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金榜題名從這裡開始

考試趨勢、最新政策、錄取率

徐仁全
user

徐仁全

2011-03-21

瀏覽數 31,300+

金榜題名從這裡開始
 

本文出自公職特刊

你知道嗎?考公職已成時下台灣年輕人最夯的全民運動。原因無他,就是因為工作難找、起薪又低,及退休生活沒保障等因素,讓通過國考成為公務人員,成了年輕人最嚮往的出路。

「南陽街大學補習班都勢微了,現在改以研究所及公職補習班為主,」三民補習班專任講師韓森點出這一趨勢,也說明全民熱中考公職的現象。

報考公職人數 去年逾50萬

韓森談到,幾年前去大專院校談公職考試,學生反應冷淡;現在去大家都很熱烈,而且很多都在大二、大三就提早準備,變得很積極。

每年學生中考上公職比例達1∕5的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系主任張四明也發現,近幾年來大學生準備公職考試的比例正逐漸增加,一改過去以研究所為主的升學考試。

補習班裡,來報名上課,或是購買函授課程的學生,大多以大三、大四生為主,較過去研究所或社會青年為主的族群明顯年輕化。之所以提早準備,就是因為難考,錄取率低,想早先一步,多一分準備,增加上榜機會。

數字會說話。2010年報考公務人員考試者達到53.6萬人之多,包括高等、普等、初等、地方特考及轉任升官等考試。其中主要的高普考、初考及地方特考就達到32萬人之多。

其實還不過五年前,考公職並沒有這麼熱門。2005年公職考試報名人數只有28.3萬人,隨後因景氣不佳,加上企業薪資凍漲,不少人轉戰選擇公職,報考人數隨即快速上升。

特別是金融海嘯發生後的2009年,報考公職的人數衝破50萬大關,達到新高峰。2010年雖然景氣回溫,企業也未傳出無薪假等事件,但仍是再破紀錄,達到53.6萬人。

博士也考初考 高資低考成常態

大家都想當公務人員,連辛辛苦苦拿到博士學位的也不例外。 以專科以上學歷為報考資格的高考中,去年竟有178位博士考生,創有史以來最多博士報名紀錄。

以高中學歷即可報考的普考,去年博士應考生也有61位。甚至無學歷限制,只要滿18歲之國民即可報名的初等考試,也有17位博士報考。

「高資低考已成了常態,」考試院院長關中坦言,博士考初考,碩士考普考,大學生考初考等現象已很普遍,一般來說,大學以上學歷報考公職已占九成以上,「比比皆是」。

只是,博士也不一定比較會考。以去年來說,初考雖有17位博士報名,但沒有一位考上。「博士是做研究,申論的,要應付只有選擇題的考試,很難發揮,」考試院專委桂宏誠解釋,本身也取得博士學位的他說。

沒錯,博士在普考的成功率也不是特別亮麗,81位博士,考上只有5位。高考178位博士考生,只考上15位,錄取率不高。

高資低考的結果,當然也造成高資低就,考上的學歷也是十分精采。以普考來說,大學以上學歷的錄取者達到九成五之多,已與原先設計只要高中學歷即可從事四等公職的用意完全不一樣了。

高考也是如此,九成七錄取者擁有大學以上的學歷,專科生只有44人。

面對這奇怪的現象,考選部長賴峰偉解釋,「這象徵公務人員的素質變高,未嘗不是好事。」

榜上有名難 只好重覆考

只是當大家都要擠公務窄門時,已使錄取率快速逐年往下降。高考錄取率去年降至5.08%,普考更低只有2.66%,初考更只有0.85%,最新公布的地方特考也不高,平均只有3%。

如此低的錄取低,也讓考生習慣重複報考。由於高普考、初考及地方特考的考試科目幾乎一樣,考生為求上榜機率,就會重複報名,希望增加考試機會,讓自己上榜的機率也大一些。

考試院統計發現,每一位考生基本上會報名三到五次的考試,有些是在一年內參加各種考試,有些則是鎖定某一、二種考試考數年。「重複考試的現象很明顯,甚至有人把考試當成職業,」關中說。

重複考試的背後意義有二種,一是準備一次,但應試三、四次,以增加上榜機率。其次就是國考真的不容易,要一試中的真的很難,只好一直考。

以去年來說,高普考、初考及地方特考雖有32萬人報名,但交叉比對後發現有10萬考生是重複報考的,也就是說,真正競爭人數並沒有那麼多。也就是說這四種公職考試,只有22萬人在考,而不是32萬人。

而對於那些一考再考的人來說,又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以考試為樂的人,可能另有目的,但這占少數。主要還是一直沒考上,或考上但不滿意,只好再考。例如過去有一位考了八年、共考了29次試,才終於考上狀元的考生。

新制1〉大學畢業才能考高考三級

而對今年想衝刺公職考試的人來說,新的規定一定要留意,以免遊戲規則沒搞懂,白忙一場。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第一項新規定就是大學畢業學歷始得報考公務人員高考三級或三等特考,也就是過去以專科畢業學歷即可報考的高考及特考三等,今年開始已經不行了。

