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傳產大人物〉寶成集團總裁蔡其瑞:零售是老天爺給的新機會

楊瑪利、高宜凡
user

楊瑪利、高宜凡

2008-06-13

瀏覽數 85,450+

傳產大人物〉寶成集團總裁蔡其瑞:零售是老天爺給的新機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8 / 6月號雜誌 大發糧財

車子駛出高鐵台中烏日站,舉目望去到處是房地產的廣告看板,旺盛的商圈開發與都市重劃景象,顯示出熱鬧氣氛。明年即將步入40歲的全球製鞋代工大王「寶成集團」總部,就坐落在台中市這一塊新開發的黃金地段上。

走進寶成總部的頂樓辦公室,採訪前一刻,一手打下寶成全球江山、68歲的集團總裁蔡其瑞還在辦公室內看著書,任憑窗外的午後陽光,懶洋洋地灑在身上。

頭戴黑帽、神情祥和的蔡其瑞,此刻看起來就和坐在廟口喝茶、閒聊的鄉下阿伯沒啥兩樣,絲毫沒有營收規模逼近2000億台幣的集團大老豪氣。

蔡其瑞求學時念的是省立臺中師範專科學校,畢業後教過三年書,散發出老師般的溫和氣質。

拍照時,他親切地向來賓介紹牆上的廠區照片,以及他和NIKE招牌球星喬登(Michael Jordan)的合照,「這是喬登到我們東莞廠區裡的幼稚園參觀,這張是老虎伍茲(Tiger Woods)。」

念書時喜愛畫畫的他,當初畫稿都還整理得很好。興致一來,還特地拿出最近才整理好的50幾年前高中畢業環島旅行畫作,一一介紹畫中的台灣景致。

「啊~這個我最近還有去看,就在阿里山。」「這是我教書的第一間學校,台中的逢甲國小。」端詳著這些畫,讓他彷彿又回到了年少時期。陪訪的蔡其瑞愛女蔡佩君笑著說,「他是看到你們來,才拿出來看的。」不然平日行程總是滿檔的蔡其瑞,幾乎沒時間欣賞自己的珍藏。

今年才28歲的蔡佩君,有著和蔡其瑞如出一轍的清秀五官,現在她的頭銜是「總裁特別助理」,是頗被看好的集團接班人選。

雖非經營科班出身,但39年來,寶成卻在蔡其瑞這名書生領袖的操盤下,與發跡自鹿港的家庭工廠,一步步登上全球鞋類代工業的龍頭寶座。

在即將成立40周年的當口,蔡其瑞如何規劃寶成的下一個40年?如何為集團開發新的投資事業體?又如何看待崛起中的中國、印度、及越南商機?以下是《遠見》與他的精采對談:

創業〉不服輸 

師專生也能打造製鞋王國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你當初念的是師範專科,可以當國小老師,怎麼跑去創業呢? 

蔡其瑞答(以下簡稱答):那時候我父親告訴我,師範畢業後,有米、有鹽、有現金、有現成的職業,而且讀書完全免費,還可以配一把訓刀,很神氣啊!所以在家長的鼓勵下,就去念了。

但當時我們念師專的人,都是一群不認輸的人!

師專畢業後,看到好多(國中)同學考上台大,就有點失落。本來我也以為可以保送上師大(美術系),但也沒上,只差一點點。

那時候只好去替小孩子補習,到小學教書。希望服務滿三年後可以保送師大,所以那三年都在誤人子弟啊。(大笑)

後來又想,就算念師大,好像也不對耶,人家是念台大耶!剛好有機會可以做鞋、做生意,所以就開始轉行了。

布局〉東南亞 

到印度太早,印尼還能成長 

問:寶成在越南有多少員工? 

答:現在大概有10萬5000人。我們是先到大陸、然後再去越南跟印尼(印尼目前5萬7000人)。但再過兩年,印尼的規模會更大。

問:為什麼印尼會比較大?大家最近不是都到越南擴大投資嗎? 

答:太慢了吧(笑)!等兩年後,工廠蓋好了,工資也跟著漲了。

從人口數量(越南約8600萬人)和文化相近度來看,我們是把越南看成中國的一個省而已。

但是印尼(人口約2億2300萬人)的勞力更充沛,每年畢業高中生出來求職就有2、300萬人,不用擔心缺人,而且流動率也低。但越南最近兩年加入WTO後外資不斷湧入,現在已經人工短缺了。

問:除了印尼之外,現在還有東南亞國家適合去的嗎? 

答:像金邊、寮國,都只有幾百萬人口,我們不考慮。最少也要有5000萬人口,我們才會考慮。

問:寶成已到印度投資了嗎? 

