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世紀末策略-企業合縱連橫

黃肇鑣
user

黃肇鑣

1989-07-15

瀏覽數 17,750+

世紀末策略-企業合縱連橫
 

本文出自 1989 / 8月號雜誌 第038期遠見雜誌

全球性的競爭、日益精密的科技、廣博的資訊和價廉又經濟便利的旅行,使得許多企業不再完全倚賴本身的財力及人力來攻城掠地。

近年國內工商業蓬勃發展,不少企業家也開始注重分散市場與國際合作及創業投資。

過去兩年,筆者有機會參與國際間技術合作、創業投資的企畫及執行工作,對美國大企業的「合縱連橫」及「遠交近攻」策略,略有心得,願意提供國人參考。

八0年代新策略

早在一九七0年代中期,石油危機震撼全球,當時受創最重的美國石油公司,深感單一產品不足以應付周期性的營運風險,於是收買其他一些不相關的企業,作為分散市場的策略。

當時最著名的例子,是Mobil石油公司買下當時美國第二大百貨公司Mongomery Ward;另一個例子是由Exxon石油公司決定進入文字處理自動化市場,一口氣買下十幾家中小型電子公司,希望能整合起來,自成一家。

第三個著名的例子是通用電器(GE)當時發明了一種小型省電的馬達,就買下最大的馬達公司Reliance,希望能運用Reliance的廣大銷售網來推廣通用的新產品。

可惜這三個計畫都沒有成功,使得Mobil,Exxon和通用都損失了億萬美元。失敗的原因歸根究柢是公司文化不同,行業不相近。

到了八0年代,公司成長的新策略就有了變化,它們是:

合縱連橫--創業投資,內外兼顧。

遠交近攻--垂直整合國際合作。

先談美國大企業的創業投資。

美國大企業深感自身人力、文化及技術的限制,加上本身業務的繁忙,很難走出侷限的範疇,於是發展出一種內外兼顧的創業投資。

企業本身擁有基金,優點是可以直接取得投資公司的較大股權,並可相互交換商業機密及技術交流。

以大吃小

最成功的例子為Xerox投資早期的蘋果電腦,將已開發成功、但Xerox沒處應用的軟體送給蘋果電腦,並以小量資金,換取了近二0%的蘋果股票,獲利不少。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缺點則有二,第一,必須成立專業單位,雇用評估人才,不太經濟;第二,所投資的企業不可能很多,觸角不廣。

於是最近幾年,有不少大企業乃「合縱連橫」聯手成立投資創業公司。美國較大的公司,像美國電話電報(AT&T)、西屋、奇異、3M……等都投資這類公司,觸角極廣,而且不必用大量資金和大批管理人員。

舉個例子來說,3M公司目前為七、八家投資公司的股東,由這幾家在三十幾家轉投資創業基金。一般創業投資基金彼此都有連繫,看中一個值得提拔的創業機會,由一家基金為主,再加入數家為輔,共同分擔風險。

運用這種關係,大企業像3M,間接地投資了七百多家新成立的小公司,其中包括了電子、通信、光儀、醫藥、能源、材料、服務業等,包羅萬象。一方面可以收集資料,接觸到新興科技的走向,另一方面,有些成功的小公司股票上市,豐沛的收入也可補償大部分的投資。

另外更重要的一個項目是,間接投資的公司,其產品市場或技術對大企業本身有相輔相成的作用,而大企業則額外投資,協助經營,使其獲一步成長,並可在上市前將之買下。如此一來,美國大企業運用很少資金,就能讓幾百家小公司在外面奮鬥,每年再買下幾家成為新興企業。

最近幾年,美國流行一個名詞「intrapreneur」,暫稱「內部企業家」,有別於在外獨當一面的企業家(entrepreneur)。由大企業在公司內成立一筆基金,鼓勵員工申請,運用在新產品的開發及推廣上,獲得公司資助的員工,即稱為「內部企業家」。

發明「有味垃圾袋」

這種作法的好處是有創業理想的員工不必離開公司,可以利用正常工作以外的時間,來開發推展新產品。較著名的例子為杜邦公司的「播種基金」。

年前杜邦公司一位員工申請到該基金的資助,利用公餘時間,開發出一種可以使貓狗退避三舍的「有味垃圾袋」,現在正在德州休斯頓推廣,如果成功,可以替杜邦公司打開一個廣大的新市場。

各大企業一方面鼓勵內部創業,一方面「合縱連橫」,然而仍不足以抵制跨國公司的入侵及新興企業的飛速成長,於是「遠交近攻」就成了另一重要的策略。

美、歐、日各大企業,在其國內的成長已相當成熟,想要再進一步成長,只有三條路可走:一、垂直整合,獨霸一方;二、海外發展,攻城掠地;三、另起爐灶,進入新行業。

當然,美國國內因垂直整合而被併吞的大小公司,不勝枚舉,這些作法也使許多企業的運轉受到影響。

可行之步

說到這裡,我們不能不想到一些台灣跨國公司及創業基金成功的例子,像台塑集團、長榮海運,可以說已很驕傲地進入世界級企業的行列。宏碁電腦施振榮的「先做老二中的老大」(參考遠見第三十三期)策略,頗有獨到之處,正是新興國家進入世界級企業可行的一步。

(黃肇鑣任職於美國3M公司)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