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瘋AI資料中心,英國石油旗下的知名潤滑油品牌嘉實多,也要搶攻相關商機!負責操盤嘉實多「熱管理」解決方案的,竟是去年才加入集團、現年36歲的台灣人黃建棠。他如何替嘉實多從汽車潤滑油賣到資料中心冷卻液,甚至做起系統整合生意,躋身全球雲端服務供應商巨頭供應鏈要角?
「很多人會問我說,你確定要冒這個險嗎?如果不行的話,怎麼辦?」過去任職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逾15年的黃建棠不諱言,自己在2024年5月決定接下嘉實多(Castrol)熱管理與資料中心事業部全球總裁之前,仔細思考了九個月。
從零開始,嘉實多打入AI基礎建設商機
他發現,在施耐德或英國石油(BP)這麼大的公司,要從99到100不難,誰都可以做、不一定非他不可;但大集團內部創業0到1要做出新東西很難,充滿挑戰,「我其實是一個比較有野心、有自己舞台的人,大集團裡創業展現自己的機會更多,當然AI、液冷的爆發等市場面的關係也很大,」這些原因,都讓他更篤信自己轉職的判斷。
幾乎從零開始的嘉實多熱管理與資料中心事業部,在他的帶領下,如今一年半來,除了團隊從初期的6、7人,擴張到約百人,也和重量級雲端服務商(CSP)客戶,簽下10年替其在全球蓋逾3GW資料中心的「全球框架協議」(GFA),預期今年營收也將年成長三倍;損益兩平的時間點,更從原先董事會給他的目標2030年,有望提前到今年底達成。
「我不能說滿意,但是今年可以給自己99分!」語氣中,黃建棠滿是自信與期待。
他如何從無到有,快速做出成績?
時間倒回2024年5月。決定接下挑戰之初,深知AI資料中心代工和台積電的能量都從台灣出發,他大力向英國總部爭取自己的工作地要以台灣為主,而非長住英國或美國,更能協助新事業部發展。
資料中心需求大爆發,嘉實多專供冷卻液
接著,黃建棠盤點後發現,油類是嘉實多的核心產品,能應用在資料中心、儲能和電動車,「我們沒有那麼多人,不可能這三個賽道都同時跑,所以當時我著重先跑資料中心。」
決定聚焦資料中心後,人力與產品組合不足的新問題又隨即而來。他先找來IBM、Intel等業界相關領域人才,再以自家集團擅長、價值約占全供應鏈不到5%的冷卻液出發,試圖朝縱向與橫向延伸擴充產品組合,挑戰能占據20%的目標。
垂直延伸,指的是把產品做精、做強,舉例來說,除了現行市場主流應用於直接晶片冷卻的水性冷卻液PG25,再進階到PG30、40、50、55……,以及應用在浸沒式冷、卻被視為未來高效能資料中心重要演進方向的油性冷卻液DC15、20。橫向延伸,則包括投資散熱單元、冷板、預製化管路等和冷卻液相輔相成的產品,「冷卻液身為資料中心的血液或生命鏈,我們花了半年的時間,從它去延伸出更多產品組合,」黃建棠指出。
逐漸拓展產品組合後,他又和團隊在商業模式下功夫,透過客製化等方式爭取客戶。
嘉實多的競爭對手多是化學或石油公司,看在黃建棠眼中,友商主要透過代理商銷售,他卻選擇直接跟終端使用客戶接觸、直接供貨,且不僅只銷售產品,還從設計到施工過程都做好服務,此時嘉實多在全球各地都有各種測試實驗室的優勢就發揮功效,能協助客戶依據不同氣候條件等需求測試,讓其有機會發先至。

「做出事情!」瞄準生態圈的系統整合商機
「我不是以規格去看,我比較是以客戶的需求導向去看,」他透露,舉凡自建自用、自建租用、純租等不同商業模式,都是團隊要爭取的客戶,儘管有時客戶也不知道到底資料中心裡要放什麼東西,一定知道自己要多少算力、有沒有水、有沒有電、承重多少、土地面積多大……,團隊便可據此做出最適合的系統整合規劃,「我不是要當下一個散熱廠,我們是要打造一個大聯盟、一個生態圈。」
一位積極參與相關供應鏈商機的董事長直言,全球資料中心需求大爆發,每1GW資料中心產值更約達400億美元,但其中瞄準雲端服務商巨頭的系統整合生意仍處於戰國時代,大家各憑本事與不同利基點,都有機會勝出。
問想挑戰從無到有的黃建棠,如何更快速率公司勝出?「對我來講,『做出事情』(Get things done)是很重要的中心思想,」他同時發下豪語,接著要持續讓事業體賺錢、多賺錢,以及持續多賺錢,「希望在5年之後,大家談到熱管理、散熱、冷卻系統,不管是不是資料中心,公司也好、我也好,可以在市場裡面有一定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