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後辜濓松時代 中信金3大挑戰

人才、大陸、併購

彭杏珠
user

彭杏珠

2013-01-29

瀏覽數 39,500+

後辜濓松時代 中信金3大挑戰
 

本文出自 2013 / 2月號雜誌 愈運動愈成功

2006年5月所引爆的紅火案,打亂了中信金控前董事長辜濓松的接班布局,他雖然穩住了中信的江山,卻 於2012年12月6日辭世,也讓中信金「後辜濓松」時代提前來臨。

外界都在觀察,沒有了辜濓松的中信金將會如何?

其實中信金主要子公司中信銀是台灣「最像外商銀行的本土銀行」,也是台灣消費金融業務的龍頭。

2012年前三季總資產達2兆1494億餘元,排名15家金控第七名。雖然資產不是最大,前三季獲利竟然擠進前三雄,僅次於富邦金控(286億元)與兆豐金控(215億1200萬元),稅後盈餘為211億8200萬元。

單靠一家銀行獲利,就能拿下金控獲利第三名成績,代表中信銀是體質營運相對健全的銀行。

中信銀能成為最像外商銀行的本土銀行,維持穩健獲利,除辜濓松扎下根基外,前中信銀董事長辜仲諒也是幕後功臣之一。

挖角花旗團隊 打下企金市場

擁有美國華頓商學院MBA碩士學位的辜仲諒,於1999年接任中信銀總經理時,就逐步進行改造工程,首先是聘請麥肯錫(McKinsey)管理顧問公司,引入「六標準差」以及「KPI」績效指標等管理模式。

接著是補強較弱的企金業務,而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向外求才。於是在2003年4月,大手筆挖角前花旗銀行總裁陳聖德團隊,最後共有24名花旗人轉投中信銀麾下,成為台灣金融圈史無前例的挖角事件。

陳聖德團隊不負所託,進入中信銀兩年多後,在企金市場交出亮眼成績,2004年稅前盈餘較2003成長1.5倍,成功將中信銀轉型為個金、法金盈餘雙雙破百億的全方位商業銀行。這樣的雙頭並進優勢,仍延續到今日。

台新投顧研究員施志鴻指出,中信銀非常特別,企金與消金業務相當平衡,累計2012年前三季利息收入占比46%,手續費收入達45%。由於手續費是沒有風險的收入,被視為穩定獲利來源,中信銀遙遙領先同業。

引進新血固然帶來業績,但當時的中信是一家已有37年歷史的銀行,適應不良的老臣辭的辭、走的走。相較受器重的花旗人,本土派顯得落寞與失意,內部很自然區分成小花幫(花旗)與阿信幫(中信)。

不只中信人適應不良,花旗人也水土不服,過去陳聖德在花旗一人獨大,擁有絕對主導權,但是中信銀畢竟還有辜濓松與辜仲諒兩位老闆,加上美式作風與中信文化格格不入,兩年後,陳聖德等人也陸續離去。

中信脫胎換骨 具外銀雛形

「沒有哪一種管理模式好或不好的問題,也沒有絕對的誰是誰非問題,」中信金控獨立董事王鍾渝說,任何企業進用新人時,都會碰到同樣問題。 儘管花旗幫帶給中信衝擊,不過一些老臣事後也坦承,陳聖德確實提高了中信銀的效率。

經過中西管理模式的洗禮,中信人逐漸脫胎換骨,並具備國際金融機構雛形,辜仲諒開始展現更強勁的企圖心。時值陳水扁擔任總統,他於2004年10月20日召開財經小組會議後,宣布二次金改目標,預計兩年內將官股減半為6家、14家金控整併為7家,隨即引起金融市場震盪,金控公司無不積極透過併購或換股方式,以擴大版圖。

眼看國泰已於2003年10月併購世華銀,富邦也在2005年元月合併台北銀行,其他金控也急著找對象,「你不去買別人,就是被別人併吞,」金融圈主管感歎地說,二次金改害死人,辜仲諒正是其中之一。

