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黃金」新浪潮:全球企業爭相持有比特幣,台灣上市櫃公司為何也進場?

廖君雅
user

廖君雅

2025-08-25

瀏覽數 850+

過去被視為高度投機的比特幣,如今逐步成為企業資產負債表上的新寵。僅為情境配圖,取自Unsplash
過去被視為高度投機的比特幣,如今逐步成為企業資產負債表上的新寵。僅為情境配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全球金融市場正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資產配置革命。過去被視為高度投機的比特幣,如今逐步成為企業資產負債表上的新寵。從矽谷科技巨頭到東京老牌企業,再到台灣的上市櫃公司,「數位黃金」的風潮正迅速擴散。

微策略:比特幣的經典案例

在全球企業比特幣持股排行榜上,微策略(MSTR)以驚人的62萬枚比特幣穩居榜首。這家原本專注商業智慧軟體的公司,在執行長Michael Saylor主導下,徹底轉型為比特幣儲備的先驅。業界稱其模式為「比特幣飛輪效應」。

2025年8月11日,微策略正式將公司法定名稱由「MicroStrategy Incorporated」更名為「Strategy Inc.」,股票代碼則維持不變。它原本是一家默默無聞的軟體公司,為客戶提供數據分析服務。但自2020年8月開始,公司創始人Michael Saylor決定,利用公司的多餘現金和債務、股權融資等多種方式,持續購買比特幣。自那以後,公司在股票市場上幾乎成為了比特幣「影子公司」的代名詞,並展現出了相較於比特幣更大的彈性。

微策略(或稱「策略」)的核心策略是「低成本融資、大量買進」。公司透過發行可轉換公司債等方式,以極低利率借入資金,再投入比特幣。隨著價格上漲,公司資產價值同步膨脹,股價隨之攀升,進一步獲得更低融資成本,形成良性循環。這種策略性槓桿,使微策略股價漲幅甚至超越比特幣本身,為投資者帶來放大回報。

微策略的轉型也讓其躍升主流金融市場。去年底順利納入那斯達克100指數後,市場普遍預期,最快2025年第四季將登上標普500指數。若成真,比特幣將透過被動型基金,自動進入美國401k、退休金等龐大資金池,成為加密貨幣發展史的重要里程碑。

全球企業的「數位黃金」熱潮

根據Bitcoin Treasuries最新數據,全球前十名持幣企業除了礦業與區塊鏈公司,還包括傳統媒體與金融科技新秀。其中,Bullish在8月13日上市後迅速躍升為第五大持幣企業,甚至擠下特斯拉(Tesla),顯示新舊勢力正快速交替。Bullish首次公開募股(IPO)的發行價為每股37美元,並成功吸引了包括貝萊德和方舟投資(由Cathie Wood領導)在內的機構投資者的參與,凸顯了市場對加密貨幣基礎設施的濃厚興趣

在亞洲,日本上市公司Metaplanet的崛起同樣矚目。這家原本以旅宿起家的公司,近年大膽將比特幣納入儲備,成功轉型為「日本的微策略」翻版。Metaplanet證明,即便是傳統產業,也能藉由數位資產吸引投資人目光,並賦予企業新生命力。

更廣義來看,這股浪潮已超越產業與地域,從矽谷到東京,從新創到百年企業,都在重新思考比特幣的角色。

從矽谷到東京,從新創到百年企業,都在重新思考比特幣的角色。僅為情境配圖,取自Unsplash

從矽谷到東京,從新創到百年企業,都在重新思考比特幣的角色。僅為情境配圖,取自Unsplash

為何企業敢於押注比特幣?四大動機解析

企業紛紛將比特幣納入資產負債表,背後有四大驅動因素:

當世界快速變動,你準備好了嗎?現在用最優惠【2.5折】訂閱遠見,掌握全球視野與領導人思維>

1. 對抗通膨的「數位黃金」
比特幣總量僅 2100 萬枚,在全球央行持續量化寬鬆下,天然具備稀缺性,成為企業對抗法幣貶值的工具。

2. 分散風險、資產多元化
企業可藉此降低對單一貨幣(如美元)的倚賴,將比特幣視為長期價值儲存資產,實現配置多元化。

3. 投資者偏好與股價溢價
許多公司宣布持幣後,股價出現顯著溢價。市場普遍將其解讀為擁抱創新、具前瞻性的訊號。

4. 低成本融資的良性循環
以微策略為例,透過債券融資購入比特幣,創造股價上升與再融資的「飛輪效應」。

台灣企業謹慎試水溫  股價開紅盤

在國際趨勢影響下,台灣上市櫃公司也開始布局。8月13日,大豐電(6184)宣布董事會通過將數位資產列入長期儲備;無獨有偶地,8月15日智通科創(8932)也宣布,認購 Nasdaq 上市公司 SORA 發行的 200 萬美元可轉換債,,目的就是為了搭上這班比特幣的國際列車,藉由對方的投資網絡,把公司的數位資產策略延伸到全球。這兩個案例都顯示,台灣企業已經開始「試水溫」,思考如何把比特幣納入未來的資產布局中。

雖然台灣企業步調相對保守,但這兩起最新的指標案例象徵比特幣已悄悄進入本土企業財務策略,且開始浮現於檯面上,後續觀察風險與監管再逐步擴張。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兩家企業股價都隨即有上漲行情,尤其大豐電股價一度上漲超過 20%,但連日來股價已經大幅回落,幾乎回到起漲點。

比特幣資產化並非沒有挑戰。首先,其價格波動極高,一旦大幅下跌,企業資產可能縮水甚至影響流動性。其次,各國監管政策仍在變化,若未來限制加嚴,將影響企業持幣策略。最後,數位資產需要高度安全的保管機制,若管理不當,恐面臨駭客攻擊或遺失風險。

比特幣會成為新一代企業儲備資產嗎?

比特幣被視為「數位黃金」,再到企業資產負債表的一部分,比特幣正快速進入主流金融。微策略、Metaplanet、Bullish 的成功案例,為這股潮流提供了有力背書。台灣企業雖然起步謹慎,但已顯現跟隨趨勢的動能。

未來,比特幣不僅是企業資產的一環,更可能像黃金一樣,未來成為國際央行外匯儲備的一部分。這場革命,不只是企業財務策略的改變,更考驗大家對於「資產」與「價值」本質的重新定義。

全球企業持幣破萬枚排行榜
排序企業名稱
國家
代號
Bitcoin持有數量(枚)
1
Strategy
美國
MSTR
629376
2
MARA Holdings.Inc.
美國
MARA
50639
3
XXI
美國
CEP
43514
4
Bitcoin Standard Treasury Company
美國
BSTR
30021
5
Bullish
美國
BLSH
24000
6
Riot Platforms,Inc.
美國
RIOT
19239
7
Metaplanet Inc.
日本
MTPLF
18888
8
Trump Media & Technology Group Corp.
美國
DJT
15000
9
CleanSpark, Inc.
美國
CLSK
12703
10
Coinbase Global, Inc.
美國
COIN
11776
11
Tesla
美國
TSLA
11509
資料來源:Bitcoin Treasuries,截至2025/08/22,整理:廖君雅

你可能也喜歡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