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國內游資充斥,使得股市、房地產行情飆漲,地下投資公司也大量增設,民間金錢遊戲盛行,物價上漲,已經使經濟秩序受到了相當程度的影響。
有鑑於此,當局乃不斷採行因應措施,三、四月間央行的緊縮政策,及五月間財經部門所採行的平抑物價措施,已經收到了相當效果。因此,層峰決定進一步對股市也採取正面性疏導游資措施,亦即藉由公營事業轉讓民營,在股市釋出大量公營事業股票,以遏止股價狂飆之風。
二中全會曾將「國營事業民營化」列為經濟重要議題,為貫徹二中全會所通過的「積極輔導公營事業股票上市與出售」決議,國營會已展開一連串「國營事業股票上市講習會」,邀請了有關的法規制訂技術人員及決策主管參與,研討公營事業股票上市實際作業情形,以加速上市的步驟。
民營化步伐加快
目前經濟部所屬的中鋼、中化己進入了上市規畫階段,中船、中工、台機也經由經濟部評估後,將視適當時機轉為民營。而省屬三商銀為轉為民營所需追加的預算,也於七月中旬在立法院通過。另外,經營不錯的唐榮鐵工廠也計畫於明年上市。
由此可見,公營事業民營化的腳步已漸漸加快,此乃顯示出政府已注意到目前社會上游資氾濫的現象已日趨嚴重,此刻正是政府該拿出魄力來面對不斷飆漲的三價(物價、房價、股價)問題,確實將社會游資導入正常投資管道的時機。
將公營事業轉為民營,在消極方面,可以紓解社會上過於氾濫的資金,有效控制物價的上漲及消弭社會上投機風氣的盛行;在積極方面,則可藉由民營化來提高公營事業的經營效率,並可將吸收來的資金用於強制收購都會周邊土地,有效遏阻房地產的飆漲,以達民生主義之「均富」的目標。
一、為何要推動「民營化」?
(一)追求高效率
一般人皆知,公營事業所經營的範疇,大部分皆是獨占的型態,在缺乏競爭的壓力下,自然就不會有追求高效率的心態,是以大部分國內的公營事業(包括國營及省營),由於經營效率低落,所以虧損累累,以致經常遭人詬病。當然,在公營事業中也有經營不錯的,正如同民營企業往往也是盈虧互見。
但就學理來論,民營企業有一定的誘因來使得企業家、一般主管及從業人員去追求效率的極大化。因為,私有企業的歸屬權在於全體員工,大家對公司的監督會不遺餘力;而公營事業的歸屬權卻在於全體國民。一般而言,國民對於公營事業的監督權較不積極,再加上其人事制度的僵化無法產生激勵效果,及冗員的過多使其成本提高等等,皆足以證明民營事業要較公營事業相對具有經營效率。
監督心態的差異
(二)吸收社會游資
以中鋼的例子而論,其資本額為六六四億元,目前政府已決定將中鋼公司股票擴大流通至一0%為限,七十九年度將釋出台電公司持有中鋼股票一億八千餘萬股,及國庫持有中鋼股票一億七千餘萬股。所以僅僅中鋼股票在一年內即可吸收約二十四億的資金。若再加上三商銀、中化、唐榮鐵工廠、中華工程等官股陸續釋出,必然能夠有效吸收社會上過於氾濫的資金。
根據統計,目前我國的國營企業約近三十家,包括隸屬行政院及財政部的銀行、保險業;隸屬交通部的運輸、郵政、電信業;隸屬經濟部的台糖、台肥、中化、台鹽,台機、中船、中油、中鋼、中工、台金、台電等。未來若是這些國營企業能夠逐步推動上市,勢必會使數年來形成的游資過剩局面漸趨緩和。
沈重的財政包袱
(三)順應世界潮流
公營事業民營化已成為當前國際間經濟政策之主流,英、美、法、日、韓、星及拉丁美洲等國家皆致力於釋出官股、標售及移轉民間經營。在英國方面,首相柴契爾夫人極力整頓的公營事業已顯現出卓越績效,美、法也積極從事將公營事業轉移民營的工作。
就拿鄰近的日本來說,近年來已將專賣、電信電話、國有鐵道、航空公司民營化。韓國更成立民營化促進委員會,遴選證券交易所及電力公司等十家開放民營。這些行動無不表示各國政府已深深體會到龐大的公營事業,已漸漸由保障國家安全與民生福祉的功能,轉變成為一個沈重的財政包袱,我國應加速公營事業民營化的工作,以維持整體經濟的穩定發展,符合世界潮流之所趨。
二、推動民營化之主要方針
公營事業民營化,雖是政府的一貫政策,但以現階段而言,油、電等重量級事業單位的股票,因為攸關國計民生,仍須再作規畫,不應一味地為了配合「民營化」的政策指示,便在短期內倉卒上市。
我國正處於實施公營事業民營化起始階段,由於公營事業股票上市事關重大,我們必須顧及公營事業個別的經營狀況及整體股市之變化,作一全盤性的規畫,其主要方針臚陳如下:
