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27%富豪已移民,47%富豪考慮中

另類中國奇蹟:移民海外世界第一

邱莉燕
user

邱莉燕

2012-03-02

瀏覽數 84,850+

27%富豪已移民,47%富豪考慮中
 

本文出自 2012 / 3月號雜誌 服務,啟動新中國

中國擁有很多的世界第一,但是其中一個稱號,可能會讓人覺得「搞錯了吧?」

這個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竟然同時也是移民海外人數世界第一的國家。

大陸國務院僑辦與華僑大學等單位所聯合發布的《華僑華人研究報告2011》可以發現,大陸改革開放這30年來,移民海外人數已逾450萬,絕對數量穩居世界冠軍寶座。

報告也指出,以美、加兩國最新人口普查資料推算,北美地區約有530萬華人,其中大約300萬人,是1978年後的新移民。

有著類似調查的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在2010年發布的《全球政治與安全》,其中顯示,中國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大移民輸出國,流失的精英數量居世界首位。

移民風盛行:合法業者33家,非法卻逾2000家

更值得玩味的是,2011年4月招商銀行與貝恩諮詢公司聯手發布的《2011中國私人財富報告》,一組數據透露了中國移民者的主要身分。

「2600位千萬富翁,總共持有資產15兆元人民幣。其中近60%表示,已經完成投資移民或有相關考慮。而億萬富翁的企業主中,有27%已經移民,47%正在考慮移民。」

這份問卷調查一發布立刻引起轟動,末了還帶動了一句流行語:「富人們不是在移民,就是在通往移民的路上。」

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中國有錢人想離開中國?中國,不是一個前途無量的市場嗎?中國經濟,不是一塊大得難以想像的蛋糕嗎?世界各地的企業與精英,不是紛紛想擠到大陸發展嗎?

「富裕階層完全可以享受奢華生活,但是為何寧願賣掉產業、拋棄故土、移民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甚至語言都不通的陌生國度呢?」大陸商務部研究院外資研究部主任馬宇,曾經一度提出質疑,任何一個充滿希望的、處於上升期的國家,會出現這種反常現象嗎? 當你走在北京出入境管理處前的人行道上,不時會遇到派發移民廣告傳單的人士,嘴裡殷切地問著:「要辦移民嗎?」然後把簽證業務和移民須知的小冊子塞進你手裡。

這裡馬路兩邊的移民公司密密麻麻,有大有小,紅紅綠綠的霓虹燈不停地變換著字樣:「全家綠卡,享高福利」「美加投資,風險對比」,每一個字都有50公分那麼大。

看著如雨後春筍般林立的移民仲介,北京東方傑聖諮詢公司的市場部員工查軍,不禁提到移民業的亂象之一:國家審核通過的正規代理公司,只有33家,可是「地下出國公司」卻冒出來2000多家。兩者數目相差如此之懸殊,也讓人見識到「代辦移民」真的有利可圖。

全球上演爭奪中國富豪戰的戲碼

尤其,中國人的移民潮,在2011年達到了高峰。

「2011年的投資移民,的確大為增加,」北京私出入境中介機構協會會長齊立新說,增加的幅度大約比2010年高出150%~200%。

同時是北京東方傑聖諮詢總裁的齊立新甚至判斷,到了2012年,這股投資移民的熱情仍會持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之前已經申請移民的人,將在2012年進入「綠卡收穫期」。

再加上2012年全球經濟不景氣,已開發國家為了解決資金缺口及高失業率,像美國和法國又碰到選舉,移民政策有可能放得更寬,並且將會吸引投資移民做為政見。

種種因素相加,將使內地移民風更熾,各國還可能演出「爭奪中國富豪戰」的戲碼。

「移民現象在2012年時會繽紛多彩,能夠選擇的國家更多元化,」齊立新認為,以往比較冷門的英國、紐西蘭、香港等,都會在未來成為大陸人移民目的地清單上的選項。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大陸人移民最愛的國家是哪裡?首先是美國和加拿大,其次是新加坡。溫哥華目前的華人移民,六成來自大陸。甚至有人開玩笑說,走在溫哥華的街上,不必辛辛苦苦學外語,講普通話就行了。

