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川普對加墨懲罰性關稅引發地緣經濟緊張,「搬不走的近鄰」如何取得平衡?

陳冲
user

陳冲

2025-07-17

瀏覽數 350+

川普對近鄰墨西哥與加拿大祭出懲罰性關稅,引發地緣經濟緊張。Flickr by The White House
川普對近鄰墨西哥與加拿大祭出懲罰性關稅,引發地緣經濟緊張。Flickr by The White House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編按:川普再掀關稅風暴,對近鄰墨西哥加拿大祭出懲罰性關稅,引發地緣經濟緊張。從NAFTA到貿易戰,鄰國間的合作與對抗交錯上演,「搬不走的近鄰」如何在強權博弈中尋求平衡,備受關注。

中共常委兼副總理何立峰,7月中旬訪日時,對自民黨幹事長講了一句看似普通卻值玩味的話:中日是搬不走的近鄰。搬不走的近鄰,可以做正面解釋,也可以做負面看待!遠親不如近鄰說的是前者,惡鄰纏身不散指的是後者,就看彼此如何互處。

川普近乎霸凌,鄰里受苦

19世紀中葉,墨西哥引進美國移工開發德克薩斯,結果因德克薩斯意圖獨立,又擬併入美國,引發美墨戰爭(1846~1848),雙方各折損萬餘人後,美國取得勝利,墨西哥割讓一半領土(包括現今的德州、加州等七州),只換回象徵性的補償1825萬美元,從此Manifest Destiny一辭不脛而走。不過,每當川普指責墨西哥的非法移民時,墨國民眾想的,恐怕是那塊土地究竟是誰的?難道鄰居互動只看胳膊粗細?

基於歷史淵源,美墨關係總有一些疙瘩,直到20世紀後期,為因應歐洲共同市場的誕生,雷根總統倡議北美共同市場,逐漸促成1994的NAFTA(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自此加拿大、美國、墨西哥成為領土緊密相連的自由貿易區,共生共榮,三國基於比較利益彼此均受益不少。但是否從此同床共枕過著幸福的生活?2016年,川普初次當選,認定美國榮景不再,與製造業就業流失同歸咎於自由貿易,強勢要求重啟NAFTA談判,並且於2018年8、9月分別與加、墨達成新協議,近乎霸凌的手法,鄰里皆印象深刻。此番川普二度掌權,連聲斥責芳鄰後,上週末連續對墨西哥、加拿大發函,祭出30%及35%的對等關稅,視自由貿易協定於無物,墨西哥恐怕也只能慨歎:搬不走的近鄰。

1969年,由物理學轉經濟學的Jan Tinbergen教授,拿下諾貝爾首屆經濟學獎,其知名的貿易引力模型,長篇大論,簡單言之,就是「兩經濟體貿易總量,與雙方GDP乘積成正比,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換言之,如兩者都是經濟強權、而距離又很近,彼此頻繁貿易應是再自然不過的事。Tinbergen的說法,無非是為「搬不走的近鄰」做學術的包裝,也間接在半世紀前預告川普團隊,任何扭曲市場、保護主義、背離自由貿易的舉措,皆非長遠之計。何況是已有協定的近鄰!

合縱或連橫,誠信最重要

在抗戰勝利80週年前夕,何立峰對日本人談搬不走的近鄰,是否暗指倭寇擾華、日本參與八國聯軍、甲午戰爭、日軍侵華的斑斑史蹟?還是期待鄰居彼此應強化供應鏈的合作(發揮Tinbergen效果)?抑或是暗示近鄰合縱是面對美國連橫的最佳策略?

搬不走的近鄰,其實是複合的訊息,而我毋寧相信,言者心中想的是先賢司馬光在1000年前的名言: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鄰,在國際現勢,欺可以是欺騙,也可以是欺凌。欲成就王道者,對天下皆不可欺騙欺凌;欲成就霸業者,至少不可欺騙欺凌鄰國,換言之,不論採取合縱還是連橫策略,誠信最重要。對華府如此,對北京也是如此!

許多政治人物說,什麼時代還在講誠信?司馬光在《資治通鑑》還有一段話:所利不能藥其所傷,所獲不能補其所亡,豈不哀哉!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歡慶遠見39週年|訂閱享優惠 再送各式好禮>>>快來看看

(作者為東吳大學法商講座教授;原文刊載於新世代金融基金會網站,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