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軍事支出有必要
打仗,軍費支出固然極其昂貴;維持軍事均勢也極其昂貴。因此經濟學家常說,戰爭與和平同樣都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不富裕的蘇聯與不貧窮的美國多年來同樣深受龐大軍費支出之苦。回歸田園的雷根再也不需煩惱,正在力圖裁軍的戈巴契夫則仍是艱苦萬分。
不幸的是,儘管軍事支出通常都無助於人民福祉直接的改善,全世界的國家(包括中立國)都仍然需要以大量的資源用於軍事部門,或者來支持侵略的企圖,或者來呈顯防禦的決心。因此,年復一年,大家仍不敢忽視對世界各國軍事支出的比較分析。
本文根據去年春天美國官方公布一四五個國家的資料,對各國軍事支出做一簡要說明。
表一是比較世界主要國家的軍事指標。
在美國官方提供的一百四十五個國家(或地區)的資料中,我們選取了十個個體。
以台灣為例,在一九八五年:
--軍事支出為四十七億美元,世界排名第二十三。
--軍隊人數四十四萬,世界排名第十六。
--軍火輸入為五億八千萬美元,世界排名二十四,但沒有軍火輸出。
以大陸為例,其軍事支出為世界第三,軍隊人數為世界第二(僅次於蘇聯),軍火輸出為世界第九(美、蘇分占冠亞軍)。
日本在美國軍力保護下,其軍事支出居然高於台灣,為世界第十名,而且「不准再武裝」的日本,居然還有九千萬美元的軍火輸出,世界排名第二十八。
二、十一國軍事與經濟指標比較
表二進一步比較十一個重要的國家(或地區)軍事與經濟指標。值得指出的是:
--美國的國民生產毛額與中央政府支出均為世界第一,蘇聯則均為世界第二,日本排名第三。
--以國防支出負擔而言(軍事支出與GNP之比),北韓與以色列最重,蘇聯亦不輕,西德與日本較輕。台灣與大陸在世界排名各為二十四名與三十名(排列愈前,相對的負擔愈重)。
--以軍事支出與中央政府支出之比而言,台灣與蘇聯較高,其比例接近一半,排名分別為世界第五、第六。日本政府則負擔極低,在一九八五年尚不及一0%,世界排名一三三(愈後表示負擔愈小),亦即日本政府可以有較多經費做非軍事用途。
--以每人平均軍事支出而言,美、蘇、東德、以色列較重。台灣在一九八五年為二三八美元,世界排名第三十三,亦即有三十二個國家之每人平均軍事支出高於台灣。
--從軍火輸入與總輸入之比來觀察,大陸與日本均低,不及一%,表示輸入軍火極少;台灣則為五.二九,世界排名第三十五,在每百元輸入品中,軍火即占了五元。北韓則接近二一%。
--從軍火輸出與總輸出之比來觀察,北韓與蘇聯分為世界排名第一、第二。北韓比例高是因為一般產品總輸出額極低之故,而非它有一個龐大的現代化軍火輸出工業。美國是另一個軍火輸出大國,世界排名第五。我國的國策是不從事軍火輸出。
--以每人國民生產毛額來反映一國生活水準,則大陸極低,美、日、西德極高。在一九八五年,台灣之世界排名為第四十五。今年每人所得預估為七千五百美元,將進人世界排名前三十名。
三、兩岸軍事支出比較
表三專就台灣與大陸在一九八一~八五年間,在軍事支出方面做一比較。
--近三年來大陸之軍事總支出比台灣高出五至六倍左右。
--大陸的軍隊人數等於台灣的九倍。
--每人平均軍事支出(以美元計)台灣則為大陸的十倍,反映出台灣近年的精兵政策與採取高性能武器的防禦策略。
--以軍事支出與國民生產毛額之比來看,雙方相當接近,近三年來均在六%與八%之間。
戰爭是殘酷的,和平是令人嚮往的。要對抗可能的戰爭,要維護自身的安全,軍事支出是一個「必須之惡」。即使在當前世局緩和的情況下,仍然難以預估具有侵略潛力的國家,是否就此不會再燃起另一場戰火。只要有這個不確定感,軍事支出就難以減少,國防預算就不易削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