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8/17(日)賴佩霞@基隆塔新書分享會

美「232條款」調查結果將出爐!半導體等九大產業關稅如何變化?

邱祐慶
user

邱祐慶

2025-07-31

瀏覽數 4,850+

美國總統川普。Flickr by The White House
美國總統川普。Flickr by The White House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美國政府計畫在兩週內公布「232條款」調查結果,可能對半導體、金屬與藥品等戰略物資加徵關稅,藉此強化對抗中國等競爭對手的經濟安全防線。華府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針對清單中的九大產業進行深入分析,揭示美國在多項關鍵物資上對外依賴的風險與困境。

鋼鐵與鋁

2018年,依據《貿易擴展法》第232條關稅措施,川普首次對鋼鐵課徵25%、對鋁課徵10%的關稅。2025年重返白宮後,川普迅速恢復並加重關稅,2月再度對這兩種金屬課徵25%的關稅,並在6月將稅率加倍至50%。

儘管英國上個月與美國簽署貿易協議,承諾「朝核心鋼鐵產品零關稅的目標邁進」,但目前仍須承擔25%的關稅。而部分產品可以獲得豁免,這項行政命令排除使用鋼鐵與鋁製造的洗衣機、冰箱、洗碗機等產品,前提是使用的鋼鐵必須在美國熔煉並澆鑄成型,或是鋁要在美國冶煉並鑄造,否則,這些家電產品必須按其所含鋼鐵或鋁的價值課稅。

美國自國外進口的鋼鐵占比僅約25%,但鋁材則有約半數依賴進口,若是用於電子產品、航空航太與國防設備的特殊鋁材,依賴程度更高。儘管川普宣稱,這些關稅目的是在抵制中國鋼鐵與鋁材傾銷至全球市場,但根據最新的專家簡報指出,實際上,美國的盟友受到的衝擊更大,因為中國本身直接出口到美國的數量相對有限。反而,加拿大才是美國最大鋼鐵與鋁的進口來源,分別占美國鋼鐵進口量的1/5以上,鋁產品則近一半來自加拿大。

不過,針對使用鋼鐵與鋁製成產品的第232條關稅,仍對中國構成直接影響,其中,來自中國與墨西哥的鋼製產品就占了一半;至於鋁製產品的來源則較為分散,墨西哥約占20%,中國16%,台灣則占14%。

美國自國外進口的鋼鐵占比僅約25%,但鋁材則有約半數依賴進口。Flickr by The White House

美國自國外進口的鋼鐵占比僅約25%,但鋁材則有約半數依賴進口。Flickr by The White House

川普根據第232條展開的銅材調查,涵蓋原銅與精煉銅,以及各類合金、廢銅與衍生製品。他於7月8日表示,計畫對銅材加徵50%的關稅,此舉立刻震撼美國國內銅市場,並推高期貨價格。

銅對美國企業極為重要,它廣泛應用於科技設備、電網基礎設施、住宅建設,以及汽車產業。目前,美國大約有一半的銅仰賴進口,主要來自盟友加拿大與智利,這兩國合計占美國銅進口市場的近六成。

汽車與汽車零組件

川普於今年3月對進口汽車、小型卡車、引擎,以及其他汽車零組件,加徵25%的關稅,這是第232條關稅中影響最大的一個市場,因為美國每年進口超過6400億美元的汽車與相關零組件。

這項措施同樣設有豁免條款。對於在美國境內組裝的汽車,製造商可以就部分外國供應的零件申請退稅,第一年退稅比例,相當於車輛建議零售價的3.75%,第二年為2.5%。舉例來看,根據美英貿易協議,每年最多10萬輛英國製造的汽車,僅需繳納10%的關稅。

符合《美墨加協定》(USMCA)規定的汽車,只需對在美國境外生產的部分繳納關稅,前提是該車輛符合協定中的原產地規則。美國幾乎有一半的新車仰賴進口,主要來自六個國家:加拿大、德國、日本、墨西哥、韓國與英國,這些國家皆為美國的重要貿易伙伴。其中,光墨西哥就占了1/3的進口汽車量。

此外,美國汽車工廠所使用的零組件中,約有60%來自海外。儘管大部分來自美國的親密貿易伙伴,中國仍是僅次於墨西哥的第二大零件供應國,兩國合計提供美國超過一半的汽車零組件進口量。

美國汽車工廠所使用的零組件中,中國是僅次於墨西哥的第二大零件供應國。遠見資料庫,張智傑攝

美國汽車工廠所使用的零組件中,中國是僅次於墨西哥的第二大零件供應國。遠見資料庫,張智傑攝

卡車

目前,川普政府也正針對進口的中型與重型卡車(包括公車、廂型車與拖車卡車)是否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展開調查。