其中,移民新加坡的投資移民門檻最高,要250萬新幣(約5875萬台幣),加拿大則需160萬加幣(約4800萬台幣);移民美國,根據最新的EB-5法案,投資50萬或100萬美元(約1478萬或2955萬新台幣),並在當地創造10個工作機會,便能在唐人街築巢。從這些條件上看,除了官員外,符合移民條件的都是有錢人。

分析起來,儘管大陸經濟起飛,但國外更優質教育、更美麗的生活環境、更安全的食品與更優渥的社會福利,是大陸富豪決定移民的關鍵。

第三波移民潮,精英和新富為主體

遷徙大國,不是一日造成的。1980年代,「移民」這個字眼第一次進入了大陸人的眼前,當時是以偷渡客的底層勞工為主。

1990年代,掀起另一波熱潮是公費留學生及親人在海外的「團聚移民」為主的技術移民出現,當時移民人士都得從頭打拚,生活非常艱苦。

到了2000年以後,大陸迅速致富,伴之而來的是愈來愈多的投資移民,這一波熱潮,被稱為「第三波移民」。

不同的是,第三波移民潮的主體,是社會精英和新富階層,移民的手段,主要是靠投資。根據大陸媒體透露,近三年來至少有17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約798億新台幣),隨著移民流向國外。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台灣在1980、1990年代移民熱的往事,兩者都是「富起來之後走出去」。移民,似乎是經濟體發展到某個週期必然的現象。

地方官巧取豪奪,催化富豪集體出走

而且,大陸這一輪的富豪集體出走,跟台灣類似。從事移民業務11年的齊立新表示,大陸富豪移民海外普遍有個「移民不移國,移居不移家」的現象。

這很像過去台灣富人移民,只有太太、小孩在美國,而自己卻留在台灣打拚,因而有「內在美」的稱號出現。

愈來愈多的大陸第三波移民同樣如此,有些人雖手持綠卡或永久居留權,不過,全家卻仍在中國生活及工作,而且事業的根基和重心,依舊放在大陸。

辦理投資移民,對這群人來說,不過是在自己的護照上加上一個小小的戳記而已。那又何必花大錢、費盡九牛二虎吃力呢?

由於大陸第一批富豪,許多人的第一桶金來源不明確,深怕有一天被批鬥,或是對當地體制缺乏安全感,也讓許多人興起移民念頭。

根據大陸招商銀行與貝恩諮詢公司針對中國大陸可投資財富超過1000萬人民幣的人士調查中,第一因素是為了子女教育,保障個人財富竟然高居第二高,達43%。「他們的行為,與其說是選擇,更像是買一個保險,」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鳴如此剖析。

由此可知,缺乏安全感,是中國有錢人決定移民的一大原因。尤其是民營企業家。

曾經有很多企業家跑來向北京理工大學經濟系教授胡星斗求助,他們都是富豪,資產卻被地方官員利用非法手段巧取豪奪。「河南有一個搞建築的企業家,他有80多套房,其中50多套房就被當地官員刻這個企業的假公章,給賣掉了,而所得的大量資金就被這些違法的當地官員給拿走了,現在鑒定結果也出來了,就是公章造假,」胡星斗在大陸媒體《新民周刊》上寫道。

另外一個案例是,一個企業家的資產被地方政府非法拍賣了,拍賣的3000多萬元人民幣,直到現在,地方政府也還沒歸還。「像這種案例,還不是個別的,」胡星斗強調。

富豪移民,資金外流,往積極面看,或許只是人才的流動而非流失。不過,歸結到底,這背後其實是中國大陸經濟出現問題的一個新訊號,埋下中國奇蹟下的一個矛盾。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