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租世代」崛起,下一代青年資產難以累積

未來事件簿

邱莉燕、王怡棻、鄭婷方
user

邱莉燕、王怡棻、鄭婷方

2012-08-29

瀏覽數 21,450+

「租世代」崛起,下一代青年資產難以累積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2 / 9月號雜誌 不景氣中的藍海

事件▎日本製造業加速移往東南亞

影響▎中國製造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日經新聞》報導,日本大型服裝廠正在加速將生產重心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日本三陽商會計畫自8月中旬起在緬甸仰光生產女裝品牌羽絨服。該公司的海外生產比例目前為70%,其中,中國占55%,越南占15%。3年之後,中國所占比重將降至45%,越南則繼續維持在15%,而緬甸等地則將提高至10%。無獨有偶,恩瓦德(ONWARD)服務集團則計畫改在越南生產自有品牌的服裝,東南亞的生產比例要從目前的5%,提高至2014年度的20%。而中國的生產比例將從目前的75%,降至65%。

經營綜合日用品「無印良品」的日本良品計畫株式會社,則計畫今年將針織品在東南亞的生產比例提高至70%。而在此前,占70%的是中國。此外,經營男裝的青山商事,也將在2012年結束之前,將柬埔寨的合作工廠,從1處增加至3處。

日廠離開中國前往東協國家(ASEAN),是因為這些東盟新興經濟體與中國相比,勞動成本和關稅更低。 中國除了勞工薪資年年上漲外,缺工問題也愈來愈嚴重,成本優勢不再。相對而言,東南亞製造目前不存在這些狀況。以緬甸為例,人工費非常低廉,僅為中國的1∕5,並保證勞動力供應無虞。

另一方面,隨著日本與ASEAN簽署經濟合作協定(EPA),紡織品關稅已經取消,這也使ASEAN的生產優勢更加明顯。觀察日本貿易統計資料可以發現,受生產撤出中國的影響,2012年1~6月,日本從東盟的服裝進口量同期增長22%,從中國的進口則下滑4%,兩者形成鮮明對照。

東南亞成為勞動密集型製造業的新寵,此消彼長,也顯示了「中國製造」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邱莉燕)

事件▎糧食危機再起?

影響▎「骨牌效應」可能帶動經濟、政治問題

不斷有警告稱,全世界糧食價格飆升,全球性的糧食危機即將襲來。《朝鮮日報》指出,世界糧食價格指數7月達到259.9,上升17%。該指數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所定,反映了玉米、大麥、大豆等糧食的價格走向。專家預測說,按照此一趨勢發展,刷新2008年4月創下的歷史最高值(274.1)只是時間性問題。

這次糧價上漲主要是因為糧食生產國發生乾旱。 「世界穀倉」美國,爆發了史上最嚴重的世紀大乾旱,美國農業部預估「黃小玉」(黃豆、小麥、玉米)均將大量減產。此外,乾旱也正肆虐著黑海地區,莫斯科機構預估,受乾旱影響,小麥年收成量可能減少28%。印度進入雨季,降雨量卻比往年減少了兩成;非洲薩赫勒(Sahel)地區也出現潛伏饑荒。農作物嚴重歉收,自然推升糧價暴漲。

韓國海外情報監測機構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剖析,這一波國際糧食價格上漲,比2007年和2010年的情況更嚴重。因為2012年的糧食供需不均衡和收成將面臨更糟糕的情況,再加上大量的國際游資流入國際糧食市場,炒作糧價。更要命的是,主要糧食生產國還限制糧食出口。

根據歷史經驗,穀物價格暴衝,往往牽動政局不穩。 美國國務院估計,2007~2009年間的糧食通膨,在全球至少引發了60起暴動。2010年的糧價上漲,也助了中東的阿拉伯之春一臂之力。

憂心忡忡的觀察家指出,此次大旱發生,交織著歐債危機、經濟衰退等諸多問題,旱情的影響可能不單單是糧食減產,骨牌效應可能會連帶激化一系列的問題,值得深思和警惕。世界各大糧食產地的旱情至今未解,針對糧食危機一觸即發,美國糧食問題智囊團、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IFPRI)特別呼籲:「為避免危機,全世界政府要行動起來。」(邱莉燕)

事件▎行動支付時代來臨

影響▎大型連鎖零售商聯合開發行動支付系統

過去一直討論的沸沸揚揚的行動支付未來,是否即將實現?未來手機是否將取代信用卡,成為主要的付款工具?從近期零售商積極的行動來看,行動支付的趨勢似已沛然無法擋。

路透社指出,大型商場沃爾瑪、目標百貨、CVS藥局、電子零售商Best Buy與日本的7-ELEVEn等多家零售商正在聯合開發一項行動支付網路系統,名為「客戶商家交流」(Merchant Customer Exchange)。

這項方案與2011年Google推出、在Android系統手機使用的Google錢包頗為類似,零售商、加油站、餐廳能夠藉由「客戶商家交流」,將促銷及付款整合進智慧型手機。這幾家連鎖零售商的年度營業額高達1兆美元,目標百貨總裁史考利(Terry Scully)直言,多家零售商之所以攜手合作,是希望在未來的行動支付標準上取得發言權。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根據統計,2011年全球行動支付市場足足成長62%,規模直逼1060億美元。Gartner市調公司預估,2012年用手機付款的顧客將超過5000萬人,市場規模達1710億美元,2016年更將呈現飛躍成長,市場可望突破6000億美元。

