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面對川普2.0上任後再啟關稅戰,全球政經風險升高,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也未見鬆綁,使台灣房市雪上加霜。高房價、高利率、低成交,成為下半年主基調,無論是預售屋還是豪宅市場,買氣明顯下滑,市場轉向觀望與個案化選擇。
2025年下半年,台灣房市景氣將持續受到國內外經濟情勢、利率政策、政府打炒房政策、地緣政治動盪等多重因素交織影響。市場預期,交易結構將呈現量明顯萎縮、價格略顯修正的格局,但不同區域與產品類型仍將出現分化。
以供給面來說,過去幾年推案量大的區域,在2025下半年將陸續進入完工交屋期,市場供給量將會增加。在此情況下,不動產開發商於銷售策略上恐會更加彈性,以去化餘屋。若以需求面而言,在高房價與高利率的雙重壓力下,購屋者的觀望心態濃厚。
民眾購屋趨於保守
至於區域分化的狀況而言,具有交通建設利多(如捷運延伸)、產業園區進駐,或有重大公共建設的區域,因其基本面支撐較強,房價相對有撐;反之,若無題材支撐或供給量過大的區域,房價修正壓力可能較大。自住客在購屋時,應更注重區域機能、交通便利性及物件本身條件;而投資客,則需更加謹慎評估收益率與潛在風險。
若以一般住宅市場而言,由於國內房市政策未有鬆綁,國銀配合央行進行不動產放款總量管制,加上銀行本身加強內部風險控管,因而調整房貸利率,以及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國際金融情勢不確定性上升,資本市場劇烈動盪,民眾購屋態度趨保守觀望。
就豪宅市場而論,由於央行第七次選擇性信用管制,對於自然人與法人購置高價住宅市場的貸款成數,由原先的四成降至三成;加上先前《平均地權條例》中,對於私法人購置住宅採許可制,顯示政府政策面對於高價住宅,採取一貫加強調控的態勢。況且,大環境情勢也讓高資產人士對購置高價住宅意願降低,因此,皆相對抑制短期內豪宅住宅市場的買氣。
商用不動產同樣趨緩
而2025年下半年,商用不動產市場表現均持續為趨緩的態勢。
其中,商用不動產投資買賣市場疲弱,主因台灣經濟成長率受全球政經及科技發展影響遭下修,關稅壁壘與地緣政治緊張壓抑資本流動與投資前景,關稅戰更添全球經濟混沌,衝擊投資情緒與消費信心,不利廠房、廠辦、辦公室等自用買盤。
土地交易市場因房市低迷、開發商謹慎,以及製造業觀望而衰退。民間消費不振、觀光不佳,使店面商圈空置率與租金漲跌互見。辦公室租賃市場則因經濟趨緩、租戶評估期拉長及新增供給釋出,導致供需失衡、空置率走高、租金漲幅縮減。
整體來說,有鑑於國內房市面臨銀行房貸放款緊縮,加上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效應仍在,以及美國川普總統的貿易關稅戰,對於政經情勢的發展依舊充滿不確定性等利空因素,不論是成屋市場或預售屋市場皆持續先前買氣下滑的趨勢,買方的心態從不買會更貴轉變為停看聽,精挑細選適合自己的個案謹慎購屋。此也促使房市進入個案表現時代,具備捷運站、總價控制得宜、高性價比值的個案,才是順銷的關鍵。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APIAA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