對於中信金來說,儘管企金業務已逐漸增加,仍不抵公股銀行強大,於是擅長企金的兆豐金就成為辜仲諒最屬意的新娘。

豈知二次金改政策急轉彎,當時的行政院正副院長蘇貞昌、蔡英文強勢主導兆豐金董監事改選,不希望中信金插旗兆豐金,檢方也同時收到檢舉案,指出辜仲諒援用「華爾街模式」,成立紅火公司以結構債方式購併兆豐的違法事件,後來不僅有三位中信金主管被羈押,當時在美國參加艾森豪獎學金進修行程的辜仲諒也遭到通緝。

位於台北松壽路的中信金總部更是風聲鶴唳,檢調兵分六路,展開搜索行動。對才剛經歷雙卡風暴衝擊的中信金,無異是雪上加霜,而刻正在日本的辜濓松也緊急回國,坐鎮指揮。

禍不單行的是,風雨飄搖的中信又有新噩耗。2008年9月雷曼兄弟聲請破產引爆全球金融危機,代銷雷曼連動債最多的中信銀受重傷,投資人紛紛上門索賠。 從2006年以降,所有金控集團業績普遍下滑,中信金也不例外。中信銀個金總管理處台中區域中心副總經理張志豐回憶當年說,電話接不完,被客戶質疑,還好過去與客戶建立信賴關係,經過不斷溝通,公司也予以和解後,大部分客戶都被保住了。

直至2011年,中信金的淨收益終於回到597億元的水平,2012年前三季達到歷史高點761億2965萬元。

2012年更奪下海內外116項大獎,創下金融史上獲獎紀錄最多,同時締造《The Banker》雜誌等七大國際權威機構評選為「台灣最佳銀行」的大滿貫。

令外界好奇的是,當時辜仲諒走避日本無法參與經營,辜濓松身體也出現狀況,為何中信能度過雙卡、紅火案、金融海嘯等風暴呢?

金融界人士共同的答案是「人才」。

中信銀有一群大學畢業後,就跟著辜濓松一起打天下,年輕時個個是騎機車到街頭拉業務的中信人。金融圈主管說,在其他金控家族眼中,中信人比自家人好用,他們是一群土法煉鋼的戰將,所以當花旗人進駐中信後,這些人都成為被挖角的對象。

人才穩住根基 重視公司治理

一位跳巢到其他銀行的中信人說,中信銀的文化是「We are family」,辜濓松做人成功,部屬跟他幾乎情同父子,年輕同仁都稱辜濓松與夫人為辜爸爸跟辜媽媽。遇到難關時,大家會咬緊牙共同度過,即便離開中信銀,也會關心老東家的狀況。 張志豐還建議兒女報考中信銀,最近女兒已考取成為中信銀的一員,「這是一家很照顧員工的公司,當然希望兒女也加入行列。」

除專業人才牢牢穩住中信的根基,歷經紅火案的中信金更重視公司治理,目前董事會九位成員中,有三位都是獨立董事。2009年還設置審計委員會、薪資報酬委員會,審議各種重大資產或衍生性商品交易,以及評估與監督整體薪酬政策。2010年更在董事長室增設公司治理主管,2011年又成立了風險管理委員會。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擔任中信金控獨立董事的前中鋼董事長王鍾渝再三強調,中信金大股東辜家非常重視公司治理,給予獨立董事實權,也非常尊重其建議。連金管會沒有的公司治理規定,中信都做到了,「股東與經理人分的非常清楚與乾淨。」

而且經理人不能進入董事會,另外成立經營決策委員會負責公司營運,主席為中信金大陸事業總執行長羅聯福,連中信銀也比照中信金模式辦理。 從此,中信金進入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時代。

