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面對新兩岸 大三通 帶給台灣六機會

彭漣漪
user

彭漣漪

2009-02-01

瀏覽數 29,700+

面對新兩岸 大三通 帶給台灣六機會
 

本文出自 2009 / 2月號雜誌 面對新中國

1月7日早上10點,位於高雄港附近的新系統物流,是這裡最大的物流公司,但門口冷冷清清,偶爾才能見到一輛載貨卡車出入。從辦公大樓中庭透明玻璃望過去,六層樓高的自動倉庫,一格格整整齊齊,但空空如也。

「十年前我就以為台灣和大陸會三通,因此賭下去做物流中心,但賭錯了,」新系統董事長鄭毅誠在這裡苦守寒窯多年,現在才等到一線曙光。

之前,鄭毅誠相信台灣有機會做亞太營運中心,結果慘遭套牢。現在的他,希望再起。

鄭毅誠指出,他有個美國客戶史丹利手工具(Stanley Hand Tool),生產的鐵鎚、螺絲起子、扳手等分散在泰國、菲律賓、中國等地製造,最後以高雄為工具箱的組合裝箱地,用船運到美國。

位於太平洋航線樞紐的高雄,成為史丹利手工具最佳據點,三通之後更為方便。「兩岸的合作,對跨國公司太重要了,」鄭毅誠相信,未來會有更多跨國企業以高雄做為亞太營運中心。

2008年12月15日,大三通正式啟動,自此,每天從中國直航往返高雄的船隻平均有三艘。比對起每日進出高雄港的上百艘船,量看來不多,但意義重大,而且影響正在發酵。

經濟衰退打亂全球運作,台灣受創嚴重。只有三通,是唯一的正面消息。到底三通對台灣企業的意義為何?面對中國,台商如何重新布局、從中獲利?

事實上,新的機會正在一一浮現中。只要能夠把握住六大機會,就能在經濟的寒冬中,點燃台商的希望火把。

1.物流新機會 高雄港重返榮耀有望

第一個新機會是亞太營運中心夢想再起。鴻海在高雄、台中,正積極評估擴大投資規模,已從大陸撤回部分人員到高雄軟體園區,並正邀請惠普、諾基亞、IBM等國際大廠一起投入,要將高雄打造為新軟體重鎮。另外還傳出,鴻海要在台中港設立物流中心。

鴻海集團董事長辦公室專案總幹事凃一誠表示,過去因為兩岸政治因素,台商運作不能最佳化,現在包括鴻海在內的很多台商,正評估「生產供應鏈的拆解」,重新思考布局。

「三通後,高雄有了新機會,企業會尋找新商機,」凃一誠表示,他未來將負責鴻海高雄業務。

台商已開始回流。建造高雄軟體園區的國城建設董事長洪平森指出,東莞、深圳倒了很多家廠商,不少台商開始轉回台灣,高軟最近就有包括做麥克風、喇叭等8家從中國回台設點的台商進駐。甚至有多家中國企業申請,但礙於法令無法如願。

排名從全球第3一路跌到第11的高雄港,現在也再度動了起來。高雄港務局港務長蔡丁義分析,長三角的確對高雄有威脅,但高雄還是有優勢。一來計算貨櫃裝卸固定成本,上海要75美元,高雄港只要25美元。二來,因為高雄港的裝卸效率排名全球前五,廠商考慮與其在擁擠的上海等通關,不如直接拉船到高雄。

蔡丁義說,直航使兩岸航行時間節省兩到三成,成本也下降,首航當天就有船載著雲林的柳丁運往上海。不少台商也正評估從像太倉這樣的長江沿岸小港口,拉小船到高雄,再轉大船到歐美,甚至有多家大陸船商向高雄港表示想租碼頭。

高雄市議長莊啟旺指出,市議會剛擬定「高雄自由貿易市港城特別條例」,希望高雄市和高雄港可以「市港合作」,善用機會。他希望未來高雄七賢二路能夠重現隨處可見到外國人的繁榮景象。

2.產業新機會 台灣轉型深層加工腹地

大三通帶來的另一新機會是讓台商重新布局。台灣可做為台商深層加工的重要腹地。根據交通部運輸研究所統計,類似產品,「Made In Taiwan」的售價比「Made In China」就是高出15%~35%。

去年10月,生產沙灘車的瑞福,已向高雄港提出申請,要進駐高雄自由貿易港區,12月已正式運作。自貿港區不僅免通關,還免除廠商6、7種稅,對廠商有一定吸引力。瑞福的摩托車外殼由廣州代工廠製造,現在裝船運到高雄自貿港區內,加上引擎、晶片等簡易組裝,即可外銷歐美。

瑞福總經理吳道威曾分析,中國廠商近來以低於市價一成的價格搶單,已引起美方注意,可能祭出反傾銷訴訟。瑞福在廣東、高雄設點生產沙灘車的不同零組件,最後在高雄完成組裝,現在不僅運費降低,還有租稅優惠,瑞福因此決定到自貿港區設點。

「過去布局有缺陷,三通後對企業資源互通幫助很大,」台泥資深副總經理黃健強表示,台灣到福州比任何大陸城市到福州都近,未來華南地區和台灣將結合成一塊市場,台泥正致力於新布局。

