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統計學80%考點, 集中在20%章節裡

專業科目2〉統計學名師 吳 迪

洪綾襄
user

洪綾襄

2011-03-17

瀏覽數 28,300+

統計學80%考點, 集中在20%章節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公職特刊

很多來報高普考統計學的同學,本身是沒有統計學基礎的,就算在學校學過,也忘了差不多,幾乎都要從頭學起。不過只要統計考好,考上機率便提高許多。

以考經建行政的考生背景為例,大部分都是經濟系的學生來考,經濟系的學生經濟強但統計學不一定好,所以統計就是得分關鍵。

文科同學較怕數字、公式背不起來,上課時我會花很多時間推導觀念,比如常出現的考題是推估單一母體平均數μ的信賴區間,公式是。

這個公式必須先瞭解每一個符號意義及推導過程,才有可能得到正確答案。硬背效果不大,須常看題目、常做題目,才能熟練。

統計學將近有200個公式及定理要記,當課堂上講解時,同學都覺得很簡單,但回去自己複習時就要花很多時間思考消化理解才能融會貫通,所以統計學至少都要念完三次才會熟練。踓然考題用語可能生活化,但難度並不生活化。

我對教書非常有熱誠,但最怕聽到同學說:「統計學很難」這幾個字。

我常觀察班上同學的表情,當有同學一臉茫然時,我就會主動詢問關心他,也常用小故事把同學帶進統計學的情境中。例如:你知道圓餅圖是南丁格爾發明的嗎?穿插這類小知識可以提起同學興趣,對統計學的認知也更完整。

我常鼓勵同學們不懂就要發問問題,像前年有個下課總是不讓我回家的學生,總有問不完的問題,從問的問題中就知道他讀了多少,再去找出盲點對症下藥;結果他10月才開始補習,12月地方特考就上了。

有微積分基礎,考題偏生活應用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統計學是以機率為基礎,並由樣本統計量去推估母體母數。讀統計學前要有微積分的基礎,商業統計常利用微積分去算機率,因此和社會統計學是不一樣的。

考統計學的類組有高普考、特考的統計類組、經建行政、關務統計等這三類。 統計學除了初等(五等)考試之外,都是考申論,也就是計算題,包括高普考和關務特考都是。每次大概都考5~7題,每題15~20分左右,考試時間約1小時30分至2小時,可以帶考選部規定型號的計算機去應考。

高普考的考題和研究所考題差異在於研究所比較難,以英文命題,偏重的單元也不太一樣。高普考都是中文出題,考題和方向也比較固定在商業統計範圍內,生活應用比較多。

準備五大重點,做逾7年考古題 

高普考常考的就是五大重點:敘述統計、機率分配、推論統計、實驗設計、無母數統計。其中,機率分配和推論統計最常考。

敘述統計考試重點有:古典機率、條件機率、貝式定理、柴比雪夫不等式及12種特殊的機率分配。其中柴比雪夫不等式與常態分配必考!但因為二者使用條件不同,所以同學常弄錯。

推論統計考試重點有:樣本平均數的抽樣分配、樣本比例的抽樣分配、大數法則、中央極限定理、點估計、區間估計、假設檢定等。區間和假設檢定就有好幾種不同考法,要常做題目才會分辨每個公式的使用條件是什麼。

實驗設計考試重點有:變異數分析、迴歸分析等。無母數統計考試重點有:卡方適合度檢定、卡方齊一性檢定、卡方獨立性檢定等。

儘管統計學範圍很廣、公式很多,但只要努力還是能學好。

補習班的課程通常是9月開始,前幾堂課先上微積分,再上一個完整的統計學的循環,上到1、2月後則是題庫班,勤練解題,7月就能赴考場。提醒考生,考古題一定至少要做七年。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