影響所及約在7000人左右。去年專科學歷報考高考者約有4000人,報考地方特考三等者約有3000人。今年專科學歷無法報名三等高考,則專科學歷考生會轉戰到普考及四等特考,也增加這些考試的錄取難度。

新制2〉警察特考採分流雙軌制

第二項新規定就是警察人員考試開始採分流雙軌制。就是警察特考分為一般生及警大或警專生兩種。如果是一般生,高中或專科畢業考上警察特考,受訓後為四等任用。如為大學畢業生通過警察特考,受訓後為三等任用。

而警大畢業生或警專畢業生報考警察特考者,及格後分別三等及四等任用。

新制3〉司法特考增設口試

第三項新規定是司法人員特考開始改採三試。過去只有二次筆試,今年開始增加第三試口試。增加三試後的成績計算及錄取標準也與過去不同,改採總分制。

總成績計算以第二試、第三試成績合併計算。而第一試只是取得進入第二試的資格,並不會列入總成績。

第一試錄取人數是按到考人數33%擇優錄取。第二試錄取人數依需用名額加10%擇優錄取。第二試成績有一科目成績為0分或第三試口試成績未滿60分者,均不予錄取。

三試的用意是希望測出考生是否融會貫通法條,並瞭解其表達能力。另一重要用意在避免「娃娃法官」,即是法官年資輕,不瞭解人情事故或社會脈動,做出有違常理的判決。因此在口試時會提出相關議題,瞭解考生的社會經驗與常識,以避免錄取娃娃法官。

今年將招考467位心理師∕社工師

除了新規定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公職考試中職缺預計會增加的有公職社工師、輔導教師及輔導人員。

因應日益增加的家暴及兒童性侵等案件,原有的社工師已明顯不足,行政院去年核定增加各地方政府社工人員編制,將在105年前再增加1462人,以達到全國3052名社工人員的規模。

去年高考公職社工師只錄取26人,預計今年會大幅增加名額,錄取上百人應是可預期的。不過公職社工師報考資格是必須先取得社工師資格者,有一定門檻,並不是人人都能報考。

另外也因為近來傳出校園霸凌事件,立法院通過「國民教育法」修正案,明訂24班以上的國小、各國中應設專任輔導教師;直轄縣市政府與55班以上國中、小學,皆需設專任的專業輔導人員,輔導教師制度將會在明年8月時上路。

也就是從2012到2017年六年,預計將新聘2221位輔導老師及專業輔導人員。

目前全國國中、小學僅有291位輔導老師、106位專任輔導人員(心理師、社工師)。修法後規定,國中、小要有2045位輔導老師、573位專業輔導人員,合計2618位。

扣除現有人員,未來還要增加1754名輔導老師、467位專業輔導人員、共2221人。機會增加許多。

今年雖先用約聘制,預計補467位心理師或社工師,明年就會正式招考,給了目前已是合格的社工師及心理師絕佳機會,可準備報考,或先當約聘人員,明年再考為正職。而流浪教師若有心理學相關背景或再回學校進修心理輔導學分,也可報考,擺脫流浪的命運。

另一社福特考,今年也恢復,除三等的社工人員外,也開出已停辦六年的四等保育員職缺,保育員就是公立托兒所教師,也是公職,享公務人員保障,預計今年會開出近百名額,有相關幼保系的考生可留意。

而根據考選部公布,今年也會舉辦國際經濟人員特考,以因應國際商貿事務的增加,商管學院背景考生請把握機會。

考哪一類別勝算最大?

如何選擇考試類科?過來人紛紛建議,應優先評估自己的專長與優勢後,找最有利的類科下手。

例如土木工程科系的學生,就選土木工程類科來考,因為這類科偏重專業知識,也成了特殊的考試門檻。

比較麻煩的是一般通才生,好像什麼都能考,競爭最激烈。這時就要勤做功課,把所有的考試情報及考試科目攤開來,一一檢視,看哪些類科報考人數少,錄取率高,甚至只要多準備一、二科不熟的考科,就能有更多的上榜機會。

以會計、財務審計及績效審計來說,會計類有10%的錄取率,可是若多準備「內部控制」及「財報分析」兩科,就可報考財務審計,錄取率接近13%。如果另外再準備經濟學及公共管理及政策,那就可選擇績效審計類科,錄取率又提升到13.1%。

另外,地政及公產管理的考試科目也很雷同,但是地政錄取率只有2.97%,公產管理卻高達20.5%! 另一種投考組合是選擇哪些考試?

一般來說,高普考及地方特考是基本的報名項目,「因為考科都相同,一次準備,三次機會,增加上榜率,」志光教育科技經理張家旗表示,這些考試由於時間不同,考生可以用來練筆,充實應考的經驗。

「考了一、二次後,愈考愈有經驗,分數也愈來愈高,」考上土木工程類的董仲舒回憶自己第一次參加經濟部國營事業考試,平均分數只有20多分。後來再參加地方特考進步到40分,去年高考就考上。不過,建議考生不要考太多次,最好是一鼓作氣,一次考上,否則氣會用盡,拖愈久效率愈差。學生愈年輕考愈好,考愈少次愈好,這就是考上的訣竅。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