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從實習生做到航運界股王

最佳總經理第8名〉中國航運 周慕豪

高宜凡
user

高宜凡

2010-05-10

瀏覽數 43,700+

從實習生做到航運界股王
 

本文出自 2010 / 5月號雜誌 第287期遠見雜誌

成立一甲子的「中國航運」,近來一直穩坐航運類股的股王及獲利王,過去兩年的EPS都超過11元,經營效益令人咋舌。替這家績優航運公司掌舵的關鍵人物,正是船長出身的中航總經理周慕豪。

在第一屆《遠見》最佳總經理調查中,周慕豪排名高居第8,上任近八年來,公司每年平均ROE高達28.9%,市值更有52%的年均增幅。

最特別的是,他更是國內極少數沒有任何持股的企業總經理,純粹扮演專業經理人角色。周慕豪的管理祕訣是什麼?如何替中航做出關鍵決策?

為環遊世界,出海當少年船長

1968年省立海洋學院(現為海洋大學)畢業後,周慕豪先上船做事,從實習生一路做起,30歲便當上船長。雖然船務工作辛苦,但那時這是少數可以出國見世面的方法,對年輕人的誘因很高。「麥哲倫海峽、巴拿馬運河,這些地方我都去過了,」周慕豪笑說。一向不會暈船的他,的確是天生吃這行飯的料。

在船上歷練12年後,他被公司選進剛成立的船舶管理部門,至今仍是少數兼具海、陸兩種資歷的航運業經理人。他的辦公室掛著許多當年跑船的泛黃照片,裡頭的他臉上還不脫稚氣,與現在的沈穩、幹練截然不同。櫃子裡甚至擺了一堆還沒拆封的船舶模型,「只可惜現在沒時間做了,」他感歎。

少年船長的經歷,對周慕豪後來管理團隊幫助不小。例如有次在南美航行,艙蓋油壓管突然壞掉,必須趕緊更換螺絲,可是水手們竟然圖方便,只用一片小方木頂住艙蓋空隙。氣得他叫所有人上來集合訓話,沒想到大伙一上甲板,艙蓋就立刻垮掉。他這個召集的命令,保住了很多人的性命。「在海上當船長,就是一個獨立領導人。覺得對的事情,就要堅持去做!」這段經歷讓周慕豪對領導者的責任有了深刻體悟。

啟動擴張策略,專精船舶管理 2002年,周慕豪接下總經理大位,上任後第一件事,他重新檢視公司的散裝貨輪、陸上貨運、倉儲、代理沙烏地航空等四塊業務。「第一件事就是要看財務報告,瞭解公司每種業務占的營收比重與成本結構。」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事實上,當時中航剛度過十年來唯一的虧損年度(2001年),公司也宣布放棄投資比重較大的貨櫃業務,重新專注散裝航運。不久,他決定啟動一系列擴張計畫,首先是承接香港「怡和集團」旗下「怡聯貨運」(現更名「中航物流」),做為倉儲業務主力,並在2003年景氣不明時大膽造船,最近看好散裝的前景,公司又下訂三艘新船,預計2013年整體運能將提升到10艘船、180萬噸規模。 2005年,中航砸下6億元入股「台航」,成為當年航運業大新聞。周慕豪分析,「兩家的業務雖然相同,但船型不同,可以互補!」而且中航只專心當大股東,保留台航原本的經營團隊,讓雙方一起合作衝市占率。

比起同業,周慕豪對自家的船舶管理能力格外自豪。他強調,雖然只當船東,但船租出去之後,公司仍得對客戶背負管理責任,包括船員關係、船務管理、維修支援、危機處理等,都會影響經營績效,「而且要管理船舶跟船員的話,有船上的經驗才容易瞭解。」 至今,中航高達99.4%的船舶使用率不但領先群倫,在全球礦商對船隊的評價系統中,旗下六艘船都拿到最高的五顆星等級。

做出好決策,得靠資訊與速度 由於業務日趨複雜,中航在2006年引進ERP系統,花了一年多整合內部資源及各分公司間的資訊,協助管理者提升決策品質。比方說,現在中航就已把去年所有帳結完,可在4月16日召開股東會,不但是今年所有上市櫃公司最快的前三名,更比以往提早近兩個月。

「公司管理好、加上資訊反應迅速,就可以做出好決策!」為加快效率,他常在辦公室的小圓桌開小組會議,進行半小時左右的討論,上下間的應對講求直接而快速。

對於逐步成長的兩岸市場,周慕豪看好高雄港可吸收負荷量過大的大陸內河航運,未來也可能與台航合作經營兩岸航線。事實上,他早在1995年就曾與對岸業者合作長江內河航運。他提醒,若沒搞懂各省差異與產業習性,很難得其門而入。

這位船長出身的總經理,未來將繼續帶著這家航運業績優股乘風破浪、征服景氣大海。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