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鄰美國具優勢,有望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
墨西哥是高盛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歐尼爾過去在挑選新鑽11國(N-11)時的首選,也曾被他認真考慮加入「金磚四國」行列。
「我覺得以墨西哥的龐大人口,在2050年以前,它的經濟規模可能便可媲美巴西或俄羅斯,」歐尼爾表示,墨西哥擁有上億人口及產油優勢。
長期以來,墨西哥的經貿優勢來自比鄰的美國。自1994年雙方簽署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後,墨西哥即吸引全球各大車廠設廠,藉以取得零關稅輸美的優勢。
因為地理位置關係,墨西哥對消費力龐大的美國依賴極深。據統計,墨西哥對外貿易對象80%為美國,外來投資55%來自美國,汽車出口56%到美國。因為美國的投資與消費,墨西哥得以成為汽車、卡車與汽車零配件十大生產國之一,全球十大汽車組裝廠有八家設廠。
除了汽車,LG、奇異、夏普(Sharp)等家電廠商也把電視、冰箱、等大型電氣組裝基地設在墨西哥,以節省運輸成本。
墨西哥駐台商務辦事處代表范國松(Cesar Fragozo)表示,近五年來到墨西哥設廠的台商極多,包括鴻海、仁寶、台達電、宏碁等。積極動作背後是精算過的成本取捨,因為這幾年中國大陸工資節節上漲,加上關稅、運費算一算後,很多廠商就決定到墨西哥。
墨西哥的市場堪稱開放,除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也與日本、歐盟、阿根廷、智利等全球44個國家都簽有貿易協定,大幅降低貿易門檻。這幾年,更與巴西等拉美國家逐漸發展貿易。
「金融危機對墨西哥打擊很大,幸好中南美需求起來,適時舒緩衰退的局勢,」范國松坦言。
發展基礎建設和綠能,治安差、貧富差距大讓人詬病 另一方面,當地政府近幾年在公共建設上也有積極作為。墨西哥台灣貿易中心主任蔡明燿觀察表示,墨西哥內閣官員非常年輕,在通訊、機場、橋樑、道路等基礎工程上十分大手筆,對於新科技接受度極高。太陽能、風力發電等綠能技術,尤其受青睞。
蔡明燿表示,連墨西哥貧窮的原住民部落,都可以隨處看到高科技的LED路燈與先進的太陽能熱水器。
雖然墨西哥極富成長潛力,但問題也不少。墨西哥貧富差距高達26倍,居OECD國家之首。貪腐與治安不佳,也讓人詬病。
八年前移民美國的墨西哥工程師亞爾(Yair)回憶,有回他開車載一家老小從美國去墨西哥探親,路上竟然被警察攔截收「保護費」,現金不足的他,只能狼狽地跑去路邊的ATM提款,才得以順利通關。
因為販毒組織猖獗,墨西哥暴力犯罪頻仍,在公開場所搶劫、綁架,甚至開槍殺人事件不時上演,2010年甚至有一個月內三個市長被蒙面歹徒槍殺的恐怖紀錄。雖然並非每個區域都危險,墨西哥治安待改善仍是不爭的事實。
此外,墨西哥教育品質不佳,人力素質難見提升。墨西哥教育主要為公立系統,雖然有12年的義務教育,但是輟學率高,人民閱讀能力低落,在OECD國家常敬陪末座。
據統計,該國民眾平均一年讀不到三本書。也因為不重視人力培養,年輕人就業困難。「沒有人天生喜歡販毒,也是因為沒有其他選擇,才會這麼做,」范國松感慨。
另外,墨西哥經貿開放並非百利無一害。外國低價商品大量進口後,造成傳統製造業生存困難,反彈聲浪浮現。墨西哥政府迫於民間壓力,已開始對來自中國的鞋類、成衣、玩具、小家電等商品課徵高額關稅,成為台商在拓展墨西哥貿易時不能忽略的資訊。
儘管短期困難不少,但歐尼爾仍樂觀其長期發展, 2050年墨西哥GDP可望躍為全球第六大國。
韓國〉產業競爭力強,躋身世界前十富裕國
高成長八國中,韓國顯得特別。它是唯一人口較少、不到5000萬,又已是人均2萬美元的富裕國家。
