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2024年國人出境逾1684萬人次,卻僅785萬人次來台觀光,國旅面臨巨大轉型壓力。面對黃仁勳為夜市站台、桃園導入AI AMAZE導覽上線,台灣該如何善用AI科技突破困境,讓國旅成為人工智慧落地的最佳場景?
疫情後的報復性旅遊規模與產值,看來仍沒有停下腳步,2024年台灣出境超過1684萬人次,其中有600萬人次到日本旅遊,出國總支出更超過1兆191億元。今年1至5月的數據顯示,台灣人出境人次達到749萬人次,相較於去年同期成長11.8%,赴日旅客達268萬人次,考量匯率與航點等多元優勢,台灣旅客確實都用腳投票了。
至於2024年入境台灣的觀光人次僅為785萬人次,今年1至5月入境359萬人次,較去年同期成長10.8%,但全年要挑戰1000萬人次大關仍有相當大的挑戰。尤其去年外國旅客來台支出僅為3267.7億元,一來一往觀光逆差將近7000億元,如何提升國旅競爭力與整體產值,確實仍有挑戰。
全球觀光掀數位轉型浪潮,台灣跟得上嗎?
尤其台灣服務業成本居高不下,缺工問題難解,也都加重觀光與旅宿業者的經營困難,一方面要提升效率與節省成本,一方面又要提供差異化的精緻行程,還要祈禱不受地震與颱風等天災影響,真的是難上加難了。
就算柏悅與四季酒店準備在信義區開幕,米其林餐廳陣容也愈來愈壯大,還有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擔當夜市大使,但台灣要吸引國際間的金字塔頂層旅客仍然不易。至於在中端市場與窮遊客,中國大陸自由行與團客始終無法解禁,東南亞旅客對台灣也興趣缺缺,今年還是只能靠日韓遊客撐場面,合計約占三成入境比率。
台灣的無煙囪產業發展,究竟有沒有新解方,如何應用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解決方方面面的老難題?桃園市長張善政日前在「桃園未來旅遊論壇」強調,全球觀光旅遊產業正邁入新一波數位轉型浪潮,AI服務已不再是想像中的未來式,而是許多國家正在積極實踐的核心旅遊戰略,而日本與台灣旅遊產業交流密切,期待未來能夠強強聯手,共同合作開創新局。
實體AI崛起,觀光是台灣最佳落地場景
新創團隊「愛吠的狗」推出的AI擬真人服務系統「AI AMAZE」,藉由AI及XR技術,打造出「聽得懂、看得見、會互動」的擬真AI代理人,在與桃園市觀光旅遊局的合作中,結合桃園的觀光特色景點資訊,民眾只要對著機器進行語音詢問,系統就可以針對民眾的需求給予相應的答案,且AI AMAZE擁有互動模組客製化設計,能夠融入不同的敘事環境,不僅提升使用者的體驗感受及趣味性,更創造出有別於以往查找旅遊景點及相關資訊的附加價值。
大數據科技公司Vpon在2014年進軍日本後,目前已經有七成以上的日本都道府縣是Vpon客戶,協助日本都道府縣進行台灣人與各國旅客訪日的驗證,包括消費習性、移動路徑、有興趣的景點等,透過使用者行為與日本政府進行規畫,協助觀光政策真正落實。
數據就是AI時代的石油,這句老話,就是台灣目前發展人工智慧軟硬融合最大的挑戰。因為「實體AI」(Physical AI)正在崛起,但台灣的硬體基因與軟體優先的世界潮流,始終有著巨大落差,觀光旅遊或許正是台灣最佳的落地場景,透過AI軟體與服務型機器人,可打通線上線下關節,拉拔國旅競爭力。
(作者為鍶科技暨幣特財經總編輯,文章轉載自中時新聞網〈用AI提振台灣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