不過,隨著辜濓松的辭世,中信金又迎來了新局面。已浮出檯面的四位新核心人物,分別是中信金控董事長顏文隆、中信金控副董事長薛香川、中信銀董事長童兆勤,以及中信銀副董事長陳國世。

挑戰一:

老臣是否留得住

其中,顏文隆被視為代表辜家的新精神領袖。辜濓松母親辜顏碧霞出身新北市三峽顏家,顏文隆是辜濓松舅媽的兒子,白色恐怖時期,辜顏碧霞落難入獄10年期間,辜濓松受到外婆與舅媽照顧,當創業有成時,就邀請顏文隆擔任董事,迄今達28年,被認為是接任董事長最合適的人選。

隨著後辜濓松時代的來臨,中信金也面臨三大挑戰。

第一是老臣是否留得住。金融圈主管透露,當初花旗進駐時,其他金控老闆向中信人頻送秋波,並對被辜濓松挽留而無法投靠的人說:「沒有關係,等到辜老百年後,我隨時敞開大門歡迎你們。」

現在辜濓松辭世,在無人情包袱下,人才去留成為業界觀察重點。一位金融業主管說,辜仲諒雖無法進入董事會與經營層,卻仍是大股東,董事會還是有家族投資公司推派的董事,中信人在感情上,仍視他為主子。辜仲諒必須懂得凝聚團隊,才能讓老臣繼續為中信效命。

挑戰二:

大陸市場如何迎頭趕上

第二是大陸事業能否迎頭趕上。中信金一開始就決定設立子行,以快速壯大中國市場,但在兩岸主管機關明示「初期只准設立分行」的政策下,2010年7月才緊急踩煞車,轉為申設分行,卻已比其他同業落後,直至2012年4月才成功設置上海分行。

令中信錯愕的是,羅聯福的子弟兵張儉生竟然於2010年5月中旬請辭,而中信銀在大陸的首位代表鍾敏敏,也在上海分行成立後,被永豐金挖角擔任副總經理,主導大陸事務。永豐銀也於2012年10月獲金管會同意,成為台灣首家直接以子行形式進軍大陸的銀行。

這對戰無不勝的羅聯福來說,是很深遺憾,加上他將大陸視為此生最重要的戰役,短期內將不會再提退休之事。羅聯福大學同學任爸(任明廷,是SHE成員Selina的父親)也證實,今年元旦打球時,同學都苦勸他於老董辭世後,該退休為自己生活了,他卻笑而未答。「他應該是責任未了,」任爸推測說。

將來,羅聯福能不能攻下大陸市場,擴大事業規模,攸關中信金未來的發展。

挑戰三:

透過併購增加獲利來源

第三是能否建構完整的金融版圖,增加獲利來源。相較富邦金的壽險、產險、銀行、證券等多元獲利模式,中信金顯得勢單力薄。雖然中信銀幫中信金撐起了第三大獲利王的旗號,但面對嚴峻的環境,最好能開發其他獲利來源。

其實,中信金早深知金融完整布局的重要性,2011年底已完成併購大都會人壽,更名為中國信託人壽,跨足保險業;2012年8月還買下富鼎投信,讓金融事業版圖更完整。

2013年元旦過後,馬上傳出中信金各種併購消息。除評估以500億日圓、約168億台幣併購日本東京星銀行外,也就參股大陸農銀人壽20%的股權,進行實地查核。雖然中信金對此都不予評論,卻強調擴張海內、外資產規模的發展方向不變。 顯見,2013告別辜濓松的首年,正是中信金全力挺進的併購年,而分離共治的辜家大股東與專業團隊到底會交出什麼成績?外界拭目以待。

中信金控

董事長:顏文隆

2012年前三季總資產:2兆1494億餘元

2012年自結稅後盈餘:211億8200萬元

2012年自結每股盈餘:1.65元

金控子公司:中信銀、中信人壽、中信保險經記、中信證券、中信創投、中信資產管理、中信投信(原富鼎投信)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