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提出對等關稅方案時,台灣的汽車關稅被列為主要貿易障礙。由於台灣稅制累進,雖然進口車關稅名義上看起來是17.5%,但由於稅額跟營業稅、貨物稅疊加,進口車實質稅額經常超過40%,再加上奢侈稅則可能超過50%以上,造成進口車價偏高,也是美國車在台灣市占低的原因之一。
又因為調降關稅,將會衝擊國產車和代工車廠的利益,和泰、裕隆等車廠轉而希望可以調降貨物稅,如此可以避免進口車價格太低,讓國產車失去生存空間。無論如何,不管哪一種稅調降,都有可能帶來汽車售價降低,因此使得買車族群全部轉而保守觀望,坐等稅制結果出爐再決定。
2025年5月台灣新車領牌數為31,910輛,比去年同期下降23.1%,比前一個月也下滑了2.9%,觀望態勢明顯。唯一不受影響的是沒什麼好觀望的商用車,中華汽車在J Space帶領下,本月新掛牌2,256輛,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35%,成為品牌銷量第三名。中華三菱則繳出1,152輛,站上品牌銷量第九名的位置。
Toyota與Lexus毫無懸念的霸占了品牌銷量的冠亞軍位置,同時RAV4也成為進口車的銷售冠軍,Corolla Cross則是國產車的銷售王。
電動車在今年5月總計掛牌1,486輛,因為特斯拉Model Y煥新版將在本月開始交車,5月陷入低潮,一直表現穩定的BMW成為5月電動車銷售王,掛牌數為288輛。Volvo則乘著新車EX30交車氣勢,交出258輛,成為電動車亞軍。納智捷237輛位列第三,特斯拉在少了 Model Y 之後,只交付197輛,排在第四位。
另外現代與Kia電動車因為都進入版本末期,今年幾乎都沒什麼車可以交付,Kia EV6只交出3輛。Hyundai Ioniq 5則只有4輛。
在多數購車族都保守觀望,等待稅制調整,電動車銷售主力也陷入改版空窗期,多項因素交疊下使得新車銷售短期陷入低潮,然而隨著貿易談判逐漸塵埃落地,煥新版Model Y也開始交付,預計下半年台灣新車市場會迎來一次巨大的銷售熱潮。
本文轉載自2025.06.09「科技新報」,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