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做好服務,總經理沈方正可說身先士卒。不管是和宜蘭縣長開會,或是接受遠從台北而來的媒體採訪,每天早上10點和下午4點50分,只要沈方正人在飯店,再重要的會面或工作也得暫時喊卡,迅速衝回辦公室和12位飯店前後台重要幹部開會10到15分鐘。
沈方正的用意是,確認客人當天在飯店內的所有動態。早上10點,他要和主管們討論當天入住所有客人的資料,像是提醒熟客過去的習慣,或是新客提出的特殊需求。
下午4點50分,則是確認當天晚上的客人節日慶祝,或是隔日一早,是否已安排員工加班,替提早離開的團體客做早餐、提行李。
不只如此,白天、晚上也都安排了值班主管,交班時同時繳交報告,不管房務吸塵時哪個開關跳電,或是哪位客人肚子不舒服送醫,24小時的客人動態,全逃不出沈方正的手掌心。
「我最在乎的是客人,客人的事,一定要讓我知道,」戴著咖啡色圓框眼鏡的沈方正說。
大學畢業後就投入飯店業的沈方正,從來沒停止思考,服務到底是什麼?
他深刻體認,把服務做好,對度假飯店從業人員來說,極難。例如,便利商店與客人的接觸點只有一個,約3分鐘,連鎖速食長一點,5到7分鐘,但一個客人從踏進飯店到離開,至少有18個小時,每天有無數個接觸點。
再加上飯店採輪班制,沒人知道顧客會遇上才報到三天,還是在這行業做了三年的服務人員,況且顧客隨時有問題,比如會在游泳池問服務人員,晚餐幾點開始,或是到大廳預約SPA按摩。
以時代性和時效性面對需求
為了徹底消滅服務過程可能會犯下的問題,沈方正發想了「礁溪老爺傑出的服務理念」,藉著月會或是新生訓練,不斷與員工分享。
以理念第一條,「我就是服務的人」為例,當客人突如其來到游泳池預約SPA,絕大部分飯店員工只要背得出SPA分機號碼,就已經令人驚豔,但礁溪老爺要求,當客人問到誰,那個人就必須是能提供服務的人。
每個部門還有一套「有觀念的規則」。 但是礁溪老爺12個部門各10幾項的工作規範,卻花整整一年半制定,原因在於,這套有觀念的規則,並非沈方正和主管擬定,而是由每部門的訓練員,引領員工思考,究竟工作職掌範圍,哪些重要到需要被制定成規則,而且還不能太過於細節,才能涵蓋觀念。
礁溪老爺也強調,服務也必須根據客人需求不斷調整,具有時代性,也充滿時效性,必須兩者並進。時代性,指的是現階段消費者需要的商品和服務,至於時效性,則是節慶、節氣,以及屬於客人的紀念日,但最重要的是觀察客人的需求。
例如四年前,沈方正觀察到客人經常睡晚,匆匆忙忙地趕下樓吃早餐,於是推出365天的早午餐服務。光做好早午餐這個服務,隨時都供餐,就研究三年。
經常有人問沈方正,每天不斷因應客人的需求做調整,難道不累嗎?他總是回答,服務業的滿分是80分,永遠沒有做好的一天,因此他總是不斷改進。
他認為,飯店分為三種層次,最低的層次是,客人住過之後說,「這飯店好漂亮!」再高一點的層次是,客人退房後稱讚,「這飯店服務真好!」最高的層次是,客人告訴別人說,「這飯店感覺真好!」但是問哪裡好,卻支吾半天說不出個所以然。
「這就是服務業附加價值最高層次的感受,無法被清楚切割,」沈方正期許,最好讓客人住過礁溪老爺後,再去住其他飯店就不習慣,什麼都不對勁,這樣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