《高成長八國》一書甚至建議金磚四國應向韓國學習,因為韓國2010年的成長環境評分高達7.6分,僅次於加拿大,七大工業國都難以望其項背。
儘管韓國天然資源缺乏,但近年在國際上卻有非常亮眼的表現。去年韓國的貿易額超過1兆美元,晉身「1兆美元俱樂部」七成員之一。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韓國雖受波及,但很快呈現V型反彈。
強勁的恢復力一部分來自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教訓。當時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要求下,韓國對外開放金融市場,提高銀行的資本適足率。「這些改革調整了韓國金融體質,讓我們安然度過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台北韓國貿易館館長朴殷雨說。
韓國經濟亮眼的表現,與政府的帶領密不可分。因為體認國內市場有限,韓國政府積極扶植出口型產業,並大力支持企業國際拓展。 目前三星半導體市占率高居全球第二位,現代KIA躋身全球汽車市場前五大,韓國造船業久居全球龍頭,均是政府與企業密切合作的成果。
唯一與歐盟、東協及美國簽FTA之國
資訊產業是韓國經貿主要推動力,但韓國不只出口有形產品。「韓流不但風靡亞洲,連中東與祕魯等中南美國家,都在播《大長今》,」朴殷雨表示,「韓流」不僅嘉惠韓劇等文創內容產業,也帶動服飾、美容、化妝品、甚至食品的國際市場。
韓國對研發極重視,衍生的專利也成為競爭力。 韓國在研發投入的金額,高達GDP的5%,居全球第二位。據調查,今年民間研發投資金額達41.56兆韓圜,較去年成長8.4%。「這幾年韓國在商標專利申請上大幅成長,顯見研發成果逐漸發酵,」台灣經濟研究院國際處副處長吳福成表示。 在基礎建設上,韓國也大幅超越新鑽11國(N-11)的其他國家。韓國仁川機場,連續七年被國際機場協會評為「世界最佳機場」。
在科技基礎建設方面,韓國的網路普及率超過八成,居亞洲之冠。吳福成表示,網上申辦企業系統便捷,讓韓國在世界銀行的全球經商環境排名上,由2010年16名躍至2011年第8名。
而在總統李明博的帶領下,韓國積極對外簽署FTA(自由貿易協定),也有效擴大了經濟領土。
韓國是目前唯一與歐盟、東協及美國三大經濟體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尤其韓美FTA在今年生效,預計能讓未來十年的GDP年成長5.7%。歐尼爾預言,2050年韓國將晉身世界十大富國之列。
印尼〉全球第4多人口, GDP超越義大利與加拿大
歐尼爾在《高成長八國》中分析,印尼目前經濟規模約是俄羅斯一半,想追上金磚四國必須大幅提升生產力。「就算無法加入金磚國家,印尼在全球舞台的重要性顯然會與日俱增,」書上寫道。
印尼最大優勢在於天然資源。位處熱帶地區的印尼,石油、礦產、農牧、森林等資源豐富。印尼民間有句玩笑話說:老人拄柺杖出門,不能站著不動太久,因為柺杖插在地上,很快就會生根發芽。 也因為資源優勢,在2008年金融風暴蔓延全球、石油價格上漲時,印尼卻逆向受惠,成長4.5%。
近五年印尼經濟維持成長5%以上,除了受惠國際對原物料的需求激增,政府銳意改革也密不可分。駐印尼台北經濟貿易代表處經濟組長蔡允中表示,過去印尼對外人投資閉鎖,現任總統蘇西洛上台後,積極改革開放,讓印尼面貌一新。
去年5月,印尼政府更提出大型投資發展計畫「MP3EI」,宣示要在15年內讓GDP達到4兆5000億美元,晉身世界前十大經濟體,同時讓國民所得由目前3000美元,躍升至1萬5000美元。
「MP3EI計畫,顯示印尼當政者非常有野心,要把印尼建設起來!」中經院研究員杜巧霞說。印尼有2.4億人口,居全球第四,近幾年中產階級興起,讓消費市場變得極富吸引力。
