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郝將軍會是好院長?

文現深
user

文現深

1990-05-15

瀏覽數 16,400+

郝將軍會是好院長?
 

本文出自 1990 / 6月號雜誌 第048期遠見雜誌

郝柏村。一個既熟悉又神秘的名字。

自從李登輝總統提名他出掌行政院,儘管民間反射式的議論紛紛,或褒或貶,但民眾仍苦於找不到充分證據,來評斷這位四星上將擔任閣揆,對國家是禍是福。

到底郝柏村如何用人?如何治軍?更重要的是,他的政治理念是甚麼?

如果細查他在立法院的歷次答詢,讀他近兩年接受記者的專訪,甚至透過特殊管道取得他的讀書心得來加以分析,似乎可重組一個相當獨特的郝柏村形貌。

執行力掛帥

今年五月八日,郝柏村對立法委員說,他選擇內閣政務官要具備兩個條件:第一要有決策的智慧;第二要有執行決策的毅力。

其中第一個條件比較老生常談;第二個條件卻最能顯示他的治軍特色,也可能是李登輝總統借他來穩定政局與人心的原因之一,那就是政策一經決定,令出必行,貫徹到底。這方面恰好對應他接受訪問時,一再強調自己不是「強人」,而是「強將」;沒有「野心」,但有「企圖心」。

郝柏村今年初接受「遠見」獨家專訪時,曾特別推崇「曾(國藩)胡(林翼)治兵語錄」這本兵書。經過深入查訪,證實他不但熟讀書中的一字一句,而且全書布滿圈點眉批,「有些基督徒讀聖經也沒那麼仔細。」一位翻過郝柏村這本藏書的人士透露。

而在眉批裡,他開宗明義強調的為將之道,首要在於「忠義血性」。其中有一段打了四個圈圈的眉批寫著:「吾生平長進,全在受挫受辱之時。」個性之剛毅,溢於言表。

郝柏村曾經和一位親人談過,他為什麼特別重視執行力。他認為:「政策即使有一百分,如果執行不力,效果可能只有三十分;政策即使差一點,只有七十分,如果執行強,反而可以實實在在的拿到七十分的效果。」

對照以上談話,郝柏村今後顯然仍將以「毅力」來衡量屬下政務官的施政擔當與執行力。

當然,治民畢竟不同於治軍,他出任閣揆之後,行政寬嚴之拿捏,免於剛愎自用,將是首要的考驗。

在蔣經國總統及李登輝總統任內,郝相村擔任參謀總長達八年,他向「遠見」承認,自己可能是歷年來權力最大的參謀總長。

以蔣經國先生閱世之深,推行軍中輪調制度又不遺餘力,何以對郝柏村如此推心置腹,一再延任,至今仍是一個謎。但從郝在立法院言行,喜怒皆形於色,異於一般文官,不論他真正內心世界如何,表面上的不善於矯飾,可能是上級信任他的原因。

不讀水滸與紅樓

有關機心,郝柏村不只一次告誡部下,「浮滑之將不可用」。個人甚至以不讀水滸傳與紅樓夢這兩本文學名著自豪,理由十分特別,就是他認為這兩本書教人「世故深、誤國事」。

用人喜惡方面,郝柏村過去在軍中,不諱言喜歡用「年輕有朝氣者」,不愛用「退役邊緣之將領」。為維護體能活力,他自己每天晨泳,一再鼓吹將領鍛練身體的重要性,甚至規定上校升少將,先要通過五千公尺長跑的體能測驗。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他到行政院,當然不可能要政務委員跑五千公尺,但「年輕有朝氣」,似乎仍將是他用人的準則。

對人才的定義,據看過他書中眉批的權威消息來源透露,郝柏村在看「曾胡治兵語錄」時,對其中一段話不只畫線,還打了好多圈,裡面說:「獨舉目斯世,求一攘利不先,赴義恐後,忠憤耿耿者,不可亟得。」在附近還批示:「大凡自己無才,便不能用才,甚且忌才。」

軍中用人作風,也許有若干優點,可補當前文官之短,但也不是毫無後遺症。據一位曾與郝柏村合作的政務委員指出,部隊強調「家醜不外揚」,犯錯寧願內部處分,這種方式在軍中也許有它的功能,但若移植到文官系統,很容易變成護短習慣。這位政務委員還特別點出調查局查獲公務員貪污,卻遭軍官出身的部門主管出面干預的實例,以作為軍人掌理文官系統的警惕。

郝柏村一生的公職經驗全在軍中(包括情報、治安),除了也涉及國防科技及武器採購時的一些外交經驗外,對其他公共事務從未表示個人見解。雖然他愛讀書,也要求部下多讀書,但仍不足以支持他高度介入行政院包括財政、農業、文化、勞工、環保……等問題在內的全面決策。

因此,要不就是為李總統預留了極大的參與空間;不然就得讓新內閣各部會首長放手做事,郝柏村自己只負責重大政務的裁示及政策執行的追蹤考核。更何況他上任的第一年,行政院當年度的施政總預算仍是李煥安排的格局,在預算限制下,公共政策大方向上可供轉變的空間不大。

基本政治理念

除了國家安全問題,郝柏村雖然對一般公共行政並未表露定見,但在國家基本政治理念上,卻是強烈而黑白分明,那就是反共及反台獨。

中共是中華民國政府及台灣住民生活方式的基本威脅,反共於一個資深軍人,已成為與生俱來的反射動作,郝柏村自然毫不例外。

在反台獨方面,除了民族感情外,他深信台獨是中共趁機犯台並藉以團結內部的最佳圖騰,兩岸戰火一起,將使台灣幾十年的努力付諸東流。

因此,他在立法院一再強調,「國軍不只要在思想教育上批評台獨,而且行動上也要打擊台獨」,「台獨就是叛國」,「軍隊絕不為台獨而戰」,甚至不接受任何根本改變國體的決定等(即使是經由民主程序的決定)。郝柏村之對台獨,顯然視為軍事上的敵人。

大陸政策方面,郝是務實主義者。他一面強硬的主張,「抵擋中共犯台所唯一可足憑藉的,是力量」;一面則贊成有計畫的開放民間與大陸交流,讓一般工廠可以到大陸投資設廠,「每一個工廠就是台灣經驗的政治據點。」他對「遠見」編輯說。

在立法院回答質詢時,他則說:「三不政策不是不能改,要看兩岸關係發展而定。」期待中共有善意的回應,可以說是郝柏村及國民黨高層相當普遍的共識。

不讓後世子孫笑我

一位觀察郝柏村多年的資深記者分析,郝柏村有軍人執著的一面,但因他曾經做過相當長時期的軍事慕僚,及老蔣總統的侍衛,能察言觀色,具備了政治人物所需的若干周延與彈性手腕,有助於他今後的角色移轉。

至於他出任閣揆引起疑慮,皆因軍人為人處事的獨特作風與社會多元、民主的走向有所差異,例如軍中強調一元思考、絕對服從、對敵觀念等,有可能在未來導致朝野之間的嚴重對立。

今後的郝柏村,在為行政院注入果斷與魄力的同時,可能更格外要謹守言行輕重,正如他在國防部長任內,回答前立法院委員黃煌雄質詢時所說的:「今後將全力維護中華民國的民主憲政,絕不願意留下一點污點或笑話,讓後世子孫翻開歷史時笑我。」

信哉斯言,民眾今後將以這句話來嚴格督促郝院長和他領導的新內閣。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