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全球最大旅遊出版社 寂寞星球登台 旅遊到破產 反成旅遊指南教主

陳建豪、黃浩榮
user

陳建豪、黃浩榮

2007-10-01

瀏覽數 55,900+

全球最大旅遊出版社 寂寞星球登台 旅遊到破產 反成旅遊指南教主
 

本文出自 2007 / 10月號雜誌 在北歐看見2020

近年來,台灣陸續出現一批旅遊作家,許多讀者透過他們所出版的冒險故事,也跟著按圖索驥走遍世界;對不少讀者來說,這批活躍在世界舞台的作家,也成為了他們心中所崇拜的對象。

不過,即便再專業的職業旅遊玩家、作家,卻大都有一個共同景仰的先行者、旅行的良伴:寂寞星球出版社(Lonely Planet)所發行的旅行指南。

寂寞星球出版社於1973年創立,目前已經以英語、法語、德文等多國語言,在全球200多個國家發行,是世界上最大的旅行出版社。

創辦人愛旅遊 破產在所不惜

而今年7月開始,中文版寂寞星球,也由聯經出版社發行!

「如果旅行是一種現代的信仰,寂寞星球就是這個信仰的聖經,」出版《世界離你並不遠》《找自己去旅行》,旅行作家褚士瑩對寂寞星球的旅行指南,推崇不已。

「地上有一本寂寞星球,如同天上有一顆北極星,」曾去秘魯找火星人遺跡、在尼泊爾騎大象鬥老虎,喜愛特殊旅行的作家邱一新,也把寂寞星球當成了是一起旅行冒險的好伙伴。

令人意外的是,被全球職業旅人奉為聖經的寂寞星球出版社,在創立之初,創辦人托尼.惠勒(Tony Wheeler)、莫琳.惠勒(Maureen Wheeler)夫妻的口袋裡,事實上只剩下兩毛七澳幣、台幣不到10元,大約只能買一份當地的報紙。

因為兩人把所有的儲蓄,都花在第一次、卻長達一年的橫跨歐亞洲之旅上。

這趟旅行雖然使兩人幾乎破產,但也因為這趟旅行,才催生了後來的寂寞星球。

《便宜走亞洲》卻意外走紅

「這場旅行徹底改變我們的人生;雖然後來我們還有數百次旅行,但印象最深的,卻依舊是第一次的旅行,」惠勒笑著回憶。

而1972年這場從英國出發,歷經歐洲本土、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尼泊爾、泰國、最後來到澳大利亞的旅行,讓原本準備進入福特汽車工作、成為白領上班族的惠勒夫婦視野大開,更就此改寫了人生計畫。

「穿越亞洲各國,像是芮氏地震儀器的測量一樣,震級多一級,地震強度卻是增加十倍;進入土耳其是一次文化大衝擊,但到伊朗時這個衝擊變成十倍,而再到阿富汗,那已經是百倍的驚訝了,」現年60歲的惠勒回想,就是多元文化的衝擊,讓他們興起出版旅遊書籍的念頭。

美國911事件隔天,惠勒在國際地圖貿易協會年會進行演講時,曾指出:「紐約世貿從地圖上消失了,但這是否是因為,我們只把某些國家,僅僅看成是某張地圖?而忘了去瞭解在地圖上生活的人類?」

在首趟亞洲之旅中,體驗到多元文化的震撼,惠勒夫婦把在亞洲旅行經驗,出版成《便宜走亞洲》(Across Asia on the Cheap)。

該書首刷1500本在十天內賣完、再刷3500本一樣賣光,「意外」的走紅開啟了寂寞星球的運行,也成為近代全球旅遊書籍的濫觴之一。

好指南書 要呈現最新資訊

寂寞星球能夠風行全球,除了惠勒夫婦對旅行的信仰外,要求不斷更新自家旅遊書、以及採用作者「群」,而非單一作者撰寫旅遊指南,也是其特色。

「在國外使用台灣的旅遊指南,會發現許多地方都已經更新,但旅遊指南卻沒有相對更新,」不少旅遊作家都指出,翻開台灣本土旅遊書籍的版權頁,可以發覺不少指南書都已經是三、四年前的版本。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好的地方會變不好,不好的地方會倒閉,沒有什麼會一直不變的,」惠勒笑著說,如果不更新,成本會下降很多,但不更新的指南書,也就喪失其意義。

「一般來說,旅遊書籍要到第三版左右,才會被認為是一本好書,」以澳大利亞指南書為例,已經翻新超過七次以上,惠勒認為不斷地修正、加入新的資訊,才能讓新加入的旅人一上路就上手。

好指南書 要有多角度觀察

而另外一個讓台灣旅遊書籍,相形見絀的,則是寂寞星球所推出的指南書,通常不是只有一位作者,而是由一整個作者群合力完成。

以寂寞星球介紹台灣的指南書為例,其作者群便高達五人左右,而反觀國內旅行出版社,在介紹比台灣面積大上許多倍的國家時,卻往往只有一位作者。

「一個人的角度容易失之偏頗,但是一群人的觀察,卻是相對多元,」旅行繪本作家張佩瑜認為,寂寞星球願意讓一群作者出去訪查一個地區或國家,這樣的投資,在台灣似乎少見。

「一群作者出去採訪,大家劃分責任區域,能夠加快出版的速度與深度,」惠勒笑著說。

好指南書 鼓勵讀者逆向使用

然而也有人開始持反對意見,認為當大多數的人都使用寂寞星球時,每個人的旅行內容與視野,也就大同小異。

「從台灣到南美自助旅行,我本來以為會很危險,但結果卻不是,幾乎遇到的所有旅行者,都是人手一本寂寞星球,」曾經前往南美洲浪遊一年,旅遊作家吳懿婷回憶,這樣的結果,不曉得是好還是壞?旅行不再困難,但卻似乎少了驚喜。

「自助旅行,讓每個人都不再是旅遊團中,面目模糊、毫無個性的一位;此時旅行的主人是你自己,」惠勒分析,要當自己的主人,就要記得旅行指南僅是「Information」(資訊),而非「Instruction」(指令),是希望旅人靠著資訊做判斷,而非照單全收。

「有的旅行者,是完全跟寂寞星球反向操作,例如他們在選旅館時,就一定不會去寂寞星球所推薦的,因為那樣旅館就不容易客滿,」惠勒聽到有人如此逆向使用他們的指南書,不但不生氣,反而興奮不已。

事實上,在每本寂寞星球指南書的前言中,也都特別強調,「沒介紹的地方,不妨走走看!」

而或許就是這樣開放的態度,讓寂寞星球能在旅遊出版業界,始終受到許多背包客的青睞。

中文版登台 旅行出版業洗牌

長久以來,對國內旅人而言,使用寂寞星球指南的門檻在於,其指南書是以英文書寫。

不過這樣的門檻,在今年7月開始,已經開始被消彌;中文版的寂寞星球已經陸續上市。

「去年6月,我帶著寂寞星球的斐濟指南出國;我對斐濟極為陌生,然而透過寂寞星球的指南,我們在最適當光線時刻,觀賞了瀑布與晨曦,也參與了當地傳統的星期天彌撒,」與寂寞星球策略合作推出中文版的聯經出版社發行人林戴爵分析,充滿客觀分析、同時又有個人風格的旅遊指南,正是寂寞星球最大的吸引力。

而隨著寂寞星球中文版的發行,也引發許多愛好旅遊的網友討論,到底是應該愛用國貨,還是買寂寞星球最保險?

但無論如何,許多旅遊作家預言,寂寞星球中文版的出現,可望將台灣的自助旅遊風氣,推向另一波高點!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