金融與服務最被看好,法令不透明、政策延續性不足是缺點 據統計,2003年到2010年印尼國內需求成長50%,尤以金融與服務業最顯著。台灣熟悉的丹堤咖啡、鼎泰豐、燦坤都已到印尼開店。中國信託印尼分行近年更是獲利驚人。手機、衣服等都銷售火紅。「印尼人放假一大嗜好就是逛mall,雅加達有多達180個購物中心,」蔡允中觀察。
雖然印尼迅速發展,但法令透明度不夠、政策延續性不足,則是缺點。蔡允中觀察,印尼採地方自治,省長、縣長各自擁權,若首長換人,原本談好的合約條款往往立即失效。因為政策無固定性,也使不少人懷疑遠大的MP3EI計畫是否能落實?會不會蘇西洛下台後,承諾的投資優惠全數歸零? 1998年印尼的反華暴動,也讓諸多台商存有陰影。杜巧霞表示,台灣曾是印尼第二大投資國,但多數企業都在1998年暴動時撤出。另一方面,印尼基礎建設仍嚴重缺乏,不論機場、港口都不敷所需,幹道時常處於動彈不得狀態。貨物從工廠送到碼頭,往往要四小時以上。
不過,大眾捷運系統不足,也成為企業商機所在。據統計,印尼一年汽車銷售量為90萬,機車銷量高達1000萬輛。龐大內需市場早吸引TOYOTA等日韓車廠加碼。光陽、三洋等機車廠也紛紛進駐。 《彭博商業周刊》指出,儘管效率低落、貪污嚴重,印尼近年成長迅速,消費信心達到歷史新高,若能提高競爭力,將成為亞洲下一個成長引擎。歐尼爾預測2050年印尼GDP將超越義大利與加拿大。
土耳其〉歐洲邊緣最年輕國家,人均可望破4萬美元
土耳其位在歐亞交界。與鄰近的歐洲國家相較,信奉伊斯蘭教的土耳其,最大優勢在於龐大的年輕人口。據統計,土耳其7400萬人口中,一半人口小於29歲。年輕人口數目遠多於歐盟27國,一大原因在於土耳其人「不擔心養不起孩子」。
土耳其貿易辦事處經濟顧問法提合表示,伊斯蘭教信仰讓土耳其人認為「孩子會帶自己的食物來」,因此七年內生八個孩子並不稀奇。
土耳其資源也相當豐富。因為氣候四季分明,盛產榛果、杏桃、橄欖、葡萄乾、花卉等農產品,此外它也是紡織品、鋼鐵、大理石的大出口國。
「從比利時的GODIVA到西班牙的ZARA,原料都是來自土耳其,」法提合說。 因為人力相對便宜,許多歐洲製造商都選擇在鄰近的土耳其設廠。近年中東國家動亂頻傳,外資也紛紛轉投資政治相對穩定的土耳其。
GDP成長率達6.7%,OECD國家中最快 從事塑膠工業的台灣企業亞而特科技,20年前即進駐土耳其,總經理王素英表示,受惠於歐系車廠需求,除了2009年金融危機,近十年在土耳其業績都有14%到15%的成長。
儘管土耳其人民信仰伊斯蘭教,但因為政教分離,遠較中東開放。中東國家禁酒,清規嚴謹,土耳其人則是菸酒不拘,八大行業發達。也因為捨得花錢,近年中產階級興起,立即帶動了內需市場。韓國三星、LG等企業,近年都在土耳其砸錢宣傳,賣場也能看到華碩、宏碁的電腦。 受惠於歐盟與世界銀行的借款,土耳其開始進行大規模基礎建設。「這幾年,土耳其像是醒過來一樣!」王素英觀察,土國政府近十年不斷興建高樓大廈,今年首都安卡拉捷運已經完工。
由統計數字來看,土耳其的成長相當顯著。根據「OECD經濟展望」,2011到2017年間,土耳其將是OECD國家中成長最快者,平均經濟成長率達6.7%。過去八年,吸引超過940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FDI),比1973到2002年的30年間吸引的金額多六倍。
土耳其內外條件看似良好,但到該地投資的台商不多,語言與距離隔閡是主因。在台灣僅政治大學設有土耳其語系。除了鴻海投資6000萬設置筆電裝配廠外,其餘多集中在單純的進出口貿易。在制度面上,土耳其稅賦負擔沉重,行政手續複雜,政府效率有待提升,也對投資環境造成負面影響。「要開拓土耳其市場,一定要有決心,」王素英說。
不過這個愛琴海邊的美麗國度預估 2050年,人均所得將超過4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