美國境內銷售的卡車中,約有一半來自海外。與汽車相比,卡車進口來源更為集中,主要依賴兩大貿易伙伴:墨西哥與加拿大,這兩國占了進入美國市場卡車總量的逾80%。亞洲國家日本則遠遠落後,占比僅6%;中國則占不到1%。

不過,政府可能會比照汽車的作法,對符合《美墨加協定》規範的卡車與卡車零件提供類似的豁免條款。

商用飛機與噴射引擎

與多數受到第232條調查的商品不同,商用飛機、噴射引擎及其相關零件目前已根據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課徵10%的關稅。唯一獲得豁免的,是英國的航太產品,作為近期雙邊貿易協議的一部分。

年度激省!$3,680 帶回24期遠見+高質感行李箱

儘管美國整體為航太產品的淨出口國,但去年在商用飛機、噴射引擎與零組件領域,仍出現330億美元的進口貿易逆差。這些進口中,近五成來自歐盟,約1/4來自加拿大,英國供應8%,而來自中國與印度的合計占比不到3%。

木材與鋸材 

此外,川普還正對進口木材、鋸材,以及相關衍生產品(如紙張與家具)展開調查。

美國約有30%的鋸材消費量依賴進口,其中大多數來自加拿大,過去25年來,美國本土的木材產業一直要求對加拿大鋸材進口實施限制,指控其獲得不公平的加拿大政府補貼,並以低於市場價格傾銷至美國市場,對本地產業構成不利影響。

藥品

川普正在調查美國的藥品進口情況,涵蓋藥品本身、關鍵成分如原料藥(API),以及相關衍生產品。美英貿易協議中,雖然承諾對英國藥品提供豁免,但具體細節尚未定案。

美國幾乎有80%的學名藥(即仿製藥)錠劑與膠囊仰賴進口,品牌藥的進口比例也達一半。按金額計算,愛爾蘭是美國最大藥品供應國,但這部分反映了美國企業透過愛爾蘭避稅的現象。若以重量衡量,中國占美國藥品進口總量的44%,是實質上的主要來源國。此外,美國88%的原料藥來自海外,其中印度位居第一名,占美國藥品中原料藥的32%;歐盟供應約20%;中國則占8%。

然而,透過第三國轉口的中國原料藥,掩蓋了美國對這一對手的依賴。例如,印度約70%的原料藥來自中國,而中國與印度合計供應歐洲藥品中,60%至80%的原料藥。

半導體

目前,川普政府正審查是否對半導體、半導體製造設備,以及使用半導體製成的產品加徵關稅。

美國在這類產品上高度依賴外國供應商,2024年進口總額比出口高出超過2000億美元。儘管華府因國家安全考量,透過2022年《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提供補貼、積極推動國內半導體生產,但仍仰賴進口晶片,以及相關原物料與化學品。另外,測試與封裝環節也多在海外完成,最終產品經常是由海外進口或再進口回美。

美國的半導體進口高度集中,僅五個國家就占了近八成,其中中國居首,提供超過1/4的進口量,並在全球組裝、測試與封裝(ATP)領域占主導地位,擁有近1/3的ATP工廠,當中包括許多美國企業的設施。而台灣則占美國進口的近1/5,供應晶圓與成品晶片。

墨西哥排名第三,過去十年穩定維持在15%的占比,未來可能進一步上升,因為台灣電子大廠鴻海(Foxconn)預計最快於2025年底或2026年初,在當地新增ATP產能。

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廠。張智傑攝

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廠。張智傑攝

加工關鍵礦產

川普正在考慮,對加工後的關鍵礦產及其衍生產品課徵關稅,這些產品包括電池與風力發電機等。美國對其中12種關鍵礦產完全仰賴進口,對美國地質調查局認定的、對經濟與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50種關鍵礦產中,有28種的國內需求有一半以上必須依靠進口。

與其他受調查項目相比,關鍵礦產的進口來源較為分散,沒有單一國家占據主導地位。南非以16%的占比領先,主要出口用於汽車催化轉換器的鉑金、銠與鈀。加拿大緊隨其後,占比15%,出口大量用於核能的鈾,以及鍍鋅用的鋅。

整體而言,中國僅占美國關鍵礦產進口的6%,但在特定礦產方面,美國對其競爭對手的依賴程度極高。中國供應美國近70%的稀土進口,並占砷、銻與鉭等礦產近半數的進口量。

此外,中國掌控全球90%的鎵產量,即使美國大多從其他國家進口鎵,也仍會受到中國定價影響。而中國對某些關鍵礦產製成品,如用於汽車、飛機與各式電子設備的稀土磁鐵,更具備實質的控制力。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