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來,向來低調的台灣工業銀行竟屢屢發布高層人事的變動公告。
包括由曾任中租迪和執行副總經理的蔡志鴻,擔任台工銀租賃總經理;曾任中華開發金控顧問的薛榮出任台工銀證券總經理。另外,由於台工銀總經理彭文佳屆齡退休,職缺將由原星展銀行董事總經理楊錦裕接任。
其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大小姐」、今年41歲的駱怡君,從台灣工銀資深副總經理、中國策略長,升任為執行副總經理、集團策略長,引來外界對董事長駱錦明接班布局的關切。
對於是不是確定由長女接班,駱錦明日前首度公開表示:「駱怡君的位子,要看她自己的造化與努力。」駱怡君的回答也很有氣魄,「他用我,是因為我好用,不是因為我是他女兒。」
父女倆一來一往的對話,看似火花四射,卻隱含著對彼此深深的期許與信心。
接任中國策略長 親上前線
挺過2008年金融海嘯後,台灣工業銀行正式啟動西進計畫,由駱錦明領軍,多管齊下插旗大陸。
包括到香港設立海外分行、去年子公司台駿租賃國際於蘇州開幕,資本額達3000萬美元,率台資銀行之先到大陸發展租賃事業。今年4月更成立天津代表處,而租賃事業也預計拓展至南京、天津、東莞等據點,好不熱鬧。
一肩擔起西進大陸布局重任的正是駱怡君。 她不僅沒有富貴千金的嬌氣,還插旗在高度競爭的香港金融市場。沒想到,僅一年時間,就獲准開辦人民幣業務,兩年內便爭取到兩次大型國際聯貸案主辦權,一砲打響台灣工銀的國際名號。
多年的辛勤努力已結出甜美果實,去年香港分行獲利達成率衝刺到台工銀全行之冠。
台工銀公共事務部經理吳淑美透露,當時初到香港時,駱怡君就積極活躍於公共事務。2010年香港政府成立港台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便委任她為港台商貿合作委員會委員,同時她也被選為台灣駐香港金融機構聯誼會會長,深耕人脈,對工銀布局西進,助益甚大。
返台升任策略長後,更是片刻閒不得。不只去了解金融業務,還刻意到各地與各行各業接觸,希望全面了解大陸市場。 儘管布局大陸已有一段時間,但相較於台灣金融業的腳步卻稍嫌緩慢。特別是駱錦明與辜濂松共同創立的中租迪和,目前在大陸的仲利國際租賃資本額已達2.1億美元規模,而且設立了17個據點。台工銀此時才加入戰場,會不會已經坐失良機呢?
「大陸需求太大了,就算再有一百家中租規模的租賃公司,市場還是不會飽和。」她分析,中國十二五計畫要發展中小企業,但政策卻是緊縮銀根,一般民企很難從國銀手中借到錢。台工銀有投資銀行的專業,又有租賃服務,還能協助企業資產證券化、公開上市、海外發債等,「我們可以提供一站購足、卻又精品式的服務,」駱怡君信心滿滿。
駱家人愛創業 不以守成自滿
有個富爸爸,從小動態就備受矚目的駱怡君,卻從來不以「千金」自居。
在加入台灣工銀團隊之前,她已具有創投、金融、科技等產業經驗。個性爽快、做事俐落,條理清晰、講話鏗鏘有力,是駱怡君給外界的第一印象。
但是私底下,她卻親和力十足,熟讀古書、精通茶道,對於人生頗有省思與見解,在中生代企業家裡獨樹一幟。
她的成就並不輸於同輩的二代企業家,2010年,就獲邀參加博鰲青年領袖論壇,是第二個獲此資格的台灣人;去年,她獲選世界經濟論壇(WEF)全球青年領袖,也是唯一獲得此獎的台灣人。
或許,她的身上遺傳了駱家人「開創」與「創業」的DNA性格,從祖父駱水源以降的三代人,都可以感受到這種強烈的特質。
台灣企業界常見家族接班,但身為台北國際商業銀行(前身為北企銀)創辦人駱水源的獨子駱錦明並未繼承家業,卻選擇與辜濂淞創辦了中國信託銀行。
