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見到葛威滕,一定難以相信這個態度積極、處事周到的基隆關稅局新進科員,年僅25歲。更難相信他在去年登上高考法律政風榜首時,已考過七次國家考試,並在基層累積了一年多的政風服務經驗。
看他完全沒有過去政風「抓耙子」「神祕」的負面形象,他笑著解釋,「現在政風要改變形象,希望大眾更重視廉政這一塊;加上我們性質特別,所以更要好好和其他部門相處。」
葛威滕的應考經驗,也顛覆一般人印象。他從大三下學期就開始準備公職考試,考過初等一般行政、司法五等錄士、書記官,後來又轉考法警,在這中間發現法警考科和普考政風考科相近,他就一起準備。終於在2008年的畢業當下,法警與普考政風雙榜及第;他選擇了後者,開啟了政風之路。
問他,一直改考試類別,不是很浪費時間嗎?他答得很堅定:「國家考試真的不是你想考甚麼就考得來,還要看那些科目你適不適合讀,讀不來還硬讀,才真的是浪費時間。」
這麼執著於公職,到底是為甚麼?葛威滕坦誠,他很早就警覺到自己的學歷(台中技術學院應用中文系)不夠漂亮,「我不敢踏出去外面找工作,因為覺得自己的實力不夠,」他苦笑。
但公職也得付出相當代價。那時他要顧學校課業,還要趕去補習班上課,下課再去簡餐店複習到12點,每天讀12個小時以上。日夜苦讀維持了一年多,其他同學還在揮霍大學時光時,他幾乎斷絕所有休閒,連和女朋友的關係都維繫得很辛苦。
當兵和普考分發後,他也不浪費時間,繼續往高考衝刺,過程中一度落榜,但終於在去年掄元。「誰不想一開始就考上高考?我也想啊!但非法律本科系真的很難,」他說得直接。
準備祕訣:筆記以爭點為主
不過,要能在錄取率僅6.28%的高考法律政風中勇奪榜首,光只有努力還不夠。葛威滕認為,檢討落榜也非常重要,「不用考完就檢討,反而是把考古題做10年,才算檢討。」
解題也有技巧,針對讓很多人頭痛的法科考試,葛威滕建議初學者一開始做申論題時不要一下子就埋頭練筆,反而要先學會看懂考古題在問甚麼。若是連題目都看不懂,寫得再快、再多也沒用。
說到這裡時,葛威滕拿出一大疊寫得密密麻麻的A4紙,是他做過的考古題試卷。
他解釋:「我看考古題的方法是先看題目,然後將看到的「爭點」畫起來,再把針對該爭點的解法寫在旁邊,並在腦海中組織,等你把十年考古題都這樣看過至少五遍後,才能開始寫,」考前一個月就用這個方法複習。
「我沒有特別整理筆記,因為我都看這個,」葛威滕又秀出一本已經膨脹到兩倍厚、快闔不起來了的小六法,原來除了看考卷,他又把考題上的爭點精華寫在便利貼上,貼在法條旁,考試當天帶這一本就夠了。至於選擇題,他特別提醒考生,選擇題沒有比申論題好考,一定要抱著全對的心態,讀一題當四題看,因為每題都有四個選項。
考試當天:照自己速度穩穩走
到了考試當天,葛威滕認為,拿到試卷後的30秒最重要,一看到考題就要立刻把所有想到的、背到的重點、法條、判例全部寫在旁邊,如果是邊看題目邊答題,到後來一定會忘記。
而寫作體例上,擅長法科的葛威滕認為有些科目適合三段論述,像是刑法的實例題就要寫成「甲可能構成甚麼罪,1.引用法條;2.引用學說;3.把法律含射到事實裡。」但行政法和其他考科就不能這樣,他建議就照坊間教科書上或學者、大法官釋憲寫的方式。他特別提到,高普考寫題目時不是求深,而是求面面俱到,「一定要把重點寫在第一段第一行,讓老師一眼就看到。」 維持心情的穩定也很重要。葛威滕分享,不管考場遠近,他都會在早上6點到,找一個安靜角落翻書。午餐時間不要和大家一起擠著買便當,照自己的步調複習,空檔再去吃飯。下午考兩科,中間只休息40分鐘,更是關鍵,一定要翻得更快。
葛威滕說,考試當天只要把最精華的帶去考場即可,帶愈少東西去考場的愈有上榜的機會,「以我三年來考過七次的經驗,只要是在考場還在看補習班考前猜題的考生,你都可以不用把他們當對手;但如果只是拿一本靜靜看的那種就很恐怖。」
目前工作:充滿難度與挑戰
說到現在的工作,葛威滕流露出無奈卻驕傲的神情,「這裡工作難度很高,剛來時忙到連睡覺都有壓力,現在才比較適應一點。」
他分析,政風工作可分為查處和預防,先前普考分發到台北市北投區公所時,工作九成做預防宣導、一成查處,但到基隆關稅局這個有1000多人的機關後,他不但要盡快融入同事,還要盡快熟悉貨物進出口、通關流程等關務。查案的難度也很高。由於政風人員沒有司法調查權,不能竊聽、搜查,只能調卷做書面研析的行政調查,但他還是充滿熱情。「我剛來就協助辦了一件案子,很有成就感。」面對挑戰,葛威滕一點都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