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股市強勢地站上了三萬點,證明了唯有卓越的經濟發展,才可能創造出登峰造極的股市。
在全國人民的辛勤工作下,台灣不但成為了亞洲四小龍之一,更在世界上塑造了「經濟強國」的形象。勞動失業率由民國七十五年的二.六六%至七十七年的一.六九%,每人GNP更由七十五年的三、八四一美元提高到七十七年的六、0四五美元,上漲幅度高達五七%,令世界各國刮目相看。台灣股市也因為有強力經濟為後盾,而創下了過去兩年的多頭行情走勢;股價加權指數由七十六年初的一、000點直奔到七十七年九月二十四日的八、七八九點。
新的挑戰
今年台灣的金融情勢將面臨新的挑戰,消費者物價和躉售物價較去年上升三%;二月份的進出口貿易同告衰退,進口較去年同期減少九.二%,出口亦減少八%,加上油價仍在每桶十八美元以上。
所以,財經當局若想擬訂一套方案使物價穩定及維持七%的經濟成長,實有賴各部門的協同策畫。
經濟部已提出促進我國工業全面升級三大政策:一、儘速建立全球資訊網路。二、積極引進國外技術。三、透過工會力量加強上、中、下游產業力量的結合。
由此看來,在台幣升值的衝擊下,我國的產業結構已朝向高科技及資本密集方向邁進。另外,策略性工業也是未來努力的重點,資訊工業在政府有計畫的培育下,目前已經開花結果,未來資訊業仍將維持三0%的年成長率。根據資料顯示,資訊產品占總出口額比重,有逐漸提高的趨勢,且出口單價在台幣升值的壓力下,七十七年成長仍達到七%,主要是因為我國資訊技術層次的提高,所以其未來的成長是可以期待的。
台灣未來有可能取代香港成為亞洲金融中心,金融自由化與國際化也是政府未來發展的方向。目前政府已同意三商銀等七家銀行至國外設立分行,除了延伸本國金融業的觸角至海外,另一方面也藉以培養更多的人才,擔任未來金融國際化的尖兵。李總統此行訪問新加坡也特地去參觀該國的金融市場運作情形,預備未來將首先成立美元拆放中心,使我國能邁出金融國際化、自由化的第一步。
二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期上漲了四.0七%,近年來首度突破三%關卡。一般而言,微幅的通貨膨脹並不會對總體經濟造成太大的影響,直到嚴重通貨膨脹產生,生產者無法將成本的上升轉至銷售的價格上,才會促使經濟產生惡化的現象。
通貨膨脹誰受害?
通貨膨脹初期,受惠者乃是一些原料股,因為在短期內他們仍能維持適度的成長,並可隨著物價的上漲而賺取利益,其股價應該會有突出的表現。至於資產性的股價,市場主力會利用物價上漲來拉抬股價,往往會使其超過合理的價位,但是政府仍可能對於投機性的土地買賣加以限制,未來資產股的發展仍將受到不確定的利空因素干擾,投資人的介入需相當謹慎。
國內股市自七十五年底,開始呈現了空前繁榮的景象,證券業也成了社會大眾最矚目的行業之一。受特權保護二十餘年的證券行業,也終於在去年度開放,目前證券商總數約已達二0家。
僧多粥也不少
據統計,股票市場開戶人數已正式突破二00萬戶大關,雖說證所稅的開徵是因素之一,但由參與股市的投資人明顯增加可以看出,股市已有了更大的動力,台灣證券市場的發展已邁入了另一個新的里程碑。未來財政部又將分三階段的逐漸開放外資對台灣股市的直接參與,其未來發展的潛力實在是相當雄厚。
國民所得不斷提高,外匯存底在外貿順差的情況下也大幅增加,在資金面充裕的狀況下,股市屢創新高。但是目前台灣股市的投機氣氛仍然相當濃厚,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資金多、籌碼少」。據統計,目前已計畫上市的公司多達四十家,其中部分公司已經送件提出申請,多數公司則正積極與承銷商連繫中,未來由於上市家數會繼續增加,所以「僧多粥少」的局面也會漸漸解除,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將可向更合理、更公平的方向邁進。
至於今後的股價,今年自開紅盤以來,股價加權指數已經完成了兩波段的漲升,第一波段漲幅為一、二七八點,第二波漲幅為二、0五二點。根據艾略特波動理論,一個多頭走勢,應該會完成三個上升波,且第二波漲升應該是第一波的一.六倍,今年前兩波的攻勢便非常符合該理論的架構。依此來推算,當第三波的攻勢發起時,如果主客觀的條件配合,四月份股價指數應能突破八000點,除非政府的政策或客觀因素出現重大利空。
第三波攻勢
目前要能使大盤走堅,有賴於金融股的向上推動,企銀的密集除權將在六月份展開,所以在四、五月間極可能是其展現活力的時刻。另外,以往均在七月份除權的國泰人壽,今年已提前在三月份召開股東大會,所以今年除權的時間可能也將提前到六月間。國泰人壽是金融股的龍頭老大,若是其能展開除權行情,便拉大了其他金融股的上漲空間,屆時再配合三商銀會計年度即將結束,明年三商銀的配股情形又是熱門話題。
所以四月間極有可能是金融股發起攻勢的時刻。相信大盤在金融股的帶動下,股市會形成今年的另一榮面。
(白俊男為太平洋證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