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宅 舊式風格搭上現代化設備
不張揚卻又驚喜的情調
「台南」與「老房子民宿」大概是近三年島內旅遊的前十大關鍵字,在年輕族群尤其盛行,老房子只是設計噱頭嗎?還是現代懷舊消費?上次體驗,老房子獨特的質感與魅力朦朧留在心底,於是跟謝宅主人謝小五(本名謝文侃)約好採訪,在北部陰雨綿綿的12月,乘著時速近300公里的高鐵南下。
台南市區觀光交通便利,在興南客運站下車後,一個銅板換一杯清涼的青草茶,敬南部的太陽。不到10分鐘,即抵達府城昔時最繁華的西市場,身著短袖短褲的謝小五也在等我們了。
今年35歲的謝小五,出身布莊大戶,海歸之後在外商擔任業務,2007年準備結婚之際,與老友、風尚旅行社創意總監游智惟翻修西市場老家。
剛開始他工作也不敢辭,一人兼兩份工,全年無休,辛苦且看不得親戚朋友也不理解,但他憑著家族使命感與台南人的自信傲氣走過來,「都命名謝宅,就沒有退路!」如今,他已接待26國超過3000組客人,預約總是只能在兩個月後,某知名部落客曾說,謝宅的訪客留言本,華麗豐富,暗藏不少名人筆跡,早能集結出書。
入住導覽 彷彿經歷一場奇幻之旅 目前對外開放的謝宅有兩棟,西市場謝宅是謝小五成長的家,也是一切的原點。一般旅遊住宿,無論飯店或民宿,先到櫃檯登記,領了房間鑰匙,搬好行李,入住只是個手續,很快完成。但謝宅不是。入住謝宅本身即是一場探索老房子的奇幻旅程。
謝小五先領著我們從傾頹的馬薩風格西市場大門旁鑽入邊巷,再抬頭,已置身於台南最大的「大菜市」,屋頂鐵鑄的天井篩落一圈圈正午的陽光,似舞台燈打在昏暗老舖,訪客突地瞥見一眼舊日榮景,回神人聲喧囂卻已遠。
謝小五說,西市場盛時有4、50家布行,市場四通八達,密道遍布,他一面說,一面走,過了高興布行,突然拉起一扇僅容一人通過的深藍色鐵捲門,啪啦啦,「到了!」
入口鐵門狹窄,已夠讓人吃驚,但鐵門捲上,才真正傻眼:大門呢?客廳呢?怎麼只有一個超過80度的陡梯?原來,剛走來的西門路,珠寶銀樓高達70多間,曾是全亞洲最大的黃金集散地,小小街區就有12間電影院,「寸土寸金,信義區都沒得比,哪有資格蓋樓梯!」通往二樓由父母起居室改建的小接待廳,擺放一架經濟起飛時期父親送給姊姊的鋼琴,當時可是到府組裝。
每上一層樓 驚喜連連別有洞天 西市場謝宅的房屋結構呈倒三角形,總共五層,一樓布行出租,二樓是接待客廳,三樓是廚房舞台與飯廳,四樓是和風通舖,五樓是露天陽台與風呂。
每上一層樓,柳暗花明又一村,方才亦步亦趨攀爬陡梯時,萬萬沒想到,最熱鬧的城區、大菜市戶戶相挨的老樓間,爬了三層樓,竟別有洞天,藏隱一座融合古早味磨石子與現代L型櫥台的光影灶腳舞台,正午時刻,陽光穿射透明浪板與竹子,經兩層折射,動感十足,光線與微風共競逐,愛拍照的朋友可忙壞了。
寬敞的三樓飯廳外,還有一鳳凰木挺立的庭院,適合夜晚抱膝偎在老藤椅上,窺看靜謐地府城街坊與滿天星星。入住導覽層層鋪陳到這,我們大聲驚嘆「哇!」已不下十次。
「拜託,謝宅不是浪得虛名的好不好!」謝小五驕傲的說。網路上有關謝宅的入住申請,錯縱複雜,其實是因為他只想招待真正懂的客人。今年即將完工的謝宅五,也只報給老客人知,完全不對外開放。
另一棟對外開放的保安路謝宅,則是他買下叔叔約60年老房子改裝之作,少了西市場撐腰,核心精神卻一貫:木造外觀,看來素雅無奇,未料,入門右手邊,一棵50歲以上的楓香竟聳立開天,樹葉婆娑!
