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新焦點〉中西部光明之城

重慶、成都、武漢、西安 四大內需重鎮

邱莉燕
user

邱莉燕

2012-04-11

瀏覽數 14,050+

新焦點〉中西部光明之城
 

本文出自2012中國投資專刊

拿起采泰貿易總經理陳漢樹的名片仔細一看,最上面一排印著「台灣啤酒四川重慶湖南湖北總代理」。原來,2010年起,一年20萬打台啤,是透過他的手,運銷到這三省一市的餐廳及酒吧。陳漢樹自拿到台啤的代理權起,首進便選中川渝鄂湘等省分,這也是台啤目前經銷大陸各省市當中、覆蓋面最廣的營運商。「現在要做大陸內需,這幾個區域是兵家必爭之地,」陳漢樹說。

另一個想著同樣「戰鬥路線」的是,琉璃奧圖碼亞洲區總經理郭特利。銷售台製品牌Optoma投影機的郭特利,在中國布局7個辦公室,北京、上海、廣州是第一批設點的城市,第二批自2006年起每隔1到2年,卻是陸續設在成都、西安、重慶、瀋陽等內陸城市,2012年將開第8個辦公室,地點便是武漢。

「投影機賣得好不好,其實是內需市場會不會起來的先行指標,」郭特利解釋說,因為投影機的最大市場,是教育標案,哪個城市開始投資教育,也就代表當地人的素質即將變化向上,進一步意謂著城市的競爭力正在起飛。

近兩年,郭特利便發現琉璃奧圖碼好幾樁大的投影機標案,幾乎來自成都、西安、重慶和武漢,最近更剛剛標中西安市5000台的專案。

產業要升級轉型與發展內需市場高度相關

是的,台商搶進大陸內需市場,主力已轉向中西部。其中又以重慶、成都、西安、武漢等城市最受看重,被台商服務業視為「四大內需之城」。

佐證這項趨勢更重要的一個觀察,是大陸沿海製造廠商遷移的軌跡,也鎖定這四大城市。「產業要升級轉型與發展內需市場,兩者有連帶關係,」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六所所長楊家彥說。

道理很簡單。沿海工廠的生產活動移到內陸後,就會增加當地就業機會,工人有了薪資,就會消費,有了消費,就會刺激內需成長。 「中國的內需市場絕不是全面提升,而是不平衡的都市化點狀提升,」楊家彥指出,要看那些點起來,其實是在問,產業是往哪裡位移。

經過長時間研究,他發現,大陸中部是很多產業共同的去處,如湖北、河南、安徽。再來是大西部,如成都、重慶。他因此判斷,中西部的省會與大都市,會變成中國未來重要的「內需之都」。

武漢〉繼東莞、深圳、昆山、蘇州後的第五大台商密集區

武漢吳家山台商工業園區,是華中地區最老牌、以吸納台港澳等海外資金的工業區。

「很多企業要在這裡繼續擴廠,另外還有很多企業從廣東遷來,」武漢吳家山台商工業園主任王志剛說,當地招商引資愈來愈多,他正在向中央爭取,讓武漢成為繼東莞、深圳、昆山、蘇州之後的第五大台商密集區。

從沿海遷廠西進的,則有TCL、斯坦雷電氣和王志剛估算了一下,新的工廠建成開工,為園區帶來的就業機會,平均每年增加10%。武漢的平均工資,也漲到1500~2000元人民幣,雖不及沿海的3000~5000元人民幣,但平均漲幅也達到了22%。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因為就業率和薪資雙雙上升,武漢未來的消費力,相當值得期待。「事實上,武漢現在的消費力就很恐怖了,」武漢台商、斯米克美加集團總裁蕭永瑞說。

2011年的十一國慶黃金週,武漢人血拚7天,花掉100億元人民幣,連武漢自己人都嚇了一大跳。

黃金週期間,世界上最長的水岸步行街——楚河漢街正式開業,由於市民們太過熱情,不少商店得「限客」。

來到匯集幾十個國際精品的武漢國際廣場,即便不是假日,也是人潮洶湧,個個大包小包。「武漢的奢侈品,每年100%增長,」主管服務業的武漢商務局副局長孫朝忠指出,當地消費能量正在爆發,直轄市不算的話,2010年武漢的消費品零售總額是全國第二,僅次於廣州。

只是武漢需求旺盛,但需求仍未被滿足。舉例來說,武漢人口有836餘萬人,至少需要5000家便利商店,但目前卻只有50家。 「(應該)請台灣人來武漢開便利商店,」孫朝忠一臉認真地說。

西安、成都、重慶〉外商投資新重鎮

除了台商大廠向中西部集合,歐美日等跨國大廠也紛紛大西遷,西安、成都、重慶,成為大熱門。

投資帶動就業,從人的流動來看,內需之都增加的不只是勞動力,還將帶進下游供應商,並引入高階技術人才。根據成渝台商、旭陽國際集團執行董事林志亮估計,未來3至5年內,當地台幹人數將超過4萬人。

長安汽車是重慶第一大企業,長安福特馬自達客戶服務部總監張偉昌透露,2015年將導入15款新車,因應這個「1515計畫」,將快速增加經銷商網絡,2年內從204個增加到414個。「2012年要再擴2個車廠,」張偉昌說,因應這些行動,將全球徵聘400位高階主管到重慶上班,清一色是外籍人士。

就像武漢的內需市場一樣,西安、重慶、成都的消費力都很旺盛,需求同樣尚未被滿足。根據西安美容美髮化妝品業協會調查顯示,目前西安一年約200萬人常去美容院,年消費額約在1500~5000元人民幣。高端消費人群每年美容美體的消費金額,更達50萬元人民幣。沿著西安高新區高新路,一路都是高級美容會所,皇家天使、格林黛娜看得人眼花撩亂。仔細看,竟然還有「卵巢保養」的項目。

當內向型經濟爆發,就是內需全面興起時

再來看重慶。在兩江新區這輛經濟火車頭的帶動下,外資投資急遽升溫。

2007年重慶引進外資是10億美元,2011年急飆至100億美元,在內陸22個省市中規模最大,增長率更在大陸冠軍。「100億美元,占全中國外資投資的1∕10,」重慶對外貿易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重慶世界貿易中心理事長李世蓉加強語氣說。

重慶還有另一個「全中國第一」──2011年第1~3季創下了16.5%的GDP成長率,增幅也是大陸榜首。「重慶現在是從『有』要到『更好』,」深入重慶10年的林志亮觀察說,圍繞著GDP成長、居民所得增加以及產業結構的改變,重慶現在需要的是食衣住行、吃喝玩樂的「升級版」,也就是「質量比較好」的服務業。對於重慶、成都、西安、武漢這樣深處內陸的城市,「內向型經濟」真正爆發之日,就是內需全面興起之時。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