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遠見39週年 遠見39週年 訂兩年送一年、訂一年送半年 再送暢銷好書

頂尖大學的搖籃!新竹實中如何超車建中、北一女成「台灣最強高中」?

新竹實驗中學會考現35.8分錄取門檻,家長、師生擠破頭

蔡炆璇
user

蔡炆璇

2025-06-15

瀏覽數 77,400+

圖/新竹實驗中學(國立新竹科學園區實驗高級中等學校)一景。取自GoogleMaps。
圖/新竹實驗中學(國立新竹科學園區實驗高級中等學校)一景。取自GoogleMaps。
00:00
00:00

台灣最強高中,竟不在首都台北!2025年國中教育會考成績出爐後,「新竹實驗中學」意外成為全國矚目焦點,因為許多家長都驚呼「現在擠破頭也不一定考得進去」,同時還有網友翻出歷年數據,發現該校錄取分數早已超車建中、北一女等明星高中。究竟在全台中學升學戰中,新竹實中如何從地方名校,一躍成為全台最具競爭力的頂尖高中?在錄取門檻飆破35.8分、家長搶破頭的背後,又藏著哪些無聲的教育競賽? 

台灣最強高中換人!新竹實中錄取門檻超越建中、北一女

2025年國中教育會考成績日前正式出爐,新竹縣市學生的整體表現在網路引發熱烈討論,因為社群平台Threads上,出現一名自稱是數學老師的網友「少五張」發文指出,全國取得5A的學生比例為9.59%,然而新竹縣市竟有多所學校的5A比例超過20%,足見當地升學競爭之激烈,並忍不住感嘆「新竹的老師壓力大、孩子辛苦、家長焦慮,連房價都高,要在新竹生活真的不容易。」

新竹實驗中學(國立新竹科學園區實驗高級中等學校)一景。取自GoogleMaps。

新竹實驗中學(國立新竹科學園區實驗高級中等學校)一景。取自GoogleMaps。

而該文一出,果然隨即引發網友關注,不少人直言「新竹實驗中學(簡稱新竹實中)現在擠破頭都不一定擠得進去」,另外更有家長表示「若想錄取(新竹實中),幾乎得要5A10+、作文5級分」。循此,留言中有網友還拿歷年數據來比對,進而驚覺「新竹實中的分數線已經連年超過建中、北一女!」

35.8分才可望讀新竹實中!家長、師生壓力焦慮升溫

其實,根據教育部會考制度規定,五科滿分為35分,作文另以6級分計,總分上限為36分。然而,根據113年新竹實中的實際錄取分數,竟要高達35.8分,換言之,學生必須五科全獲A++,而且作文達5級分,才有機會進入該校就讀。

這樣的驚人分數,若拿來對照同年的建中錄取平均分數34.8分;北一女錄取平均分數33.8分,新竹實中基本上已悄然坐上「台灣最強高中」的寶座。

蘇義傑攝。(考生示意圖)

蘇義傑攝。(考生示意圖)

但分析導致該現象的原因之一,不外乎是竹苗地區公立高中職僅有41所,難以有效承載不斷成長的學生數,優質學校名額實在供不應求,致使每一分都成為進入明星高中的關鍵門檻。

故家長為了幫孩子爭取未來更好的出路,當然會不惜一切所能,從跨縣市遷戶籍到改學區,並且在就讀意願與資源投入程度上明顯提高,形成當地如今「升學壓力鍊」的特殊現象。

從小栽培到大!新竹實中65%學生考進頂大

從另一方面來看,新竹實中競爭力會如此強勁,原因就在於該校創立自1983年,初衷即是為了科學園區與周邊科研機構的員工子女,提供一條龍的完整學習管道。

【遠見 x 未來親子】全家一起讀,孩子成長看得見:週年慶限定組再送這些>>

因此校方在辦學上,一口氣涵蓋幼兒園、小學、國中至高中階段,並設有雙語課程,因而讓原來定位單純的中學,近年因升學成績而屢創佳績,從地方最強高中搖身一變,成為全台最具競爭力的明星高中之一。

新竹實驗中學2024年大學申請、分科放榜成績驚人,超過65%同學讀國立頂大,且錄取醫科加上國立大學人數比例占94.8%。取自Threads。

新竹實驗中學2024年大學申請、分科放榜成績驚人,超過65%同學讀國立頂大,且錄取醫科加上國立大學人數比例占94.8%。取自Threads。

此外,進一步觀察2024年大學申請入學結果亦可發現,新竹實中共169名學生透過繁星推薦、個人申請與分科測驗等多元管道參與升學。其中,有65%人錄取臺灣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成功大學與政治大學等國立頂尖學府,且單是錄取臺大的學生,就多達51人,占比約29.5%,顯見該校高材生具備深厚潛能,未來可望成為國家棟樑與學術菁英。

整體而言,新竹實中錄取國立大學或醫學系的學生比例極為亮眼,高達94.8%,成績之傲人,令其他學校望塵莫及。更值得一提的是,校內尚有6%學生順利錄取海外頂尖大學,十足展現該校在國際升學舞台上的堅強實力與競爭優勢。

擠進名校「都是為你好」?家長務必傾聽孩子的聲音

不過,儘管新竹實中憑藉高錄取門檻與卓越升學表現,已可謂「台灣最強高中」,但教育絕非僅以文憑為終點。家長在陪伴孩子選填志願時,親子之間更應保持充分溝通,真正了解青年的興趣與人生志向,並尊重其個人規劃與發展方向。

畢竟升學只是青春歲月的一環,真正重要的,是讓孩子在適合的環境中發揮潛力,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尤其在當今全球局勢瞬息萬變、產業快速轉型的時代,更凸顯「適性發展」、「應變能力」與「彈性思維」的重要性。唯有培養自主學習與多元適應的能力,才能在未來不確定的世界中穩健前行、迎向多元可能。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