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酒類市場出現「最陸羽」品牌烈酒,這是世界第一瓶具有茶香的白酒。仔細品嚐,入喉甘甜,酒香夾雜著日月潭紅茶、阿里山高山茶、烏龍茶、東方美人茶的香氣,再聞聞手裡的空杯,濃濃茶香撲鼻而來,十分特別。
「20多年來,我們一直希望能研發茶酒,」現任賀木堂公司創意總監鄭世津說。74歲的他,在1980年代當過五年的菸酒公賣局(台酒公司前身)局長。1987到1989年間,蔡木霖、賴舜堂、阮金賀是部屬,四個人也是很談得來的朋友。
台酒四人幫:工作默契佳
這四個人會成為莫逆之交,是累積數十年、一個拉著一個所形成的人脈網絡。
蔡木霖大學時代上過鄭世津的經濟學,對老師的學養留下深刻印象,後來到交通銀行放款部當科長,還經常請益,兩人亦師亦友。後來鄭世津找他到公賣局擔任機要祕書,他一點也不計較薪水變少,立即放棄交銀的高薪。
同樣放下高薪到公賣局工作的還有阮金賀。他曾經是蔡木霖的部屬,蔡木霖看他操守清廉,便找他擔任公賣局總務課長,阮金賀自認可以在公賣局發揮實力,便放棄中華開發銀行6萬多元的薪水,甘心打六折,只領3萬多元。
專攻食品科技的賴舜堂在1974年到公賣局從事製酒工作,鄭世津在局長任內,發現他的製酒知識豐富,遇到菸酒商品供需失調,可以說服17家菸酒廠長,順利調度,就拔擢他擔任生產課長。
於是,蔡木霖、賴舜堂、阮金賀和鄭世津彼此更加瞭解。賴舜堂回憶,那時省議會要求公賣局年年提高營業額,為了不讓鄭世津被「修理」,他刻意少報營業額成長率,明明是8%,卻在報表上寫5%,好為第二年成長預留空間。
1990年,鄭世津從公賣局退休後,到民營銀行擔任總經理、董事長,阮金賀也重返金融界,「台酒四人幫」少了兩人,為了維繫感情,四人開始不定期聚會。
此時,仍留在公賣局的蔡木霖和賴舜堂對行銷、製酒累積了豐厚經驗。1996年,賴舜堂擔任嘉義、台南隆田兩家酒廠的廠長,發展玉山系列高粱,為公賣局增加產量,市占率也提升到35%。
隨著歲月演進,公賣局改制為台酒公司,2006年,蔡木霖成為第一位內部直升董事長,便擢升賴舜堂當總經理,兩年後同時退休。
南投學炒茶,國外參觀酒廠
「如果我65歲屆齡退休,今天就不會創業,」賴舜堂在2008年以62歲之齡退休,他感嘆,受限於公家機關採購法令,台灣一直無法生產具代表性的酒品,幾千年來,中國一直沒人把茶加進酒裡,但是台灣有好茶,就想親自試試看。
於是,他到南投跟著茶農學習炒茶菁,還到大陸、美、德、日參觀酒廠,為了研究高粱的蒸餾技術,他自掏腰包800萬元,自行設計、採購製酒機器,日夜做實驗。
他將茶葉放在酒裡,發現酒色很快變黑,茶香也跟著消失,花了一年多時間,經過一次次實驗和失敗,好不容易做出第一個實驗品,找了三位好友試飲,大家卻七嘴八舌,把他的心血批評一頓。
不過,賴舜堂不灰心,再次調整蒸餾技術,這回他將茶酒放進冰箱,可以保存茶香,後來他再度改良,終於在去年做出能放置室溫又保留茶香的白酒。「茶香能在飲盡的空杯存留一小時!」鄭世津對賴舜堂的作品驚豔不已,認為應該讓更多人認識世界第一個茶酒,便動了創業的念頭,並發揮創意,將阮金賀、蔡木霖、賴舜堂的名字各取一字,「賀木堂」,就這麼成為公司的名字。
擔任創意總監的鄭世津在2004年從銀行退休,為了賀木堂,放棄宜蘭安逸的養老生活,重出江湖,蔡木霖也放下退休後的教職,拾起行銷推廣,曾在三家上市公司掌管財務的阮金賀也發揮金融專才,為老友一圓人生夢想。
茶酒已參加2012比利時辦的世界烈酒比賽(Monde Selection),相信將會再傳來更多好消息。
(《遠見》雜誌提醒:飲酒過量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