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CECA跨過海峽比跨過濁水溪容易

林祖嘉
user

林祖嘉

2009-03-01

瀏覽數 19,950+

CECA跨過海峽比跨過濁水溪容易
 

本文出自 2009 / 3月號雜誌 一兆台幣的一堂課

上個月中,行政院長劉兆玄、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與經濟部長尹啟銘等官員,連續指出政府有意希望加速與中國大陸協商簽署「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CECA,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然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也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卻一再強調,「台灣內部沒有共識,貿然簽署CECA只會加深社會對立。」真的很遺憾,對我們念經濟的人來說,CECA是一個很簡單的經濟合作問題,但是到了政治人物的眼中卻變成了一個政治問題,令人不禁要說:「CECA跨過台灣海峽似乎比跨過濁水溪容易!」

對台實際 且對岸建議亦中肯

在去年大選前,馬蕭陣營提出選後要建議兩岸簽署CECA,以解決兩岸目前經貿關係停滯不前的狀態。他們選用CECA的理由很簡單,因為台灣不能接受中國與香港簽署的更緊密經濟伙伴關係安排(CEPA,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因為那是香港化,而且是屬於一個國家內的安排。但是,中國大陸也不願意與台灣簽署自由貿易協議(FTA,free trade agreement),因為那是國與國之間才會簽署的協議。當兩岸雙方都被所謂的「名稱問題」卡住而動彈不得時,馬蕭陣營才會建議用第三個名稱(CECA),來重新啟動兩岸之間的經貿關係。

其實對於熟習國際經貿事務的人來說,上述的考量都只是有心人士過度解讀。因為紐西蘭與澳洲簽署的就是CEPA,但是他們從來不會擔心說是一個國內的關係。而事實上,不論是CECA、CEPA、或是FTA,依據世界貿易組織(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的規定,都屬於區域性貿易協定(RTA,regional trade agreement)的一種。當兩國之間簽署上述三種協議中的任何一種,在向WTO報備之後,都會被歸類為RTA之內,所以就經濟效果上來說基本上是沒有任何差異的。

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先生在去年底「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紀念座談會上,所說的「胡六點」當中,明白地提及願意與台灣協商簽署CECA,顯然他們已經明白知道爭辯「協議」(agreement) 與「安排」(arrangement)是沒有太大意義的,所以他們就直接表明願意與台灣簽署CECA。可惜台灣有許多人仍然受到意識型態的束縛,不能真正看清CECA對台灣經濟的重要性,堅持台灣不能與大陸簽署CECA。但是,過去八年台灣就是因為如此而走不出去,這些人難道還看不清楚嗎?

實行直接有利多:GDP增3.3%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現在再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CECA對台灣而言是如此重要,而且是如此急迫的。首先,中國大陸與東協十國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將在明年正式啟動(簡稱十加一);日本也在去年與東協完成協商,將在2015年完成全面自由貿易。此外,韓國也與東協國定在進行協商,到時候就會出現所謂的「十加三」。另外,澳洲、紐西蘭、與印度也公開表示他們有意加入此一形成中的東亞自由貿易區。依中華經濟研究院估計,在十加三成立之後,如果台灣不加入,我們至少要損失1%的GDP成長率。由於他們使用的數據是1997年的數據,因此我們相信這個數字絕對是被低估的。

當十加一明年上路以後,東協國家的石化產品就可以免關稅地進入中國大陸,而台灣石化產品進入中國仍然要被課徵8%左右的關稅,因此將會大大打擊台灣石化產品進入中國大陸的競爭力。所以,最近以來,我們的石化業者就一直向政府提出要求,希望兩岸應儘早簽署CECA,因為他們的壓力即將來到。此外,機械業與汽車零件業也都面臨同樣嚴重的問題。

其次,如果台灣要突破此一困境,最好的方法就是先與中國大陸簽署CECA(或是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名稱),因為台灣對大陸出口占台灣總出口的40%,所以只要與大陸簽署CECA,就可以立即解決台灣將近一半出口的問題,所以我們當然應該先與大陸協商CECA的問題。依政大教授陳坤明等人研究結果發現,兩岸如果簽署FTA,在考慮所帶動的投資移轉效果之後,可以使台灣GDP增加3.3%。

第三,對台灣而言,與大陸簽署CECA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策略性意義,就是簽署之後可以加速台灣與其他國家簽署FTA,而且可以加速進入國際經貿組識。比方說,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就明白指出,台新經貿關係不可能超越兩岸關係。因此,在兩岸簽署CECA之後,台灣與其他國家簽署FTA就會容易很多,因為中國大陸不再有理由反對其他國家與台灣簽署FTA。事實上,胡錦濤先生在其「胡六點」中就指出,大陸願意與台灣協商合作進入國際經貿組織。

第四,當然,兩岸簽署CECA最重要的還是其真正的內容為何,這才是影響台灣經濟與產業的關鍵所在。比方說,是不是大陸所有的產品都完全免稅進來?或是有一些產品要加以限制?例如農產品。再比方說,服務業貿易是否也要同時開放?或是要逐步地開放?這些詳細的內容兩岸雙方都應該要經過仔細的評估與協商,才能得到對雙方最有利的結果。

無論如何,CECA不但對台灣很重要,而且是台灣打開國際經貿空間的一塊重要的敲門磚,而且由於國際經濟情勢變化非常快,我們當然應該要及早因應。因為就算是兩岸真的簽署了CECA,雙方可能還要經過許多的協商與討論,因此真正要實施全面免稅可能也是好多年以後的事了。以中國與東協的例子來看,他們是在2002年簽署協議,但是在2010年才完成全面開放免稅。

最後,讓我們再次的對一些不瞭解CECA的朋友說:「請不要再讓意識型態束縛,讓經濟的歸經濟,讓CECA能很快地通過濁水溪,畢竟國內的共識還是很重要的。」

(作者為政大經濟系教授;本專欄由林祖嘉、華而誠共同主持)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