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亞洲汽車崛起2〉韓國現代 設計力問鼎 下一步,是成為亞洲的賓士

高宜凡
user

高宜凡

2008-06-01

瀏覽數 22,600+

亞洲汽車崛起2〉韓國現代 設計力問鼎 下一步,是成為亞洲的賓士
 

本文出自 2008 / 6月號雜誌 大發糧財

很多人都發覺,最近這幾年,路上看到的韓國車愈來愈多了。

不管是台北、倫敦、紐約、甚至是北京的街頭,到處都有掛上韓國品牌的汽車來回穿梭,如同韓國行銷全球的連續劇和電影一樣,到處宣揚韓國的文化美學與生活風尚。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近年躋身世界第六大車廠的韓國汽車業龍頭「現代汽車」(HYUNDAI)。

1967年成立的現代,發跡時間和台灣汽車業者相差無幾。但40年以後,現代已躍上全球舞台,而台灣卻還無法創出自己的汽車品牌。

美國《BusinessWeek》每年調查的全球百大品牌排行榜中,現代的排名從2006年的第75名;推進到去年的72名,品牌價值更成長9%,達到44.5億美元。是除了三星與LG之外,第三家入榜的韓國品牌。

負責統籌品牌、設計、行銷等事項的現代汽車集團副總裁金永一(Young-ill Kim),在4月初的「TAIFE2008台灣車輛國際論壇」中,應邀來台,分享品牌塑造經驗,並對台灣提出建言。

車市新星,40年成就第6大

過去幾年,現代可說是全球車壇上的一顆耀眼新星,每踏出一步,都在刷新韓國汽車業的里程碑紀錄。

2005年,現代旗下兩大品牌(HYUNDAI和KIA),共在全球賣出371.5萬台,成為全球第七大汽車集團,去年更成長到420萬輛,排名再挺進到第六。

即便韓國已開放國內市場,但HYUNDAI及KIA兩品牌,今日依舊在韓國擁有逾七成的壓倒性市占率。

但可別以為現代只會靠自家人打天下,目前集團每年有近3∕4的營收來自海外,產品販售全球139國。

如成長最快的中國市場,現代在2002年便成立「北京現代汽車」,到今年2月累積產量已突破百萬台,穩居大陸前十大車廠,預計今年銷量要比去年大幅成長逾六成。

而在另一塊新大陸──印度,現代也早在1998年進入當地,目前穩坐印度第二大外資車廠,僅次於日本鈴木(SUZUKI),而且還是當地最大的汽車出口商。

未來,現代還計畫在2010年前,擠進全球前五大車廠之林。不少人都開始把它和豐田(TOYOTA)相提並論,將其視為下一個撼動世界的亞洲汽車品牌。

重塑品牌,靠設計挑戰賓士

這次受邀來台的金永一,感覺像個不拘小節的時尚雅痞。雖然穿著黑色條紋西裝,但不打領帶、帶有慵懶味道的捲髮及那身古銅膚色,讓人很容易親近,並沒有世界級車廠重要高層的威嚴與距離感。

但眼前這位健談的雅痞設計師,卻是現代汽車最重要的品牌舵手。

訪談中,金永一不時拿起筆,在紙上畫起圖來,表達他話中所指的車款與想法,十足的設計師肢體語言。

踏入設計這一行多年來,金永一歷任過德國Busse設計公司、英國跑車PANTHER、韓國汽車SSANGYIONG等公司,一路爬上現代汽車的首席設計師。

全球熱賣的中型房車Sonata、豪華房車TG等,都是他的代表名作。

2004年起,金永一從設計跨足行銷領域,去年更接掌集團的行銷子公司Innocean,全權負責集團兩大品牌的設計走向、行銷策略及市場溝通事項。

金永一指出,現代的品牌塑造目標,是要在2011年時成為「亞洲的賓士」(Mercedes-Benz)。

「不過,雖然我們學習的品牌是賓士,但卻不是一味模仿它,而是要走出自己的獨特風格,進而達到媲美賓士的品牌地位,」他說道。

「不過,現在我們大概還只到類似PEUGEOT(法國標誌汽車)的層次吧!」他笑著說。

超越超值,成功挺進美國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即便近年銷售大有斬獲、成功打響名氣,但現代眼前還是面臨不少挑戰。

最關鍵的一點,便是它如何踏入高級車市場,超越過去給人「只是超值」的品牌印象?

