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金融海嘯後, 矽谷復甦領先全美

蘋果、Google、臉書擴張,亞馬遜、三星搶人才

黃肇鑣
user

黃肇鑣

2012-03-28

瀏覽數 19,850+

金融海嘯後, 矽谷復甦領先全美
 

本文出自 2012 / 4月號雜誌 金磚四國之父歐尼爾 再度預言新經濟引擎

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的矽谷地區最近終於有復甦跡象。最近矽谷展現一片欣欣向榮,公路上下班時間已擁塞,較好的餐館也可能等上半小時或一小時。台裔設計師吳季剛(Jason Wu)為Target百貨公司設計的平價時尚女裝在多家矽谷店面出售,早上8點開門,15分鐘內,近百件被搶購一空。

在矽谷,最著名的大企業除了Google、臉書和蘋果全都持續擴展外,來自西雅圖的亞馬遜和來自韓國的三星,最近也到此成立研發中心。展開人才競爭賽。

2012年2月底蘋果公司股東會在總部舉行,大會議廳只有約300個座位,上午10點開會,筆者9點15分到達,經過安檢後進入只能坐到會場隔壁的另一會議室看直播。儘管只有500、600名股東參加,比起3萬多股東參加的股王巴菲特股東年會是小得多,但參加者的熱情可是不相上下。

股東年會由新任執行長庫克主持,他便衣輕裝,坐在高橙椅子上談吐自然,毫無架子,確有高科技中生代執行長的風度。庫克首先敘說幾個月來他每天都思念過世的賈伯斯,深感只有蘋果繼續成長才能對得起他。接著有25分鐘的行禮如儀的提案和投票。

蘋果發現金,有助提升股價

2011年蘋果總營收為1082億美元,成長430億美元,比八大高科技公司加起來的總成長營收還多,包括HP、Dell、Nokia、HTC、Google、RIM等。營收成長最多的是iPhone、iPad和Mac部門。iTune是唯一賣內容的,雖然深受消費者喜愛,但對蘋果公司而言,算是服務,蘋果仍以賣硬體產品為主、內容為輔。

這天,庫克也主動表示,蘋果確有很多現金,外界甚至比擬可以買下頻臨破產的希臘。但賈伯斯在世時曾經有過一段困難時期,囤積現金是公司傳統。股東會後,庫克於3月19日宣布發放股息,每股每季度2.65美元,並提列 100億美元在市面買入庫藏股票。這兩項支出在未來三年共約450億美元,會將蘋果存在美國國內現金花光。據說去年賈伯斯交棒時曾交代庫克要做自已認為對蘋果最有利的決策。但是華爾街評論這是庫克首次做出與賈伯斯不一樣的決定,許多共同基金只可購買有配息的股票、此類基金將會進入市場,而提升蘋果股價。

Google、臉書積極搶進

總部在灣區山景城的Google有十幾棟一、兩層的建築物,員工約一萬人,是全球員工的一半。最近也有了新動態。Google研發的Android開放系統極為成功,最近的新構想是建構Android@Home,讓將來使用Android手機的消費者,可控制家中所有電器。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據報導,Google正在為未來鋪路,要讓硬體成為品牌的重要一部分。2011年已大舉招兵買馬,即將完成對手機製造商摩托羅拉的收購。並著手進行一項1億2000萬美元的計畫,準備擴建總部,包括設立一座占地12萬平方呎(約3400坪)的「Google體驗中心」,以配合進軍消費電子產品的策略。

體驗中心將成為Google的展示區,展示令顧客或商業伙伴驚豔的產品。中心會有博物館、展覽館和空間供靈活運用,可容納多達900位貴賓。其中一座實驗室是用來測試以@home為品牌的各項新消費產品,將篩選無線電頻率信號,要把音樂或資料無線串流至屋內各裝置。另一座實驗室則用來祕密測試代號「X計畫」的精密光學技術。看來Google未來數年將會另有一類新的智慧產品。

近來準備上市的Facebook最近剛遷入新總部,將2200名員工集中一處、並在現有總部附近買下50英畝地,預計興建第二園區,如果巿政府不要求太多不合理的回饋金、員工總數會高達9600人。

多家世界級高科技公司在矽谷建立研發分部,最著名的微軟在山景城的分部,有1000~2000位員工。近來亞馬遜和三星進駐。《時代》曾報導亞馬遜數年前在蘋果附近有一祕密研發分部,有700名員工專心研發Kindle Fire 等數位閱讀器,所有員工都守口如瓶,因此本地人都不知道在那裡。

三星剛成立的矽谷研發分部位於聖荷西,離蘋果和Google只要15分鐘車程。目前約有300名員工、仍繼續雇用新人。據說很快會超過400人。人才大都招聘自矽谷各大公司。三星研發分部有四、五棟大樓,中高級主管皆來自本地各大公司。最高主管則為韓國人或韓裔美國人,研發分部經常得向韓國三星總部匯報。

矽谷榮景大好,各移民湧入

矽谷正處於新一波科技業蓬勃景氣之中。Facebook、Zynga和推特等網站的蓬勃成長,加上LinkedIn和Zynga於2011年的成功上市又催生了無數新創公司。《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由科技業招聘網站「Dice Holding」所做的調查發現,矽谷軟體工程師和其他科技員工2011年的平均年薪增加了5.2%,達到10萬4195元,而去年全國的科技業員工平均年薪只增加了2%,為8萬1327元。這是該招聘公司於2001年起作同類調查以來,矽谷科技業員工的年薪首次突破10萬美元。

矽谷中心區的房地產和房租已連漲好幾個月,學區好的老舊小房子開價百萬,經常五、六個買家爭著加價。但較遠一點的城巿,房巿仍未復甦,美國其他地區房巿也仍然低迷、全國失業率尚高居8.5%。矽谷可說是得天獨厚。

還記得30多年前矽谷來了一大批日本資金成立分部,像Fujitsu、NEC、Toshiba等,許多本地人都替日本人工作。20多年前台灣資金開始來併購,像宏碁、神通、中環等,台灣來的留學生開始創業;十幾年前歐洲的企業也來投資,像Siemens等。近年來又有另一批資本和人才進軍矽谷,他們是以色列、印度、韓國,都當起了老闆。下一波恐怕是中國大陸和蘇俄的資金和人才來引領風騷。只有美國這樣開放的社會、加上矽谷豐富的創投資金、自由和多元的風氣,才有如此代代創新的能量。(作者為美國富嘉創投負責人)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