(一)儘速制訂相關法規
長久以來,公營事業即以獨占優勢掌握國內公用事業市場,諸多法規一方面以特許的權利,獨厚於公營事業;另一方面則對公營事業以不合理的法令限制其人事、經營及資金運用,造成公用事業運作不佳且限制重重。因此,開放公營事業民營化的首要之務,即是要建立公平競爭的公用事業管理法規,將正確的經營理念注入公營機關。
拒絕成為失業收容所
(二)加強化解勞資糾紛
公營事業生產效率偏低的主要因素之一,乃是政府為避免失業人口過巨,而酬庸式將之安排到公營事業。民營化之後,為了提高經營效率,許多冗員必須加以裁撤,所以必然會引發員工諸多抗爭;另外,由於公營企業民營化過程中,員工分紅入股問題處置不當,也將會造成勞資對立,導致民營化後員工的怠惰問題,這些都是值得有關單位事先詳加規畫的重點。
(三)有效導入民間經營
民營化的方式很多,絕不是唯有將經營權轉移至民間且將股票上市才是民營化的唯一道路,例如中油開放民營加油站及輕油裂解,台電也考慮開放電力促銷部門等,這些行動都可以使得民間的投資管道更加增多。
另外,官方握有股份的民間公司,也準備推動民營化,將陸續釋出在民間公司所握有的官股,海外林業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個最佳的例子。由此便可看出,民營化的方式不一定要拘泥形式,唯有掌握「民營化」的實質要義,才可以使國家經濟更有效的運作,並使全體國民均霑其利。
(四)避免影響股市行情
公營企業的規模龐大,其股票在證券市場公開發行所獲得的資金必然為數可觀,這對於其他民間產業資金的吸收,將會造成排擠效果。所以,應該學習歐美,採取分期付款認股的方式,並開放外資入股,以紓解對股市的資金壓力。另外,承銷價格的計算也應儘量以市價為參考標的,以避免帶給股市激烈的震盪。
三、為「二次土地改革」儲蓄資金
近三年來,國內房地產價格的巨幅飆漲,不但令社會大眾望屋興嘆,也到了令政府無法坐視的地步。為了有效解決此一重要問題,有關部會已提出釋出公營事業股票與「二次土地政革」相輔相成的方案。即是計畫以釋出公營事業股票,強制性收購都會邊際的農地、山坡地、部分保護區及提供國營事業部分土地給予民間投資興建住宅。如此一來,不僅完成了政府一再宣稱擴大公營事業股票上市的使命,而且有效吸收龐大游資,更進而對居高不下的房價產生壓抑的效果。
國內都會周圍的農地、山坡地等未來勢必開放,目前已有財團以借用人頭的方式購買這些土地,計畫於開放後加以炒作而謀取暴利。政府必須有效遏阻炒作土地的行為,以強制的方式加以徵收,並開放由民間興建住宅,以類似星、港方式將土地仍屬國有且只租不賣,簽訂長期租用契約供國人居住,才可望有效牽制房價。
四、公營事業民營化對股市的影響
(一)股市籌碼增多
由於社會游資過於暢旺而股市籌碼相對缺少,使得在股市當中形成了無限資金追逐有限籌碼的情況。其中,「短、小、輕、薄」的個股,往往更是主力愛拉抬、散戶也勇於搶進的股票,如中日、大西洋、國勝、六福等即是最好的例子,真可稱之為標準的「籌碼戰」。
未來公營事業股票上市之後,股市的籌碼會大量增加,資金與股票的數量會漸漸接近,由經濟原理來分析,在需求與供給逐漸趨於均衡之際,股價將不易再形成狂飆之風。
「量先價行」
(二)股市的動能減少
今年的行情,有人稱之為「資金行情」;另外,由技術分析的角度來看,股價上漲的重要因素即是成交量要先能夠適度放出,所以也就有了「量先價行」的一句話。
公營事業股票上市之後,將會由股市中抽走數百億元的資金,對於目前上市公司而言,將會形成資金短絀的現象。所以政府宜在開放國外券商之際,也應逐步開放外資對台灣股市的直接參與,以避免國內股市因公營事業股票上市而形成失血現象。
(三)土地改革使股價趨於理性
今年在股市中橫掃千軍的資產股,如台鳳、農林、工礦、六福、欣欣、萬企等,皆是藉著擁有大筆土地而獲得投資人的青睞。若是「二次土地改革」徹底成功,則未來再藉著資產炒作的狂飆現象,將會大為減少。另一方面,一般生產事業因購地成本增加,而大幅提高生產成本的現象,也將慢慢解除。如此一來,將會使生產事業再度增加其外銷競爭能力,股市的發展也將進人由資產炒作轉為以業績為導向的理性投資時代。
(白俊男為太平洋證券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