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看幌子,品美食

何亞威
user

何亞威

1990-06-15

瀏覽數 12,900+

看幌子,品美食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90 / 7月號雜誌 第049期遠見雜誌

「打著幌子做買賣」,東北許多餐館有此特色。

住旅館,看有幾顆星;選飯店,得看掛了幾個宮燈似的「幌子」。如果只想吃吃小食,一個幌子的店即可;若想來頓有酒有菜的晚餐、找兩個幌子的;最講究的有四個幌子,「點什麼有什麼」,辦桌酒席也沒問題。至於三個幌子的吃店從未見過,只因「三幌」音近「撒謊」,愛說「大實話」的東北人可不樂意。

在風中向來客殷勤招手的幌子,滿身藏有暗語。紅幌子表示一般店,藍幌子則屬清真店專利。裹有白紙的掛繩代表賣有蒸籠食物,繩上帶白花暗指餡食,下垂的布條則象徵麵條。

在「傻大黑粗」的東北,吃的文化是「油鹹大燙」。慣食清淡的台灣客,驚呼「打死賣鹽的」之餘,衝進廚房,攔住師傅,卻見他又在盤中灑下一把鹽。而一不留神,也可能被油光閃閃的燒菠菜或燒茄子燙個水泡;原來他們將青菜在滾燙的油中一過撈起,加上調味料即上桌。至於大盤大碗的飯菜吃不完撤走,也是常事,「東北人最愛擺闊,」公安局的倪先生笑說。

一般家庭常吃「撓菜」,也就像大鍋菜,一鍋裡有菜有肉,晚餐就打發了,過年時節,戶戶備好大批餃子,放在室外凍實。有趣的是,農村裡的習俗歡迎偷取餃子,否則今年家計不易興旺。

各地都有餃子名店。瀋陽中街路的老邊餃子館,皮薄肚飽、濃郁不膩的各味餃子,餐餐吸引了滿座賓客。一位瀋陽小姐優雅地示範喝湯藝術:「溜邊沈底,輕撈慢起。」哈爾濱出名的餃子店都冠有「獨一處」或「都一處」的名稱,位於道里區的「老都一處」最負盛名。

嚮往異國風味的食客,必不會錯過哈爾濱的俄國大菜。已有六十五年歷史的華梅西餐廳,巨型水晶吊燈照耀下的堂皇大廳,據說頗有克里姆林宮之風,罐悶牛肉、炸板蝦、烤乳豬都是享譽數十年不衰的招牌菜。再來一罐當地特有的「小白樺」飲料,才知道東北四處可見的樺樹裡,竟有如此甘洌的樹汁。

美味不見得在「訂位請早」的大餐館中才可尋。瀋陽一家毫不起眼的朝鮮小館,每桌上方都中規中矩裝有倒漏斗形的油煙排管,烤肉滋味鮮美得令一個外地客懷疑是「香肉」。在哈爾濱鄉間,小店主人捧上洗手水,獻寶似地介紹一道「腐皮包野菜」,配上豆瓣醬似的佐料,嗯……爽口極了!

東北人愛吃冰棍,一位三月間去哈爾濱談生意的台灣商人稀奇不已:「地上雪還沒化,滿街都是賣冰棍的。」當地人甚至相信,冬天穿大衣,戴皮帽,吃冰棍,「可以加強血管收縮能力,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抗病能力」,所以東北人壽星多。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東北吃食文化有其特色,但是,與其他地區中國人沒有兩樣的是,如果客人搶著付賬,地主一定不悅得變了臉色!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