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目前全台148家大學校院 (不含宗教、軍警、專科)的所有大學生聚集起來,合計有102萬、將近一個彰化縣的人口數。「百萬大學生」儼然是一股不可小覷的社群團體。
當大學錄取率接近百分百的同時,大學校園生活可以如何變得更好?將是值得重視的議題。這次「大學校園微革命:給母校的建議」,以改善大學校園內的大小事為目標,擔綱起協助大學持續改變與進步的角色,找出敢對母校師長們直言不諱的聲音!
搭配《遠見》於2月21日出刊的《2012大學入學指南》,活動已於1月份啟動,網友利用Yahoo!奇摩的平台,寫下給母校的建議,留言項目包含校園環境(如硬體老舊、空間擁擠)、科系課程(如內容古板、食古不化)、師資品質(如教授成天忙著做研究或外務甚多、不顧教學品質)、以及各種生活面的疑難雜症(如宿舍、餐飲、周圍交通等不便)。
抱怨第1名〉老師教學內容與產業脫節
大學校園微革命系列活動,分兩階段施行。首先以開放式的留言,募集了上百位網友的想法,第二階段再由編輯台整理出網友心中大學校園現在最該改進的10件事,從2月15日起展開為期一週的票選活動,吸引4832名網友參與票選,結果已正式出爐。
網友公認大學最需要改善的第一名是「老師教學內容跟產業實務脫節」,其次是「選課系統常塞車,甚至還要用手動方式加簽」。民以食為天、「校園內餐廳又貴又難吃」則是第三名。(表1)
從網友留言中歸納出的10大票選議題發現,校園環境的問題最容易引起學生共鳴,學校餐廳、校內外宿舍、和機車停放空間等,皆成為學生希望大學改進的重點。針對部分網友提出的「教學評鑑像作文,只是書面作業沒意義」,高等教育評鑑中心董事長鄭瑞城不諱言,早幾年的評鑑確實有這樣的缺失。
評鑑委員到校評鑑時,會問學生系上訂定的核心能力是什麼,導致系上變相要求學生要背下一堆教學理念,為了怕學生臨場應答失誤,還事先擬好教戰守則、模擬評鑑委員問答。
但他也強調,近年已強烈要求評鑑委員素質的提升,包含評鑑前的講習、座談會,務必讓評委走入校園可以「問對問題」「找出學校特色」,取代制式化的問答。
抱怨第2名〉選課先選先贏,不盡合理
高居第二名的選課問題,更是許多學生的心頭大患。
就讀虎尾科技大學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的學生指出,從100學年度起,學校開始省略人工手動加退選,全部改用為網路加退選,造成學生不小的困惱,因為大家都必須搶在網路選課系統開放的第一時間去選課,「晚一分鐘就沒得選了」,這種先搶先贏的選課方式,在本次校園微革命的留言板引發眾多回應。
有清雲科大的學生,提出該校的折衷做法,如果選課人數多過開課名額,就用抽籤決定。
怎麼改善選課問題,各校還沒有統一的做法。輔仁大學解套方案是避免必修課和選修課衝堂,並廣開通識課。以100學年度為例,上學期社有248門通識課程,供學生選修,顯示開課數量並不是問題,關鍵就在部分學生編好選修某些熱門通識課,難免造成僧多粥少、搶不到課的現象。
抱怨第3名〉食宿品質差,學生最有感
而被學生點名校內餐廳部分品質不佳、缺乏淘汰機制的中山大學,校方回應,100年度學校場地管理委員會已經重新建立相關評鑑制度,未來可淘汰不合格廠商,委員會當中更納入學生代表,如學生宿舍自治委員會主任委員和學生宿舍餐廳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並未讓學生的聲音被淹沒。
「住」的問題同樣普遍受到學生關注,最常見的就是校內宿舍不夠、校外住宿又不安全等。
學生人數破2.7萬的輔仁大學,就面臨校園空間不足的困境。輔大校長江漢聲透露,輔大創校之初,相關硬體建設是以6000人的規模來設計,如今學生已增加近5倍,生活環境自然備受考驗。
為解決宿舍不足的困惱,輔大校方不僅租賃兩棟校外宿舍,校內的新建宿舍也於今年年初正式動工,斥資1.5億元,未來將再增加近千名床位供學生使用。
本調查的另一主題「大學教師關鍵五大能力」,從網友推薦當中,歸納出學生心目中優秀教師典型該具備的五種特質。(表2)
《遠見》更實地走訪實踐和元智大學兩校,採訪受到學生推薦的兩位大學教師洪素馨和陳巍仁,他們的故事充分彰顯現代大學教師應有的榜樣。學生的心聲,各大學都看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