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長張善政昨(10)日在臉書發文,對美國總統川普宣布90天暫緩對等關稅表示暫鬆一口氣,但強調台灣面臨的挑戰未解,到底目前總統賴清德主張對美國談判方向,哪一點讓他最擔憂?川普政策反覆,到底台灣該如何應對?基改食品湧進的未來,真的是我們要的?外媒並悲觀預言川普暫緩90天後,各國狀況不會變好?以下是完整說法。
根據總統賴清德在4 月10日投書《彭博》一文「Taiwan Has a Roadmap for Deeper US Trade Ties」(台灣已有深化台美經貿關係的路徑圖),他心中針對川普對等關稅台灣因應談判的方向,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以台美雙邊零關稅為目標,重啟貿易談判;
二、擴大採購美國產品,包括能源、農產品及製造業商品,以縮減貿易不平衡,還將進行額外的武器採購;
三、鼓勵台灣企業加大對美投資,深化台美商業合作,領域包括電子、資訊通信技術、能源和石化;
四、承諾消除非關稅貿易障礙,促進更緊密的經貿關係。
不過桃園市長張善政,對於賴清德主張的談判方向有不少擔憂。因此他昨日在Facebook上懇切發言,到底說了什麼?
首先,張善政呼籲賴清德政府,應該審慎評估「投資換關稅」策略。他警告,若以巨額投資換取關稅減免,可能導致台灣核心產業外移、技術流失,甚至動搖「矽盾」,對經濟與國安構成深遠威脅。
專題解析》川普關稅32%暫緩!關鍵90天台灣如何危機變轉機?
90天後的台灣:護國群山外移,國人吃美豬美牛
張善政指出,川普政府決策反覆,顯示高度不確定性。他以台積電為例,該公司為免100%關稅,投入1000億美元在美設廠,卻讓台灣損失數萬高薪職缺與數千億經濟產出。若台灣為換取全面降稅,進一步投入數千億美元,恐讓電子、資通訊、AI等「護國群山」產業重心外移,削弱經濟命脈。更令人憂心的是,美國關稅政策靈活多變,台灣巨額投資恐換來短暫承諾,隨美方政治風向生變。
此外,張善政質疑賴清德總統提出對美「零關稅」目標,是否以放寬美豬、美牛及基改食品等食安標準為代價。他強調,食安攸關國人健康,應公開透明說明談判細節。
但面對詭譎國際局勢,張善政仍呼籲朝野團結,凝聚共識,務實應對挑戰,守護台灣產業與人民福祉,切勿讓內耗拖累國家前進。
川普暫緩關稅未來如何?外媒悲觀預言
美國川普總統於4月2日解放日突宣布嚴厲的對等關稅清單,台灣也一度遭課高達32%關稅。在9日川普突宣告除中國之外的75國家可暫緩90天,等待進一步談判再做是否降稅決定。根據《華爾街日報》透露,川普總統暫緩可能是擔憂債券市場暴跌以及擔憂經濟衰退。編輯台更進一步悲觀分析指出,川普暫緩90天對等關稅,可能是為與盟友談判貿易協定爭取時間,而非真心減壓。
評論指出,川普若欲與中國脫鉤,應擴大與盟友貿易,但其關稅政策卻無差別打擊友敵,顯示其執著於消除對各國貿易逆差的目標缺乏經濟邏輯。90天暫緩期後,若談判未達預期,關稅恐捲土重來。對企業而言,這意味不確定性加劇,資本投資延滯;川普政策最終恐推高借貸成本,引發市場流動性危機,動搖全球金融穩定,令人質疑美國經濟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