答:我們暫時還不會考慮。我們三年前就去考察過了。

它從上面到底下的階級,大概分為四、五個階層,不利於我們在那邊設廠。要設廠的話,要跟上階層、中階層、低階層的,都要結合。嗯……(長嘆)不是那樣簡單。

問:所以主要是這個因素,讓你決定不去嗎? 

答:「到現在」還沒去,我們是在找時間!但這時間還沒到。

問:做外銷划不來嗎? 

答:划不來。要做外銷的話,不如到大陸內陸的省分。

問:你們14年前去越南、20年前去大陸,不是一樣情況很糟嗎?為什麼不會想先去卡位再說呢?還是印度就是不適合做製造? 

答:也不是說不適合,時間還沒有到。你要做國際外銷事業的話,在印度可能還趕不上其他國家。我們常常在評估,你想想看,大家現在才前進越南,但我們已經進去14年了,我們的評估,都比人家早一點點。

在那邊搞製造業不容易,當然我們也另有所屬。應該再過個三到五年就會跑出來了,不過在這裡不能講。

轉型〉生技、地產 

用鞋材技術做牙材模具 

問:為什麼投入做牙醫、做生物科技? 

答:雖然我們做的是傳統工業,但絕對要把數位的科技帶進去。

現在我們在跟國際品牌做研發時,都直接用數位科技,包括要用什麼顏色、現在流行什麼等資訊,都要即時處理。有了這些數位技術後,我們可以立刻把鞋模、鞋型做出來。現在製鞋這個行業進來的門檻很高。除了要有人、還要有科技跟觀念才行。

十幾前我去參觀張忠謀的台積電,他說他們訂單一進來,只要輸入客戶密碼,就可以曉得現在做到哪一點。我回來後也這樣要求我們的工廠,當初大家都說做不到,但是我就要求一定要做到。現在全球的高爾夫桿,也是用我們轉出去的數位控制器技術。

問:這些技術都是寶成自己研發的嗎? 

答:技術都是自己研發的。像是數位控制器的技術,我們現在只輸給一家專門做數位控制器的日本廠商。

我們的製程很誇張,每次大概有20萬部的機器在運轉,要耗多少的電力?於是我們就把數位控制器放進去,沒有物料進去的時候,它就不發電,但只要一運轉,又開始有電了,這樣一來就省下許多電費。

模具技術不斷精益求精之後,我們就想到:做牙齒好不好?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問:這是什麼時候的想法? 

答:大概是五年前就開始了。因為我們經歷過30幾年的發展和歷練,模具技術很好。一開始是要用合金來做,到最後決定用二氧化鋯(強度最高的陶瓷牙材),跟我們真正的牙齒是一樣的,做出來的組織跟架構都很好。

我們的數位技術很好,只要掃瞄出一個牙齒模型,就可以馬上送到製造的地方。

一般假牙製造都要兩個禮拜,但我們只需要三天。

活用資產,切入飯店與地產 

問:做牙醫是從製鞋延伸出來的,但做飯店就沒有關係了吧? 

答:這塊裕元花園酒店的土地,當初是要蓋給外國研發人員住的公寓。哪曉得我們這樣快就往大陸去了。也沒想到10年來大陸進步地這麼快,這完全不是想像得到的。所以這裡後來就一邊蓋飯店、一邊蓋辦公大樓。

現在我們在大陸也有兩個飯店(東莞、昆山),其實當初也是要給老外住的,沒想到大陸進步這麼快,後來也不需要了,我們只好自己利用。

問:在大陸也投資房地產嗎? 

答:嗯,這個很難講。現在大同在南港要推出一坪80萬元的房子。那我們在大陸投資20年、越南14年、印尼16年,這些工廠以後會不會變成商業用地?會變啊,所以我也要替公司未來的前途規劃,想要不要把這些房產處份下來。

以前我們去建廠、讓這麼多地方繁榮,也繳很多稅。投資這麼久,現在也要開始繁榮自己了。

問:哪裡增值得最快? 

答:這個以後就會知道。像我們在越南胡志明市郊區土地,位置就像台北市旁的三重市,早知道那時應該拿更多才是。 

問:但做飯店的know-how跟做鞋應該差很多,你是用什麼想法在經營飯店? 

答:每一行業不外乎服務、節省成本這兩個道理。我們集團的經營理念:敬業、忠誠、創新、服務,在這幾個行業都用得到。

雖然經營團隊很重要,飯店也不是我們的本業。但當你做愈多家的話,價錢就會愈低,有些東西也需要經驗傳承。

跨行電子,邊學邊做邊取捨 

問:你會不會覺得做飯店很囉唆?有很多客人要服務,還有一些「奧客」?做鞋子反而簡單? 