他花了大半輩子、30幾年的時間,將中信銀打造成台灣最成功的商業銀行,後來為完成辜濂淞讓第二代接班的心願,他瀟灑地離開中信,並以56歲的高齡,創辦了台灣工銀。
有其父必有其女,駱怡君在麻省理工拿到MBA學位後,也沒有立刻回到家族事業,反而先在台灣創投教父王伯元的怡和創投服務,同時自創碩網科技,後來才回到台灣工銀,接掌創投基金與科技投資顧問的工作。
即便是在父親麾下做事,她的衝勁與分際絲毫沒打折。「在公司我從不叫他『爸爸』,都稱『董事長』。他也是這樣,要是我做得不夠好,他對我甚至比對一般員工更不客氣,」駱怡君笑著說。
駱怡君坦承,個性好強的她也曾排斥回到工銀,「好歹之前我也有自己的一番事業,一回來,那些都被抹煞了,大家會覺得我是『靠爸爸』。」
「小時候我除了很在意人們總是說我是『駱錦明的女兒』外,更在意的其實是父親的眼光,」駱怡君說。
其實以她從小到大優異的表現,即便生在普通家庭也能有所作為,因此她一直很重視自己的實力有沒有受到父親肯定。
只是讓駱怡君不捨的是,今年父親即將邁入70歲,但為了1000多名員工還是繼續打拚,所以她才想或許能幫父親分憂解勞。「掛什麼職銜不重要,重點是我有沒有貢獻,」她說。
受西方教育 以東方底蘊為傲
接受西方教育,做事很實事求是的駱怡君,骨子裡卻很東方。 她的興趣是茶道、禪修與佛學,舒壓方式是寫書法。
管理上,她也很重視人情、文化和性靈的提升,在在充滿東方色彩,與她在麻省理工學院所學的西方管理模式恰為鮮明對比。 台工銀集團策略長特助蕭至佑,四年來跟著駱怡君征戰南北,對她的觀察特別深刻。
「有其父必有其女吧,」蕭至佑是副總統蕭萬長的女兒,從小便與駱家往來,感受到駱怡君從駱錦明身上承襲了一貫的仁厚。「她待人很真誠,因此即便在香港那種競爭激烈的地方也能很輕易交到朋友,」蕭至佑說。
「可能是因為我念的是奎山小學,從小讀古詩詞,影響很大。」駱怡君回憶,父親過去常帶著妻小參加商場聚會,但她討厭出席這類應酬場合,常常帶著一本書,沉浸在浩瀚的東方文學裡,自絕於「大人的世界」外。
幸福看逆境 公主蛻變大英雄
至於學佛,則肇始於她生命一個大轉折。由於父親交遊廣闊,駱怡君很小就認識日後成為她生命導師的莊胡新浩。事後回想,老師以前已經跟她聊過不少人生道理,只是當時不以為意。
直到2003年時,生命因離婚而起了波瀾,讓心高氣傲的她頓時跌落人間地獄,對未來充滿困頓與迷惘。
經過莊胡新浩不斷地開導:幸福沒有一個固定的型態,而是一種看待一切的心態。才讓她慢慢打開心結。
如今被問起那段曾經不堪回首的往事,駱怡君已能坦然面對。「我非常感謝這樣的經歷,在那之前,我過得太順遂,老天爺給我一個太好的禮物,讓我重新檢視人生。」
體會了人生的無常,現在的駱怡君反而更豁達開朗。她還與好友創辦了一家以發行生命科學、心靈成長與老人臨終關懷等出版品的浩怡公司。
與她一起追隨莊胡新浩學習的浩怡公司發行人鄧蓮修透露,當初都是因為受到莊胡老師啟發,才一起創業。
「世間應多行善事業,體現人生真滋味,免致人生虛度空過了,」鄧蓮修引用莊胡新浩的教誨,說明她與駱怡君的願心。 現在駱怡君還和幾個朋友在桃園打理了一座「祕密花園」,種有機蔬果,閒暇之餘就去田裡勞動五體,自得其樂。
她說,自己如今文能擘劃中國金融布局,武能下田耕作、攀高採蕉,都要感念師父的教誨。
「我不要再當以前的自己,因為現在的我比以前快樂太多了,一切都取決於轉心動念而已,」她一邊笑著說,一邊與來客分享自己種的、外表差強人意、入口卻軟嫩香甜的有機香蕉。
駱怡君從小就常接觸到許多「成功人士」的人,但許多人活得很不快樂,她問自己,「想要變成那樣的人嗎?」答案是否定的。「每一件事都盡力去做、每一天都過得沒有遺憾,這才是我對成功的定義,」駱怡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