「這群零售商加入的是個相當擁擠的市場,」路透社表示,5月時,eBay已與PayPal結盟將在15家零售店使用其服務,8月初,星巴克也宣布將在美國分店使用另一個行動支付系統Square;速食大亨麥當勞也不落人後,8月開始在法國30家分店推出Paypal行動支付試行計畫。

目前主要的行動支付商Square與Paypal,都是與大型信用卡公司,如Visa、萬事達卡及美國運通卡合作。不只是零售商在覬覦行動支付大餅,電信業者也對這市場充滿興趣。美國三大電信巨頭AT&T、Verizon Wireless、T-Mobile USA即在去年合資成立Isis公司進軍行動支付,並積極找尋銀行的合作夥伴,加速研發的進程。(王怡棻)

事件▎大陸地方政府3兆救經濟

影響▎資金刺激可能造成惡性通膨、高房價

為了穩住經濟成長可能下滑的壓力,大陸各省市紛紛先於中央祭出巨型穩增長方案 大陸媒體報導,繼浙江寧波打響了第一槍推出擴大投資及減稅新政之後,湖南長沙也公布192項投資與建設方案,總金額高達8298億元人民幣(下同)。

河南開封日前則宣布將重建北宋汴京盛況,投資額相當於當地20年的財政收入;江蘇無錫更在公務員欠薪的情況下,推出百億「華萊塢」的影城計畫。最令各界更震撼的是,貴州公布了規模高達3兆元的穩增長方案,要發展旅遊產業。

財經專家指出,2008年大陸中央推出救世政策不過「4萬億(兆)」,而光貴州一地就推出3兆,資金哪裡來? 這些「地方版4萬億」刺激經濟計畫,也被各界喻為「穿新鞋,走老路」。在瘋狂的資金刺激下,將為中國經濟帶來性質相同但更為嚴重的後果。

譬如產能過剩、經濟結構更加扭曲等等,而各省市亦將陷入巨大的債務泥潭。由此引發的惡性通膨與高房價,更是全民買單。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徐瑾指出,無論地方版4萬億還是中央版4萬億,都不是解決經濟困境的必須。中國不需要4萬億,需要的是進一步改革。(邱莉燕)

事件▎年營業額320億美元,華為撼動電子業

影響▎物美價廉,帶動非洲通訊革命

雖然很多外國人,根本唸不出華為(Huawei)的名字,但華為的地位,已經撼動電子產業。華為2012年上半年的總營收,超越瑞典的易利信,成為全球最大電信設備商;手機製造方面,華為也搶下老三,只輸給蘋果跟三星。 華為打造了龐大的帝國,全球有14萬員工,業務遍及140個國家,2011年營收達到320億美元,比起十年前成長10倍之多。

《經濟學人》報導,歐洲半數以上的超高速4G電信網路建設工程,華為都有參與。在非洲,華為更是無所不在,因其物美價廉的電信設備,帶起非洲快速的通訊革命。華為不只做製造,更對研發的投入甚鉅,手握4萬7000多項專利,競爭力強勁。

不過,華為創辦人兼總裁任正非曾擔任人民解放軍工程師,軍方色彩也為華為帶來極大爭議。許多國家都害怕,在和平時期,華為是為了中國軍方竊聽而起,而假如真有戰爭,華為更可能控制情報的傳遞,癱瘓電信設備,因此包含澳洲、美國、印度都對華為滲透格外小心,常常在審查中把華為拒於門外。

《經濟學人》指出,華為從未上市,資訊不透明,造成許多國家恐慌,因而成為被積極防堵頭號對象,但這麼多的關注眼光也意味著,華為確有排山倒海影響力,更將掌握全球下一代通訊。(鄭婷方)

事件▎「租世代」崛起,能租就不買

影響▎下一代青年資產難以累積

被經濟不景氣打擊,年輕人不僅把買房、買車計畫都往後移,家具和衣服也有以「租」代買的趨勢,根據《彭博商業周刊》報導,「租世代」已然崛起。 消費者研究顧問公司Envirosell的研究顯示,「出租」變得熱門,是2008年金融海嘯後特殊的行為轉變。對時下年輕人來說,擁有並不是永久持有,而是需要的時候有這東西就足夠。

許多商機應運而生,在美國,不只有暴紅的鐘點租車服務Zipcar興起,老牌連鎖租車業者企業租車、赫茲也開始做鐘點租車,搶食這塊高達18億美元的市場。 而2009年剛成立的線上高檔禮服租借Rent the Runaway,至今會員更已突破300萬人。除此之外,股神巴菲特的波克夏公司也經營起出租家具業務。

紐澤西羅格斯大學的教授祖金(Cliff Zukin)表示,新世代較害怕承諾,不想被束縛,過去被視為穩固投資的車子和房子,現在也成了有風險的枷鎖。 根據統計資料,2009~2011年,美國大學畢業生的年薪中位數是2萬7000美元,比起2007年少了3000美元;而對大部分學生來說,學貸負債的中位數卻高達2萬美元,薪資水準「倒退嚕」,再加上學貸負擔,都讓新鮮人不得不延後買車、買房計畫。

在美國,2011年的首次購屋人數創下2006年後新低,而相對應的租屋市場空屋率,也創下了10年來最低數字,驗證現在用租的,才最夯。面對「租世代」崛起,美國房屋政策中心卻擔心,年輕人不買車、不買房的同時,也放棄了累積財富的管道,到頭來會發現口袋跟資產都是空空如也。(鄭婷方)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