答:做鞋子可比做高科技的還要囉唆!製鞋要一直改過去、這樣、那樣的。一雙鞋大概超過200種配件,複雜的甚至到250種。你想看看,一雙鞋要有多少雙手經過啊!

比方做電視,37吋就37吋、32吋就32吋。但我們鞋子是怎麼樣呢?從小孩一直到大人就有分30幾個尺寸,不是一個模具而已,也不像手機產品通通長一樣大,每種款式都需要30幾個尺寸。

我們連配料都用自己的處方,台灣做一部分、大陸做一部分,到製造的地方,再給它最後一個配方。這樣才能讓產品輕、耐磨、有彈性,過程都不簡單。

所以我們員工常說,「我們比高科技還不好做啊,為什麼薪資要比他們差?」

問:十幾年前為何投入電子業? 

答:大概15年前,那時候我們製鞋已經做到最頂了,但公司還需要成長,做電子業還在學習。現在回想,會發覺哪些決定對、哪些決定是錯的,總是要嘗試錯誤嘛!所以現在要開始慢慢想,哪一些要變成長期事業、哪一些是要把它了斷掉。

問:要選擇留下的是哪些? 

答:這個還很難講,要一步一步動。再過個三年就知道了,該留的留、該去的去。

未來〉直接面對消費者 

走出工廠,走進零售通路 

問:除了電子、飯店、牙醫,你們也有做通路跟零售? 

答:在大陸做通路十幾年了。從製造端跨到零售、品牌端,才是真正的、永遠的、長長久久的事業,可以顧到微笑曲線的兩端。

問:你之前有提出一個「台灣研發、大陸製造、歐美行銷」經營模式,可以說明一下嗎? 

答:當大陸慢慢地變成不是最重要的製造中心,把研發留在台灣更形重要,這是一定要走的路。

問:所以以後這些市場的分工跟角色,都會改變嗎? 

答:對,都會改變。寶成40年前是在台灣製造,20年前到大陸製造、投入機械化。

但去年開始,我們又訂了第三個20年計畫,最後就是讓產品從製造到銷售,都在同一個地方,這就是所謂的「端對端供應」。以後在大陸製造的,就在大陸行銷,到世界各地的,就用其他地方去做。

這樣子的話,等於製造我們自己來、行銷我們也自己來,中間是品牌商的世界,大家可以專業分工。

我們製鞋是這樣子,成本25元的一雙鞋,到最後銷售是100元。品牌呢?是從25變到50元,賣給店。而店再從50變到100元。

所以老天爺對我們不錯了。我們以前是在25元這邊拚10%的利潤,勉強賺兩塊半。現在如果能做到端對端供應、銷售的話,就可以多賺一倍的錢。

所以,零售是老天爺給我們的機會,當中國一上來的時候,這些老外在大陸沒辦法生存,不懂得中國的應變,這是天公疼憨人啊。(大笑)

問:以後在大陸的生產,會有多少留在大陸銷售? 

答:這個還不一定。去年大陸約占我們整體產能的50%,但消費能力已占全球的7%,加上今年又是北京奧運年,或許可以馬上突破20%。

大陸市場真的變化很快,在我的感覺中,也許中國還會進步地更快,因為他們的制度太厲害了,推動力量很快。

長遠布局 掌握微笑兩端 

問:你做鞋做了這麼久,有夢想以往有一天掛上寶成的牌子嗎? 

答:這個暫時不能講。現在是一個想法,也許吧(沉思),但是很難!這不是你覺得就可以,不簡單喔,我們還是得跟品牌商和平共處。 

我們現在已經掌握兩端了嘛,製造跟銷售,他們(指品牌商)要用腦筋去從流行方向創造商品出來。大家和平共處、專業分工就好。

問:明年就是寶成的40周年,有什麼計畫或重大的慶祝儀式嗎? 

答:沒有耶。這個世界變得很快,變到哪個程度,應該可以怎麼樣做,就怎麼樣做。如果你沒變到那個程度,那就保持沉默吧。(笑)

很多事情都很難講,這世界變化得很快、不可預期。你假如沒有先布局、先做一個預備動作的話,一時間也爬不上去。

問:如果把寶成分成前後兩個20年,你覺得各完成了些什麼? 

答:第二個20年是國際化,但是第三個20年才是我們真正的「根」,也就是掌握微笑曲線的兩端,讓我們可以直接面對消費者。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