早在1976年,現代便以Pony轎車進軍全球汽車業最大戰場──美國。但多年來卻因品質不佳,業績一直表現不佳。

對此,現代汽車近年來不斷提高生產品質、改造品牌印象,並提供超乎業界水平的10萬公里保固服務,以接近日系車的高品質、但更為低廉的價格,重新搶回顧客群。

經過多年努力,2007年底,現代的北美市場累計銷量,終於突破百萬台門檻,總算在這指標市場站穩腳步。

去年中,美國市調業者Strategic Vision發表的2007年車輛品質調查 (Total Quality Index)中,現代旗下兩品牌(HYUNDAI和KIA)在19個車種級距中,一口氣拿下五個冠軍,表現居所有車廠之冠。

今年初,現代更在美國發表重點新車Genesis,不但是集團進軍美國豪華車市場的先鋒,Genesis更被視為現代能否進一步提升品牌形象的試金石。

成功關鍵,深掘文化差異

金永一分析後表示,目前現代首要之務是先建立完整的經銷網絡,才有機會與其他高級車品牌一爭高下。

「我們可以讓消費者花少一點的預算,但買到跟雙B、Lexus同等級的車,」他話鋒一轉,「當然啦!我們也想賣得更高價,但我想消費者還沒準備好花這麼多錢,來買現代的車子。」

金永一分析,在美國這個超大市場,不管是東西岸或南北各州,車主的喜好與需求都不盡相同,一再提高行銷的難度。

例如911之後,美國人對車體的安全性要求愈來愈高。「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豪華車的車門都拉得更高,車窗反而變小、變扁平了,」為的就是保持車主的隱密性。

他說明,東岸幾個老城市的顧客,通常比較喜歡優雅的歐洲古典風格,「至於西岸的車主,就偏愛線條誇張、形狀酷炫的設計手法。」

再以印度市場為例,大家都知道當地最受歡迎的是低價小車,但銷售狀況卻互有高低。

他說明,「因為印度人都包著頭巾,所以那邊的車頂空間,必須做得比一般車型更高,才會受當地車主歡迎。」車廠必須洞悉這種細微的需求差異,才有機會成功。

建言台灣:別再小看自己

多年與台灣同業互動下來,金永一也發覺台灣汽車業亟欲打造自有品牌、渴望走向海外市場的企圖心。

如何打造自有品牌,金永一建議,首要之務便是掌握消費者、瞭解市場。

「車廠必須瞭解消費者,知道他們喜歡什麼?平常怎麼開車?家族成員有多少人?從這些地方找出自己的行銷溝通點。甚至要瞭解過去的業者,是怎麼操作、如何成功、如何失敗的?」

此外,金永一非常鼓勵設計師走出辦公室,與市場、行銷、廣告等其他部門合作,並主動與不同國籍的人共事、互動,藉此拓展自己的文化視野與社會脈動觀察力。

「重點是要瞭解市場的內部,而不是只看表面,」他強調。

此外,台灣也必須發掘本身文化內涵,塑造出不同於其他品牌的特色。「這樣才能讓自己成為領導者,而不僅僅是跟隨者而已!」

如現代汽車當初便從韓國傳統的服飾、建築、佛像等文物上,尋找到許多特殊元素,進而形成自己的設計DNA。

金永一觀察,台灣汽車業的確已在全球供應鏈中擁有關鍵地位,以及不錯的生產技術與成本競爭力,「但重點是,台灣不能老用OEM的觀點在看市場,必須要看到整體,而且要把自己當成大車廠來看!」

「即便台灣可以做出與西方車廠一樣好的產品,而且賣得更便宜,但這真的是件好事嗎?」金永一最後丟出了這個問題。

看到現代汽車的40年「麻雀變鳳凰」傳奇,台灣汽車業的確有很多地方,必須重新思考。而當南韓現代汽車的眼光瞄準「亞洲的賓士」時,台灣又能否催生出「東南亞市場、亦或大中華區的BMW」來呢?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