一樓可以躺在樹下的草席發呆、看書與打盹;二樓的公園不定期辦展,樹幹勃發美麗;三樓是檜木和室與空中花園,草坪環繞楓香,早起,坐在長木凳俯瞰老台南街坊的晨間活動,最是怡人。
「安平嫂傳奇」 賦予老屋無限想像 如要問台南老房子跟其它地方有什麼差別,大概是隱密盛開吧,謝宅所體現的正是古都不張揚卻處處驚喜的情調。
謝宅的魅力也在於老房子的空間會說故事:府城的演變,西市場的起落,以及謝家的傳奇。
細看老屋,多種時態並存,例如,三樓庭院的牆壁殘垣是謝家原始設計改建又打掉的遺跡、天花板有早期吊燈與現代化初期日光燈的使用印記。
另外,室內處處可見設計巧思。二樓的廊柱分離,原是謝小五的阿嬤為拓展狹小的居家空間,竟與建築大師科比意有志一同。還有,阿嬤考量台南熱,突發奇想,磨石子樓梯全是外邊少見的紅配綠,清涼的西瓜色。
阿嬤名謝林不纏,為台南三大嫂之一「安平嫂」。出生於民國1年,是街坊鄰居口中的傳奇。光復後,安平嫂一弱女子為眾人到市議會請命陳情,成功免除中間承租人的剝削;為了收購日軍撤離台灣留在台北的一批布,她徒步前往。謝小五堅持做謝宅,也是希望阿嬤的故事可以在網路世代繼續流傳下去。
謝宅的故事說完了,訪客無不像聽了一場精采的說書,眼神閃閃發亮,本來不起眼的老房子,被賦予無限想像。
但住宿畢竟現實,如果謝宅只是一幢老房子,回鄉下老家罷了,何必千里迢迢到謝宅?
事實上,入住謝宅,除需自備牙刷,其餘盥洗用品使用Aveda品牌,衛浴設備、茶水冰箱等皆比照五星級飯店設計與款待,磨石子地板、蚊帳、榻榻米、棉被與竹等,更是由台南五位加起來超過400歲的老師傅手工打造,加上謝小五的設計,老手藝也煥然一新,以衛浴來說,老房子的磨石子魂搭上現代化的設備,謝宅要重現的是台南老房子獨有的講究與精緻,而非古舊晦澀。
鐵花窗 台式傳統混上普普風
老家具的生活想像
如果說謝宅是重返經典,那麼位於民權路二段的鐵花窗民居,便是台南老房子風潮中混搭復刻另一代表。
此行拜訪老台南林文濱,23歲在漫畫王打工時,收到老闆送的大同電鍋寶寶,開啟他撿老東西的不歸路。從柑仔店的小東西、電扇、沙發、桌子、冰箱、櫥櫃、日據時代的老家具,一路撿到老房子。2005年開始即相繼開設主打老東西與老房子結合的kinks與破屋酒吧。2010年,他買下這棟三層樓,每層約15坪,挑高3.6米的1970年代大戶住宅,打造成一間融和普普風與台式傳統的民居,吸引導演蔡明亮與鈕承澤等前往。
老家具,品味舊時設計的巧思
家具是生活方式的表徵,入住鐵花窗,一定要纏著舊物達人林文濱指東問西,因為每樣老物件都大有學問。
以一樓用來間隔台式與普普風雙客廳的紅檜屏風來說,莊重厚實,來自嘉義舊醫院,約是大正七年(1918年)的物品,屏風一邊可掛雨傘,另一邊可置花瓶,現代已很少看到如此用心的巧思;圓木桌腳的車枳(鏇木腿),更是日據時期家具工法繁複的造型代表;就連暗褐色不起眼的和室木桌,掀開來竟是一大面鏡子化妝台,還有可藏私房錢的隱溝設計,讓人驚喜連連。
林文濱獨愛1950~1970年代的搖滾樂,收藏的黑膠唱片不計可數,夜剛落幕,放上英國古典搖滾樂團The Moody Blues的唱片,音樂流洩,燈光暈黃溫暖,眩目的普普風窗簾與日式家具構成協調又衝突的時光錯置感,有那麼一點1990年代王家衛電影的味道。
跟謝宅一樣,鐵花窗民居不好找,址在舊名為番薯崎的老巷窄弄內,林文濱又將鐵花窗的出入口由原本的大門改由廚房邊的小門進出,老房子的好,不能開門見山,而要彎曲漸入,一山又一山,就像國畫的卷軸,慢慢打開,細細瀏覽。
舒國治寫過一篇文章〈台南的微妙困境〉,講古城的居屋結構由透天厝主導,公共空間少,每個人只能窩身自家一隅。或許,正因如此,漫步台南、看古蹟、蒐小吃,都還無法真正體會台南文化的精隨,一定才要住進老房子,方知他們的自信底蘊何在。
訂房資訊
謝宅│謝文侃 0922-852-280
【西市場】包棟平日一晚6000元,可容納2~6人
【保安路】包棟平日一晚9400元,一樓可容納2人,二、三樓各可容納2~3人,可分層入住
鐵花窗民居│林文濱 0935-509-267
台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二段64巷5號。2間雙人房,4人包棟出租5000元,2人包棟出租3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