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屬 會員專屬 《造山者》導演分享護國神山背後「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信念

路平、人安,商機跟著來!解密基隆「城市學」,如何打造行人天堂?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5-09-01

瀏覽數 650+

市長謝國樑親身視察騎樓整平是否符合騎樓整平坡度等規範。
市長謝國樑親身視察騎樓整平是否符合騎樓整平坡度等規範。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從濕滑多雨的港口日常,到人車爭道的街巷,過去基隆受限於獨特地形,一度被貼上「行人地獄」的標籤。然而近年來,一場以「人」為本的溫柔革命正悄然上演。基隆市政府啟動一系列改革計畫,不僅讓事故率顯著下降,更將城市治理的細膩思維,落實到市民的生活品質。在這背後,基隆如何走出自己的「人本交通」之路,擘劃一座行人天堂的願景?

從「行人友善」到「行人有序」,基隆市重塑交通文化

城市質變,始於觀念革新。當「行人地獄」成為全台熱議的焦點,基隆市警察局長林信雄點出核心:「真正的交通安全,是駕駛與行人的共同責任。」因此,市府提出「駕駛友善,行人有序」的雙軌理念,擘劃出市民真正有感的交通安全藍圖。

2023年,基隆率先全國推動「行人友善」政策,強力執法與宣導並行,逐步讓駕駛人養成路口停讓的習慣。當習慣初步建立後,2024年11月接續推動「行人有序」政策,積極導正行人違規穿越馬路的僥倖心態。兩項政策一脈相承,從單向要求駕駛,進化為駕駛與行人的雙向共責,共同提升用路安全。

基隆市推動行人有序專案,宣導與執法併行。

基隆市推動行人有序專案,宣導與執法併行。

歷經近兩年的宣導與執法,成效顯著。從數據觀察,「行人友善」政策推動後,警方取締汽機車不停讓行人件數,已從112年的5,689件降至113年的2,408件;同期的路口行人交通事故也下降16%。而在「行人有序」政策推動下,114年上半年行人違規舉發件數雖較去年同期增加超過四倍,但行人交通事故件數反而大幅減少34.3%。

這一增一減的背後,是「科技執法」與「精準宣導」的雙重策略。林信雄指出,全市陸續建置的18處路口科技執法設備,其中12處具備「車輛不停讓行人」偵測功能,以24小時全天候執法有效遏止違規。同時,警局採取「分齡、分層、分眾」的宣導模式,深入校園與社區,讓交通安全不再是冰冷口號,而是深植人心的生活習慣。

騎樓整平成溫柔革命,點亮城市門面與商機

當行人安全的基礎奠定後,硬體的改造便能發揮最大效益。市府以基隆廟口夜市為指標,啟動了一場騎樓下的溫柔革命。

「過去高低不平的騎樓,不僅對長者、孩童和輪椅族是道障礙,也讓遊客行色匆匆,難以駐足。」基隆市工務處處長簡翊哲坦言。為此,市府團隊在施工前召開地方說明會,與里辦公處、攤販代表反覆溝通,將工程衝擊降到最低,最終贏得攤商的全力支持,讓指標性的仁三路廟口騎樓整平工程得以順利提前完工。

騎樓整平後,第一線店家感受最為深刻。當路平了,走道寬了,很多客人更願意停下來看看,顯見一個平整、明亮的步行空間,不僅提升觀光品質,更直接轉化為商機。尤其騎樓地面特別劃設的1.5公尺綠色標示線,清晰界定行人通道與店家營業範圍,既保障行人路權,也讓店家能安心做生意,印證「路平、人安、商機來」的雙贏局面。

這場溫柔的革命正從廟口持續擴散,市府已規劃在114年接續完成愛四路夜市的騎樓整平,並逐步延伸至仁二路、愛三路及田寮河周邊,用點線面的串連,編織出暢行無阻的市中心步行網絡。

從通學步道深耕巷弄,擘劃全齡宜居城市

如果說商圈改造是城市的「面子」,那麼深入社區的巷弄改善,更是不可或缺的「裡子」。市府「以人為本」的理念,不只服務觀光客,而是延伸至市民的生活中。

國家新城社區通往公車站的路線過往缺乏行人空間導致用路危機,但工程完成後人車分流,行人十分有感。

國家新城社區通往公車站的路線過往缺乏行人空間導致用路危機,但工程完成後人車分流,行人十分有感。

位於安樂區的「國家新城」為擁有近8,000名住戶的大型社區,但過去學童與長者前往公車站,常需冒險與車輛爭道。為此,工務處、交通處、教育處與安樂區公所跨部門聯手,擘劃了「人行環境改善四部曲」。簡翊哲處長指出,社區工程的協調遠比主要幹道複雜,但在里長、民代與居民的通力合作下,一條嶄新的實體與標線型人行道順利誕生,徹底解決了人車混行的險境。

對此,長樂國小校長林維彬表示,這幾階段的工程,確實提升了學生上下學的安全,也讓家長更安心,衷心感謝市府真正落實了行人友善的理想。

從警察局的「執法宣導」,到工務處的「騎樓整平」,再到社區的「通學步道」,基隆正以環環相扣的施政藍圖,展現跨部門合作的強大決心。未來,這座城市的腳步不會停歇,將持續整合都市更新與纜線地下化,全面提升環境品質,期望打造讓市民幸福生活、遊客流連忘返的「全齡宜居幸福城市」,步步實踐謝國樑市長「打造亞洲最有愛城市」的願景 。

(基隆市政府 廣告)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