3.升級新機會 兩岸攜手可望超越日韓

在既有產業方面,也可因兩岸政治緊張舒緩,展開深一層的合作。例如科技產業,從液晶電視製造到手機技術新規格,都有可行性。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副總監鍾俊元就指出,液晶產業顯示器在兩岸三通的新紀元下,亞洲出現了新競合關係。

一直以來,日韓的技術就超越台灣,面板技術已經發展到十代,台灣卻還在七、八代間。在景氣不佳的當前,日、韓向台灣購買面板的需求量又大減,進一步壓縮台商的空間。

但是中國液晶產業目前高度仰賴外來關鍵零組件,而台灣在中國布局完整,關鍵零組件相當有競爭力。鍾俊元表示,未來兩岸可以深度合作,包括台灣可以考慮開放大陸到台灣設組裝廠;開放大陸資金來台投資面板廠或共同投資下世代生產線;兩岸降低關鍵零組件、電視系統關稅,共同制定顯示器相關產業規格,提升兩岸上下游產業鏈整合優勢,合力開發大陸內需市場,共同對抗日韓的市場侵蝕。

4.投資新機會 搶4兆人民幣的救市商機

中國雖然2009年經濟成長會受挫,但整體需求還是很大,中國政府未來要投入4兆人民幣擴大內需,鋼鐵、水泥等原物料將水漲船高。包括台泥、嘉泥、華新麗華幾家兩岸設點的基礎原料企業,最近都展開了大動作。

台泥正將廣東、廣西、福建與台灣連成一線,建構完整的物流平台。嘉泥則搶先在基隆、台中、高雄港打造完成物流倉儲中心,希望結合水泥、物流,爭取三通商機。

台泥資深副總經理黃健強表示,台泥旗下的達和航運與台灣通運兩家海陸運輸公司,已經完成登陸的動作,將尋找當地同業結盟,未來「江、海、陸結合」,逐步完成華南物流平台的建構,有利於台泥進行資源整合,例如將台灣過剩的水泥運到中國。

華新集團則將在兩岸布建不鏽鋼產能。華新在大陸生產線纜和不鏽鋼等相關產品,承接不少奧運重要建設訂單,也開始接獲川震重建和內需等工程建設訂單。目前進行的是推動中國大陸煙台與常州兩座鋼廠的改建。

常州廠是去年下半年動工投產,年產能規劃60萬噸,將是台南鹽水廠的一倍,對常州新眾精密合金鍛材則增資300萬美元。

在台灣,華新正積極評估在台中投資50億建大鋼廠,產能可以兩岸運用。集團經理陳郁文低調表示,華新六年前也曾評估在台中設大鋼廠,當時決定放棄,現在的確又展開評估。

5.職場新機會 人才跨海運用更彈性

過去人才只有單向通,而且通得不順暢,使不少台幹被迫連根拔起,外移到中國落腳。現在,馬英九總統已承諾讓中國學生來台就讀;台幹出差大陸航行時間縮減到兩個小時之內,人才大三通時代也正式來臨。

兩岸大三通加上台灣經濟低迷,想到大陸工作的台灣人大增。

根據104人力銀行數字,今年1月想到大陸工作的日平均人數接近2萬人,比起去年同期的1萬5000人大增33%。但由於大陸工作機會減少,使得競爭更加激烈,從兩個台灣人搶一個大陸工作變成三搶一。

104人力銀行行銷總監邱文仁表示,台灣企業主以出差的形式調動台籍幹部,不但可以節省人力成本,減少說服的難度,也能將稀有的人才做更充分的運用。

「台灣企業老闆在兩岸的人力運用將更有彈性,」邱文仁認為,未來穿梭兩岸的工作者,包括行銷、業務、工程師、教育訓練、創意人才等,將最為常見。

6.觀光新機會 萬元以下短期旅遊大有潛力

兩岸觀光三通成真,大三通使得台灣到中國的短天期旅遊市場成形,業者相當看好。

有廠商在易遊網上打出慶祝三通促銷活動,價格低到嚇人。成都熊貓之旅,竟然四天只要4999元台幣;上海五日4999元;深圳四大主題樂園,四天4999元。這些價格不含稅,春節前更推出只要3600元的超低價國外行程。

易遊網經理江柳螢指出,這些促銷行程,加上稅8000台幣有找,推出後幾乎兩天內賣完。目前只有14個直航點,未來會開放到21個,對低迷的旅遊市場是劑強心針。

金廈旅行社經理郭禾薰表示,小三通開放給一般旅客後,不少年輕人開始利用金廈一條龍行程,1萬台幣到對岸玩六、七天,相當划算。

除了這些新機會,大三通對台商、台幹和一般人兩岸往返的便利更不在言下。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從解嚴至今,台灣赴中國旅遊的高達5000萬人次,浪費的金錢及時間難以計算。

東元集團董事長黃茂雄享受到大三通後便捷性。他已搭過從上海回台北、松山飛廈門的直航班機,比起過去節省大量時間。台灣青年菁英協會創會理事長施明豪也表示,他去過大陸近30次,三通後方便許多。

兩岸的往來、合作,在大三通後有了全新想像。最先看到、想到、布局、執行的人,有望在全球經濟大衰退之際,搶上奮力衝天的浪頭。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