建立品牌價值

●商品集貨處理,顧客下單後統一出貨,便於服務管理(生鮮類除外)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